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们现在正在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在长达二千年的封建时代,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儒学居于主导地位.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五四"运动以来,儒学受到猛烈的批判,但是儒学的影响仍未完全消失.儒学对于现代化的关系应如何看待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什么最具中国特色?儒学。 宏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应优先宏扬儒学中的精华。 人们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应尊儒学为指导学说。 这是否有点独尊儒术拉时代的车轮倒转呢?如果我们不是从名分上而是从实际上来考察研究问题的话,我以为儒学出自中国,儒学思想流传几千年,在中国以至东亚各国长盛不衰,恐怕是与中国的国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不是中华民族民族的性格,引出了儒学的话,那便是儒学影响了中华民族民族的性格。如是前者,那叫秉性难改;如是后者,那叫瓜熟蒂落。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明,熠熠生辉,光芒四射。它以不争的事实证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明中心地位。公元3世纪至13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使其经济发展占世界首位,令西方羡慕不已。但自13世纪起,中国的文明中心地位逐渐暗淡,取而代之的则是地中海文明的兴起,并逐渐形成了近代西方文明。一些西方学者经缜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东西方文明约有800年兴衰的转换规律,从本世纪40年代末起,东方文明又逐渐崛起,他们认为,未来的21世纪至28世纪左右,将迎来亚洲太平洋文化圈的全盛时代。1970年勒士尔在临终前曾预言21世纪将成为中国时代…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核心的儒学能否实现现代性的转化?究竟怎样才能使其现代化?现代化的儒学在当代中国文化建构以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又能发挥何种作用?或如何发挥其作用?是每一位关心儒学命运、关心中国文化建设大业的学者都认真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儒学形成于中国封建化进程的始点。生存、活动在权力下移、礼崩乐坏之看秋时代的孔子,在继承、  相似文献   

5.
<正> 中华多年寻求现代化不得,便在传统文化的代表孔子儒学中找罪因.可富有戏剧性的是:经济腾飞,领世界风骚的亚洲"四小龙"却认为,正是儒学的渗润,使他们的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当代欧美也回头在儒学中寻找所谓对已有现代化的超越."新儒学"的影响甚是不小.就同层次而论,儒学与西方现代化理论分属不同的观念体系,以儒学来评价西方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正> 事物的联系、作用和转化是通过中介实现的.儒学与现代化的联系、儒学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也必然借助一定的中介来实现.那么,儒学要通过何种中介同现代化相联系并发生作用?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使儒学中优秀的文化精神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有益的. 1.非理性选择几乎谁都承认,儒学在经过了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已深深地积淀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从而同现实生活及现代化建设密切相联.  相似文献   

7.
<正> 所谓"教育现代化",笔者认为不应把它理解为一个断层剖面的时空观念,它首先还应当是一个历史逐步演进的动态观念,无论历史上的"现代化"历程是怎样的不现代化.也就是说今天进行的现代化不过是历史上已完成的"现代化"历程的一个继续.中国春秋以前,"学在官府",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自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数",  相似文献   

8.
传统儒学、现代儒学面临来自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儒学只有顺应历史潮流 ,变换机制 ,转变职能 ,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才能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产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现代新儒学文化思潮,是对“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吴虞等人的激烈反传统主义所作的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回应。19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作为现代新儒学文化思潮的开山之作,在当时的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随后,在三、四十年代,冯友兰、贺麟、  相似文献   

11.
“儒学能否现代化”和“儒学是否能有第三期发展”应是同一的问题。先秦儒学是儒学的第一期发展;宋明理学是在儒学受到印度佛教冲击以后的儒学的第二期发展,它适应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后期的要求,从而成为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学说;那么在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下,儒学可不可能有第三期发展?如果儒学能够有第三期发展,那么它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这也就是儒学第三期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照我看“儒学第三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历史步入近代以后,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曾一再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冲击,同时又不断获得新的认可;尽管历史的选择不同,但它所围绕的却是同一个主题,即儒学与近代(现代)化的关系。这种历史现象表明,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儒学是一种无法回避的传统,对它的态度固然可以各异,但却不能无视它的存在。 19世纪末以来的批判思潮对儒学作了多方面的清算,并以强化的形式突出了儒家价  相似文献   

13.
新儒学是中国文化转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脉络、它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的自我更新。新儒学在本质上是传统的,与儒学一脉相承,但又吸收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新的形式和内涵。在中国,新儒学经过两个发展阶段:传统新儒学与现代新儒学。传统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它在融合儒学、道学、佛学的基础上,形成德性、道心、佛性一体的三维结构,精神形态是自给自足、使得中国人在任何境遇下都不会丧失安身立命的基地。现代新儒学产生于20世纪,其实现文化转型的基本思路就是“由内圣开出新外王”,形成伦理、科学、民主一体的三维结构。这两种新儒学既相通又殊异,作为实现文化转型的努力,它们给我们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台湾政治经济的开放,西方现代思潮不断冲击着台湾社会的固有观念,作为台湾政治、社会、文化主心骨的儒学面临挑战,对儒学的一系列剖析也就随之而来,如研究儒学现代化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等。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颇具规模。其中有不少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儒学与现代化讨论中,论者大多将儒学与现代化直接挂钩对照,看其对现代化是否有用,很少通过具体近代人物进行具体分析.愚以为这倒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许多论者认为,儒学是封建文化,与近代工业化格格不入.其实不然,中国近代工业的先行者洋务派人物,大多是宗经笃儒的,尤其是曾国藩.他自称"一宗宋儒",盛赞孔子是"圣之盛也";发誓  相似文献   

16.
东方各国的儒学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儒学的时代课题和现代命运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儒学文化圈①国家共同的文化意识。但儒学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断面临着时代课题,正如蔡仁厚所说:“儒家‘时中’之义,正要随时变应;故儒家之学,亦永远有时代之问题必须面对,是即所谓‘时代性’之考量,或‘现代化’、之因应。”②各时代的儒学大师们不断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调整着儒学的内容,所以在中国,就有所谓儒学三期发展问题,国际社会中也有当代新儒学与中国大陆及港台的第三期儒学相呼应,由此而引发了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学的现代化,正说明现代人与儒学之间的动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黄秉泰先生《儒学与现代化》评介蔡方鹿近收到韩国驻华大使黄秉泰先生寄赠的他所著《儒学与现代化——中韩日儒学比较研究》一书。这是黄先生于1976—197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期间写的毕业论文。一二十年后被中国学者译成中文,于1995年1月由...  相似文献   

18.
儒学与现代化──杨向奎先生访谈录侯样祥侯样祥:为什么在战国时期的齐鲁大地上,出现了那么多高水平的学者和一流的思想家?儒学产生的土壤和环境怎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杨向奎:齐鲁地区是我国古代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因而也是我国古代文化中心之一,这无论在古代文...  相似文献   

19.
朱熹、新儒学与东亚现代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儒学是东亚文明的体现”和朱熹集新儒学之大成世界上的文化分为东西两大类,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基础,而东方文化则主要是根源于儒学①。儒学的发展有三个时期:第一期是以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为代表的原始儒学。孔子生活于东周中期(春秋末年),他把中国远古时代至夏、商、西周三代的文化,进行总结提高,提出“仁者爱人,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中庸问政》),把中国文化从原始形态上升到成熟形态,此后两千多年,中华民族就沿着孔子所开创的仁义文化的方向,“仁以爱人,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  相似文献   

20.
<正> 儒学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着的文化系统,其母体是孔子创立的"仁"学体系.早期儒学的核心是从伦理道德方面全面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完善及采用的手段,由此及人的家庭和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个人的智慧和义务等.儒学就是以"人"的塑造为核心,由此生发出去,形成了其关于哲学、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因此,对儒学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