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类生活中,和平与公正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和平导致文化艺术的繁荣和重大的科学发现,减轻人类的痛苦,增进人类的幸福。要为“和平”下一个定义并非易事。2 0 0 1年,夏威夷大学的J.加尔顿教授提出,“和平”可以狭义地指没有战争———按照国家、民族、种族、阶级或意识形态而划分的群体进行的有组织的暴力;“世界和平”指没有外部战争:国家之间的战争(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化之间的战争) ;而“内部和平”则指没有内部战争:民族、种族、阶级或意识形态群体挑战中央政府或相互挑战。“公正”的性质和特点则随着时代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1 998…  相似文献   

2.
“2 1世纪的欧亚 :文化的对话与文明的冲突”国际论坛于 2 0 0 4年 6月 9~ 12日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此次论坛是在吉尔吉斯斯坦总统A .阿卡耶夫的倡导下举行的 ,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论坛旨在为消除东西方的对立、促进欧亚国家的稳定发展和加强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对话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土耳其、俄罗斯等 13个国家的领导人 ,以及世界各国的知名学者、作家、哲学家和政治社会活动家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21世纪的欧亚:文化的对话与文明的冲突”国际论坛@君婷  相似文献   

3.
本届会议于1989年1月22—28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莫纳施大学举行。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世界上绝大多数宗教传统的600多名宗教领袖出席了大会,其中妇女代表占35%,青年代表占15%。本届会议的主题是“通过信任建立和平:宗教的作用”。会议的宗旨是:(1)根据各种宗教的观点,提出有关和平与人类生存的迫切问题,并澄清宗教的作用。(2)在所有宗教与民族中增进信任与团结,号召为和平与正义共同努力。(3)为建立和平与进一步加强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组织的全球工作网,制订出一个有关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组织的方针政策与行动纲领。(4)通过富有建设意义的对话,相互了解对方的经历与观点。  相似文献   

4.
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所和美国过程研究中心 (CenterforProcessStudies,USA)联合举办 ,美国国际文化研究院协办的“过程思维与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 ,将于2 0 0 3年 1 1月 1日至 9日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是一次高层次的中外教育专家的对话 ,会议将为中外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对话的场所 ,旨在应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加强中美学者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会议期间将组织与会代表实地参观考察若干美国大学以及具有办学特色的中小学 ,并与…  相似文献   

5.
经爱知大学经营学部川井伸一教授的安排 ,2 0 0 4年 3月 2 6日 ,我在名古屋见到了刚刚从中国访问归来的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的加加美光行教授。爱知大学是与中国有着特殊渊源的日本著名大学。其前身是 1 90 1年日本贵族院议长近卫笃麻吕在上海设立的东亚同文书院 (后发展为大学 ) ,1 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时 ,东亚同文书院大学被解散。 1 946年 1 1月 ,同文书院大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聚集在一起 ,在名古屋重新组建大学 ,起名为爱知大学 ,意为尊崇知识。爱知大学成立后 ,以“为世界文化与和平作贡献”、“培养有国际素质和视野的人才”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于2 0 0 4年4月2 0~2 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原名为“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的路甬祥教授和著名理论家郑必坚教授于2 0 0 3年共同倡导发起,论坛的宗旨是为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提供一个高层次的交流平台,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贯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论坛还旨在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为在新世纪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独特的贡献。论坛邀请…  相似文献   

7.
三、组建东北亚经济圈是东北亚诸国和地区长期利益所在,也为世界所容 (一)联合的和繁荣的东北亚,对世界和东北亚地区的稳定有利而无害 世界上出现一个联合而又繁荣的东北亚,对于世界和平不但不会构成威胁,反而会成为推进世界和平的一支积极力量。东北亚经济圈的建立将有利于世界政治军事格局朝从对抗走向对话的方向发展。战后日本和南朝鲜在政治和军事上始终是倾向一边倒——日美同盟和“韩”美同盟。今天,  相似文献   

8.
“和谐世界”理念主张在处理国与国关系问题上坚持公平合理、平等互利、彼此尊重、协商对话、和睦相处、和谐共赢的原则,与体现西方价值观和霸权主义思想的“文明冲突”论存在着本质区别。“和谐世界”理念所以引起各国的共鸣,是因为目前世界还很不太平,而“和谐世界”理念为消除世界的不和谐状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长期过程。就目前的国际局势而言,要推动世界和谐的进程,必须立足于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各种文明和平共处、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论坛于 2 0 0 5年 1月 2 6~ 30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为艰难抉择承担责任” ,着重讨论经济全球化中的公平性、中国的发展、扩大了的欧盟、跨大西洋关系、中东和平、世界贸易和气候变化等议题 ,共有专题研讨会2 2 0场。比尔·盖茨担任会议主席 ,来自 96个国家的 2 2 5 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 ,其中包括 2 5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72位部长。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应邀于 1月 2 8~ 30日出席会议 ,并在全体会议上发表了特别致辞。中国问题在本次会议上 ,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话…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4月 3日 ,在俄罗斯举行了“世纪之交的创新文化”国际论坛的开幕式。此次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 ,与会代表来自 1 5个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先生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该组织驻俄联邦代表沃尔夫冈·罗伊德在致词中说 ,对各个国家所取得成就的统计可以成为关于不同社会和不同文化的创新的文献资料。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的决议 ,实现各种不同文化或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在该组织的 2 0 0 1~ 2 0 0 7年中期战略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还希望此次在莫斯科举行的大会能够促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方面取得…  相似文献   

11.
日本政界台湾帮的动向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主席 1 998年访日时与日方领导人发表的《中日联合宣言》和 2 0 0 0年 5月接见日本“日中文化观光交流大会使节团”时就加强中日友好发表的重要讲话 ,从战略的高度昭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重视对日关系的决心和愿望 ,为建立和发展 2 1世纪两国间“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背景下 ,中日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 ,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长期存在于日本政界的一小股亲台反华势力即所谓““台湾帮””至今仍在活动 ,不时跳出来干扰和破坏中日关系的发展。对此 ,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第34届世界经济论坛于2 0 0 4年1月2 1~2 5日在瑞士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2 1 0 0余名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和企业界人士出席了本届论坛,就当今世界的重大经济和政治问题进行了讨论。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建立安全与繁荣的伙伴关系”。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始人兼主席、日内瓦大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KlausSchwab)在会上指出,为了实现全人类的和平,各国间必须寻求建立繁荣与安全的伙伴关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会上呼吁发达国家把精力集中在消除贫困问题上,以实现2 0 0 0年千年峰会确定的到2 0 1 5年在全球消除贫困、饥饿和疾病的目标。一伊拉克的…  相似文献   

13.
论  文新年献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1 .2 )……………………………步入新世纪世界经济形势与格局变化 (1 .5)……………………2 0世纪的法国史学 :从“革命”到“危机” (1 .1 0 )…从战争文化走向和平文化 (1 .1 9)…………………关于新世纪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思考与展望…(1 .2 3)……………………………………………实在的沉默 :世纪末的神学 (1 .2 9)…………………百年学术宗教学百年鸟瞰 (2 .2 )………………………………历史之音——口述史学的叙述性质片论 (3.2 )……全球化研究与社会学的范式转换 (3.8)……………透视世纪末的…  相似文献   

14.
从对话到和平:以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实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在传播的历史中,不断与各种宗教对话。对话让两个不同主体的思想得以交流,因为了解对方而不会产生误会或害怕等负面情绪,进而在交流的气氛中,因为了解而互相学习,因为交流而彼此尊重,因为相处而积累友谊,因为友谊深厚而能让和平降临。世界宗教博物馆是一个由佛教团体筹建的博物馆,主要从事推动宗教对话、世界和平的各项事业,期望将我们在佛经中所体证到的和平对话的精神具体实践在世间,从尊重每一个信仰、包容每一个族群、博爱每一个生命的精神出发,让世间的人们可以与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对话、沟通、了解彼此,进而可以和平相处。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实践是具体而微、有目共睹,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值得深入研究其内在理路与成功要诀。  相似文献   

15.
众声喧哗的世界——《红楼梦》小说对话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从“仿格体”、“暗辩体”、“讽拟体”和“预示体”这四个方面对《红楼梦》的对话性问题作了探讨。作者认为 ,小说《红楼梦》中呈现的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图景。在这个世界中 ,艺术化了的各类社会性话语和个人话语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联结在一起 ,产生了众声喧哗的效果 ,并与小说外的现实世界构成了内在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美国神学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科学与宗教”国际论坛于 2 0 0 2年 5月 1 0日在北京希尔顿饭店举行。作为在中国大陆举行的第一次科学与宗教对话论坛 ,它得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以及中国科技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中美两国宗教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新世纪宗教与科学对话的必要性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此次论坛的主题为“科学与宗教中的认知及对话” ,参会的代表包括 :中国香港特区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宗教及哲学系副教授、美国加州“神学与自然科学研…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民族志》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我国积极筹备 2 0 0 8年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时 ,阮西湖教授的《澳大利亚民族志》一书于今年 5月出版 ,本书的出版无疑将有助于大会的筹备工作。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还存在着少数原住居民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成分异常复杂。1 973年 1 1月 ,澳大利亚正式采纳“多元文化主义”政策。 30多年来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亚洲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十分有利于澳大利亚接近亚洲 ,并促进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尽管澳大利亚在生活方式上与加拿大和美国有相似之处 ,但澳大利亚经济…  相似文献   

18.
从战争文化走向和平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和平文化运动的开展,铲除战争和暴力文化、建设和平文化已成为和平文化运动的两个基本目标。悄然兴起的和平文化研究,以联合国大会宣布的“2000 年——国际和平文化年”为标志,正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它的发展不仅对未来的和平文化建设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和其他科学领域将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世界范围内东西方文化的重组与更新,中国比较文学又面临新的定位和选择。在今天全球性的文化转型时期,“文化对话”的话语和范式被普遍认同,其价值更具有方法论变革的意义。作者认为,我们对“文化对话”的理论范畴、内涵范畴、话语形成等把握清楚,无疑有利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衣俊卿 《求是学刊》2003,30(3):5-13
2 0世纪的人类文化精神处于一种背反和自我冲突的境遇 :繁荣与危机并存。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世界历史“轴心期”的理性文化精神框架在 2 0世纪一方面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 ,同时也清楚地展示出自身的局限性或极限 ,因此 ,存在着人类精神新的、重大突破的可能性。突破的重要标志是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自觉是我们理解 2 0世纪人类精神状况和历史深层内涵的核心。实际上 ,文化的自觉和文化的焦虑是同一个历史进程和思想历程。 2 0世纪的文化危机一方面引发了以 196 8年的“五月风暴”为代表的自发的文化反抗 ,另一方面使文化批判成为 2 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主题之一。在 2 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谱系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以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现代国家批判、现代性批判等丰富的主题为我们全面理解 2 0世纪的文化危机和文化批判理论提供了最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