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海外侨胞兴起一股到大陆寻根谒祖的热潮,这一活动与谱牒的关系甚为密切,已引起社会学界、史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档案学的角度分析,谱牒也是个人、家庭、家族活动中产生的历史记录,是属于档案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已经将谱牒列为名人档案的收集对象。各级综合档案馆和图  相似文献   

2.
海南旧谱牒的功能和新谱牒纂修中的民间立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谱牒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海南谱牒以本族源流为先导 ,以世系图表为核心 ,着重记述了始迁祖以降的族脉延续。旧谱牒有着以族田等经济手段维系族众、以家法族规与国法互为补充等功能 ;新谱牒则呈现着内源性确证和族史考辨的个体写作实践与民间立场。  相似文献   

3.
试论徽州谱牒的体与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徽州谱牒是中国谱牒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欧阳修、苏洵创立的五世图式体例,构成徽州谱牒的基本框架,可谓之徽州谱牒之体;南宋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徽州谱牒的精神支柱,可谓之徽州谱牒之魂。深入解剖徽州谱牒这一基本模式,有助于整理、开发、研究数以万计的中国谐牒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其在弘扬中华历史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对促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胡适《曹氏显承堂族谱序》批评了中国谱牒"源远流长"的迷信。文中有的论点值得讨论。胡适认为,各姓各族都"不肯承认自己的祖宗,都去认黄帝、尧、舜等等不相干的人作远祖"。事实上中国宗族很少有"不肯承认自己的祖宗"的现象。有些宗族认黄帝、尧、舜等人"作远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观念的体现。胡适认为,由于追求"源远流长",去认黄帝、尧、舜等人"作远祖",将中国民族源流搞乱了,因此中国谱牒"没有什么民族史料的价值"。我们认为,中国谱牒之中有丰富的、珍贵的"民族史料",因为除了民族源流,民族史还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谱牒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文本,主要传播功能表现为社会沟通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谱牒传播的社会沟通功能表现在与祖先的沟通、与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沟通、与子孙后代的沟通。谱牒传播的社会控制功能以三种方式表现出来:(1)通过谱牒凡例控制族人;(2)通过强化谱牒血缘谱系纯洁性的途径,实现对族人的控制;(3)通过谱牒所载族人的相关信息,达到联宗收族的目的,或为联宗收族作准备,从而实现控制这些族人或支派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郎名"是古代畲族和客家先民中常见的一种命名方式.长期以来,"郎名"被认为是源于畲族,或者是闽粤赣边畲族和客家先民所特有的一种命名习俗.本文从史料的考证出发,结合对谱牒资料的分析,提出"郎名"系由数字名转化而来.唐宋时期,"郎名"曾在汉族中盛行.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这一命名方式被传播到了闽粤赣边的畲族地区.畲民在接受郎名之后,又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了部分改造,使郎名的使用更加规范,从而形成了畲族的郎名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北宋中期优待文臣,倡导儒家孝义的大背景下,欧阳修的孤儿经历促使他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索欧阳氏族的发展历程,撰《欧阳氏谱图》,开中国古代“谱牒学”之先河.仔细考究其《图谱》与《序》,及其在修身、为政、治学上所持的态度,我们可以清楚地感知到,家族文化传统对欧阳修文化性格的形成,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羊氏家族为泰山古代第一望族。对当时之政治、文化深有影响,本文便是对这一名族源起流变的一个考察。全文分为三节.“羊氏先世”,考证羊姓源出及其先世羊舌氏本末;“羊氏始末”,简述自泰迄唐之千余年中,泰山羊族的兴衰起伏与名人行迹:“羊氏后裔”,则以各地谱牒所载,对泰山羊族后嗣的播迁蕃衍及不同支派作了探考。  相似文献   

9.
论民间谱牒档案文献的儒家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明儒家文化历史地位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儒家文化对民间谱牒档案文献的影响,阐述了民间谱档案文献浸润了儒家伦理型文化和政治型文化;提出,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应赋予儒家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更好地发、利用谱牒档案文献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0.
“家族传袭”与红楼“四仆”——读红偶录之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华民族一向视家庭与家族为社会的基础,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家族传袭"既是人生与生命的"绵延",更是"家族文化"的传承。在《红楼梦》中,我们随处可见曹雪芹对自己家世的追忆和感慨,这既是血缘的"家族传袭",更是文化的"家族传承"。雪芹借焦大之口痛骂宁府,正是对造成家族衰败某一方面原因的愤激与痛惜的无意间的流露。通过赵嬷嬷与凤姐等人对话,把眼前的"省亲"与往日的"接驾"的家族记忆融合在一起。赖嬷嬷在与凤姐等人对话中,透露了曹家虽然有过昔日的显赫,但那骨子里的包衣"情结"依然长久地熔铸在"家族传袭"之中。在贾府其家族秩序由主人和以林之孝家的为代表的上等的奴仆们共同维护,形成了"超稳定"的家庭与家族。  相似文献   

11.
闽南是我国著名的侨乡。闽南文化糅合了中原文化、本土文化和海外文化。闽南的发展历程决定海外移民必然是闽南文化形成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时至今日,华侨仍在闽南文化的传承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历久不衰的闽南文化也成为加强华侨对家乡的认同感的重要纽带。本文以2002年石圳村举行的“闽南李氏迎祖”活动为切入点,管窥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单元——闽南侨乡家族文化与海外华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胶东地区和闽粤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南北两线起点,自古以来海上贸易往来十分频繁,货物运输和人口流动促进了两地区之间的建筑文化融合。胶东地区和闽粤地区同属于海洋文化,有着相同的精神信仰和审美情趣。本文通过两地民居在美学理想、审美法则、美学形式与美学意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从地域文化圈角度分析两地民居艺术美学的交融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闽西苏区教育在传播、深化共产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与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冲撞与融合.在反向认同的过程中,闽西苏区教育利用和改造了传统文化的积极因子,在红色的区域社会成功地移植了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改变了一代甚至数代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闽西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一块瑰宝,具备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注重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形成了注重调查研究的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以及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闽西红色文化是培养时代新人的营养剂,时代新人可从闽西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勇于社会实践,不断开拓创新,厚植公仆情怀,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福建沿海地区与琉球造船航海技术的交流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福建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通过琉球使团、闽人三十六姓及其后裔、中国册封使团等多种渠道源源不断传入琉球,极大促进了琉球海外交通和中介贸易的发展,同时这种交流也促进了福建造船工艺的提高及商品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花园神话来源于上古的采集文明,有着母系社会的明显遗存,现存于闽粤各地汉壮族群的花园神话中,有着华夏图腾的古老形态与特征。在中国的南北方诸多族群中都能看到花图腾存在的痕迹,由此可见中华各民族多元而一体的文化观念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入世”给闽北农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闽北物种丰富 ,气候适宜 ,土地肥沃 ,劳动力充足 ,具有生产绿色产品的有利条件 ,还具有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生产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入世给闽北发挥山区资源优势 ,满足国际与国内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提供了机遇。改善交通条件 ,以产业化经营形式 ,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深化农产品加工 ,增强市场流通与信息环节 ,发展科技与劳动密集型生态农业 ,是加速闽北农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竞争力与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畲族大多聚居于福建省东部的宁德市。开发畲族文化旅游资源将给宁德市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本文分析了畲族文化在宁德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宁德市的畲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开发宁德市畲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目标、原则及若干开发措施,为宁德市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闽台区域文化从总体上说与闽南民间文化有着密切关系。闽台区域文化的形成,既是移民与文化传播的结果,同时也是两岸密切交往关系的产物。从历史的角度简略探讨闽台区域文化形成的过程,认为,历史上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以及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为闽台区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两岸的交流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结成的血缘文化纽带则是闽台区域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和最终标志。  相似文献   

20.
氐族是"五胡"之中受汉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个.前秦的主要建立者和最高统治者都出自苻氏家族,以苻坚为代表的苻氏集团醉心于汉文化,崇儒,兴教,信佛,谈玄(论道).因而,他们建立的前秦是一个儒、释、道(玄)等多种文化并存的政权.出现这种文化状况,其主要根源是苻氏家族乃至前秦的政治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