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是民族政策与教育政策的有机结合,但是,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实施也产生了逆向歧视、教育资源流失等消极效应。大学生就业制度等关联性政策的变革、人才迁移的客观效应、"马太效应"的综合影响等是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消极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此,应通过调整与完善关联性机制、积累教育资源等方式消弭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对甘肃和青海两所大学近三年实施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调查发现:一方面,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的优惠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也存在着优惠政策的覆盖面不均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优惠政策的不熟知及参与度低的现象。文章基于少数民族学生对学费负担、高考成绩等问题存在的不同考虑,分析在实施了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历史上的印第安人寄宿制教育政策是一项强制同化弱势族群的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第安人文化教育的发展,但给印第安人带来更多的是文化灾难和心灵的创伤。印第安人寄宿制教育是加拿大政府强制同化政策的产物,与我国民族地区寄宿制教育不可"同国而语",但研究印第安人寄宿制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将通过对加拿大印第安人寄宿制教育政策的理念、政策实施过程以及政策的利弊进行论述,提出我国民族地区寄宿制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教育一直都实行着特殊的优惠政策。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是由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民族地区和民族的特殊性主要受到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到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再到新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特殊阶段的演变,但其中的特点却是十分明显的,即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一系列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另一方面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其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在贯彻这一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更多地应该关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部的语言与文化等特殊性问题,进而使民族教育从数量发展模式阶段迈入质量发展模式阶段。  相似文献   

5.
教育方面由于受传统的同化型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采取了整齐划一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模式,即以主流文化(汉文化)为核心的"大一统"教育模式,以社会主导性价值观为核心,仅体现社会主流文化,没有尊重和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等非主流文化。教育内容主要取决于主流文化的经验而忽略其他民族、文化、宗教群体的经验和历史,对少数民族没有充分描述,没有公正、全面的反映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这不仅使得教育缺乏民族特色,并且由于民族学生接受的是单一文化的同化教育,使民族学生疏远了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也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机会不平等,这不仅极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也有悖于我国教育宗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轨迹与走向:我国民族经济优惠政策探析施本植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行有别于汉族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以下简称民族优惠政策),这是我国长期奉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我国民族优惠政策的范围主要包括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干部选拨等方面。根据李永华等(19...  相似文献   

7.
景颇族是一个直过的边区跨境特因少数民族,自然资源丰富,但其从原始社会带来的依赖集体的生存经济观念使得这个民族处于特困状态,改变这种观念的有效途径是全方位的立体教育.但边区跨境特困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不能沿循一般模式,需要国家的政策倾斜,如政府为主体的教育投入、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扶持、高考的地区民族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政策等等.边区跨境特困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意义也不仅仅在于本民族的经济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边区稳定有着更为深远的涵义.  相似文献   

8.
贺武华 《浙江社会科学》2015,(3):96-102,159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学校形态。我国寄宿制学校整体上正从硬件投入建设转向实质性的办学运行阶段。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中的问题总体上属于内涵式发展转型中的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推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新型家校关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诸多方面体现新的内涵与要求,寄宿制学校的价值与功能需要予以重新发掘与定位。  相似文献   

9.
当前,虽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两基”的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寄宿制民族班学生的补助较低等方面.对此,应在资金投入、巩固“两基”已有成果、改善寄宿制民族班学生的待遇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0.
出生队列规模与教育机会的变动存在不一致性,由于不同级别教育的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出生队列规模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队列成员的教育机会存在不同的影响,而在同一阶段也可能存在内部差异,重要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调节出生队列规模的影响力。因此,需要继续大力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削弱出生队列规模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1.
王鉴  安富海 《学术探索》2011,(2):124-132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围绕国家民族教育政策及民族教育的科学理论基础形成的研究热点问题,主要包括: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研究、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等。透析这些民族教育学科前沿的研究领域,对于进一步推动民族教育研究、深化民族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芳  李劲松 《学术探索》2013,(4):140-144
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义务教育,对跨境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有着重要影响。其中,义务教育中的课程、教师、校园文化因素在学生国家认同中的影响是重中之重。通过对义务教育、跨境民族、国家认同进行理论分析,在对义务教育中影响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跨境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因素的分析基础上,深入剖析义务教育在培养跨境民族学生国家认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安富海 《学术探索》2013,(11):138-142
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设备得到了应有的更新,师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有所提升,适龄儿童的人学率逐年上升,辍学现象逐渐减少。然而,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仍然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情绪明显、教学质量亟待提升。这些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突破口、以课程开发为特色、以校本教研为动力、以教师发展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经过十年的努力,国防生这个新兴群体的教育培养和管理机制已初步形成,毕业国防生也成为了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防生培养工作还存在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不高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入学动机的偏差是主要原因之一,这已成为制约国防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国防生生源数量和质量,应充分发挥各高校选培办的主观能动性,加大招生宣传的力度和广度,完善各种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端正国防生的入学动机,把优质生源选拔到国防生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Phinney(1992)多群体民族认同量表和ValkKuar(2001)民族认同量表,以3905名云南跨境民族学生为对象,调查研究了跨境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问题。研究得出结论:(1)云南跨境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总体上都处于"比较认同"的水平;(2)云南跨境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都存在性别、地州、学历差异。  相似文献   

16.
Mexican-origin families face complex ethnic and immigration-based barriers to enrollmen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ograms. As such, reducing barriers to enrollment for this population requir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Mexican-origin families work with, against, or around both general and group-specific constraints on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Using the 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Birth Cohort, this study tailored broad social theory to the experience of Mexican-origin families to examine associations between human capital consideration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nrollment within this population. Results supported the hypothesis that human capital considerations would be associated with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and provide limited evidence for the expectation that this link would be stronger for Mexican-origin families.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宁  陈立文 《河北学刊》2005,25(6):205-208
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有目的的人力资源的投资活动,受教育者只有充分就业,实现了个人预期价值,才能带来高经济回报。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国家和高校必须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适当控制招生比例,保持适度规模,从而降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风险。  相似文献   

18.
师资力量不足、就业难和生源质量低下等因素成为制约高职实现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07,28(2):5-13
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近几年来学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进行了热烈讨论。学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评价大多持肯定态度;同时,学界对研究生考试录取制度,对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年限、课程教学、学位论文完成、学位与发表论文的关系、研究生管理等),对研究生导师与导师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批评意见与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