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传统中国的“五常”价值是道德人文观下的价值观,是影响中国人宇宙境界和社会人生的传统精神.文章论述了道德人文观与“五常”价值的关系,阐明了“五常”价值观的人格塑造意义和社会价值意义,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人文观意在强调人的天地精神,将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以“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培育人的社会人格,令人在实现社会人生意义时获得个人的充实与自足.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精神生产和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精神生产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活动。它是精神生产者运用一定的精神生产资料作用于一定的精神生产对象而创造出一定的精神产品的过程,并具有自身的独特特征。文章从精神生产与意识生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与文化发展、文化精神与文化价值等方面,说明研究精神生产的意义在于创造出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价值取向相吻合的文化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生的沉思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与其他自然物的不同仅仅是形态上的差异,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人生是无意义的,因为正如其他自然物一样,我们不知道何以生、何以死。当我们问人生意义的时候,同样可以问:一块石头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所谓人生的意义,仅仅表现在社会内部,这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物质创造、人自身的创造和精神创造。进行这些创造的主体只能是自我,一切活动最终都需要落实到一个个活生生的"我"上,没有"我",就没有历史。人生的价值就体现在各种创造活动之中;在所有创造活动中,唯有精神创造才是最有价值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其社会价值的实现成正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我的社会价值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相似文献   

4.
生的沉思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与其他自然物的不同仅仅是形态上的差异,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人生是无意义的,因为正如其他自然物一样,我们不知道何以生、何以死。当我们问人生意义的时候,同样可以问:一块石头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所谓人生的意义,仅仅表现在社会内部,这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物质创造、人自身的创造和精神创造。进行这些创造的主体只能是自我,一切活动最终都需要落实到一个个活生生的"我"上,没有"我",就没有历史。人生的价值就体现在各种创造活动之中;在所有创造活动中,唯有精神创造才是最有价值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其社会价值的实现成正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我的社会价值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一系列社会现象或事件引起的广泛道德争议,凸显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价值冲突及其认同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道德失范、道德冷漠等道德困境。重建道德价值认同、走出道德困境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制性地划清个体情感、意义价值与社会规范价值的边界,建立规范价值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形成社会规范性价值共识,为个体生活提供公正的社会秩序;二是个体保持清醒的价值理性,依靠文化自觉,为自我的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6.
完整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不仅要构建其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而且要塑造企业伦理精神。塑造企业伦理精神的客观依据在于,社会对企业行为的道德规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就是一种合目的性的伦理道德行为,现代企业不仅是经济共同体更是价值共同体。塑造企业伦理精神应遵守如下价值方针,即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目标,树立“为了人而管理”的价值理念,确定为民服务、造福社会的经营方针。企业在塑造伦理精神的过程中,一般面临三种可供选择而价值意义不同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人文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的精神世界 (内在的 )和文化世界 (外在的 )的科学。从研究内容来说 ,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如果说 ,自然科学是回答“是什么 ?”的问题 ;那么 ,人文社会科学便是回答“应当是什么 ?”的问题。人文社会科学总要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 ,从而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标、意义、价值 ,去追求人的完美化。人文社会科学不仅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 ,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民族理念的树立和民族精神的塑造 ,最终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8.
文化作为一个热点研究问题 ,理论界在许多方面存在分歧。本文着重厘清了人们对文化在概念、价值方面的误解 ,认为文化是一个标志人的主观心态和观念形态的范畴 ,是人处理其与客观世界的多重现实的对象性关系和解决人类内在精神需求的方式 ,这种方式表现为并对象化为千状万态的精神现象和产物 ,并且认为文化对人和社会的价值意义是个客观事实 ,文化的作用已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的演进过程中 ,最后从文化的价值意义出发 ,阐述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合理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学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精神传统的具有"美学尊严"的载体,其意义和价值主要蕴涵于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开创精神中,但要把它变成现实,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那就首先需要文学研究工作者的创造性阐释:通过认真发掘和研究,运用现代意识加以阐释,文学经典就能为当代社会提供大量的有价值的思想。这不仅使民族文化精神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继续承传和发展,而且对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创造,特别是弘扬人文精神,彰显价值理性,端正价值取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也是精神由超验回归人自身的世俗化过程。世俗化是精神演进发展中的重要情境。世俗化精神既被物化,物也被精神化;世俗化精神呈现出外在感性化样态,是精神的异己超验化与内在理性化的中介环节,并在三阶段内在演进逻辑中彰显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世俗化境遇中精神的超越,不仅仅诉诸内省思维和审美意识来实现精神的自我救赎,更要从根本上依靠“改变现存的事物”的实践智慧,超越“资本的逻辑”,破除物化向精神转化的制度障碍,建构超越世俗的精神的核心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代义利价值观的演变分为四个时期: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以义生利,兴利除弊;洋务运动时期主张重义兴利,利国利民;维新运动时期主张义利并重,义利和谐;辛亥革命时期主张义利统一,建立革命道德。中国近代义利价值观是对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展,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贯穿着强烈的救亡意识。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人性的产物,然而人性道德常以非人性表现为另一种人性的生存道德,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现象,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道德的相对性、变异性及其原因、条件与相关因素。从而把人们带入丰富的思想认识世界,拓展了道德描写本身的精神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伦理学对本真性的关注是出于对现代伦理本真性的价值反思,从这一价值反思出发,可以勾勒出现代伦理学中本真性的建构线索。从道德价值到现代人乃至道德生活,本真性成为一条贯穿现代伦理学的隐秘线索,进而构成了先验论建构、存在论建构以及历史文化建构。这样,现代伦理学的价值呈现出另一种理论样态,从而也为现代伦理学的重构提供了另一种理论资源与实践思维。  相似文献   

14.
检讨我们的法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观是法制建设的首要问题 ,也是法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从西方主要法学派别的角度看 ,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是实证主义的法律观 ,缺乏对法律道德价值的追求。而法律应当有自己的道德追求。现代法律观应当是一种权利本位的法律观 ,因此 ,法律应当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合理分配社会权利的权威性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要充分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对人的现代价值,既要重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加强现代意识的培养,在德育工作中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培养现代意识有机结合起来,创建适合时代要求的民族新文化,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之根的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企业应通过服务、富有创造性的发明和高尚道德伦理来为人类服务。因此,应该对现代商业企业进行反思,使其能够真正公开地与它的竞争对手和顾客进行对话、合作,在此基础上进行伦理再造。现代商业企业应该与自然和顾客实现价值的互动,实现企业出于自身的道德责任对自然生态的关怀、对人类个体生命的关爱,重新恢复顾客对现代商业企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志愿精神作为人类精神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或特殊形式,被前提性地预设为是道德的。通常认为,志愿精神与道德一样,属于人类生命世界的一种高级精神存在,融合着德性、实践性、价值性的基本内容,又体现出德性、实践性、价值性的显著特征。但要真正挖掘志愿精神背后包孕的道德基因,又往往缺乏前提性基础。因此,笔者试图以道德与实践为明线,以生命实践的价值理念为副线,尝试着分析道德何以先在地作为志愿精神的前提与可能,并进一步探讨志愿精神的道德合法性的三大来源,初步判断得出合道德的合法性是可能的,人们应当在实现"道德的实践"上做出自身努力,特别是要为道德的合法性与实践有效性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寻求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上的志愿服务不等同于政治上和道德上的“义务劳动”、“做好人好事”。北京市进行志愿服务立法是必要的,立法要保护志愿者权利,规定志愿者义务,要积极关注学校的和社会的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的管理,立法要规定经费保障和强制保险。同时,立法要注意法律视角与政策视角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传统家庭伦理与现代家庭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对现代家庭道德建设具有深刻影响和当代功用。其主要内容如父慈子孝、长尊幼卑、谨身节用、齐家兴国等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诸多方面,良莠并存。现代家庭道德建设要批判地继承传统家庭伦理,既要深入挖掘优良传统,积极提升人伦价值,提倡艰苦奋斗,树立良好家风,又要注意克服消极因素,防止传统陋习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婺源朱子学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会议"对朱子学在当代社会的学术与文化价值、朱子道德学说与当代道德建设、朱子思想的理论诠释继续深入、程朱理学的交流传播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见解,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朱子学及儒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