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梦叙述是《左传》叙事中独特的风景。其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梦境以及简洁传神的描绘展现出梦书叙述本身的美学价值;在整个叙事背景中,《左传》梦叙述促进了叙事情节的发展并且编织出精巧的行文结构;作为梦文学的滥觞,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必然要求叙述者关注其思想倾向的表达策略。作为早期史传文学的代表作,《左传》《史记》在叙事策略方面为后世叙事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思想倾向的表达方面,其叙事策略已趋成熟,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红楼梦》表达思想倾向的叙事策略基本上与前者并无二致,它们的基本策略如下:寓论断于叙事,借言明志;调控叙述速度,暗藏玄机;调节叙述频率,强化意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左传》言辞与叙述在表达全书主旨及句式特点、修辞方法、篇幅比重上的差异 ,认为言辞是叙事的重中之重 ,是特殊方式的叙事 ,这对将言辞与叙事割裂开来的传统观念是一个有力的点醒 ;通过对言辞这一特殊叙事方式的研究 ,认为《左传》用言辞构制冲突、刻划人物、构建场面 ,用言辞表现人物的伦理性格 ,以言辞铺就戏剧性场面 ,形成了《左传》具有民族意味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4.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三国演义》可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战争描写在两部作品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本论文将《左传》和《三国演义》放在一个平台上,以两部作品中的一些重要战役为例证,对二者的战争描写进行对比。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手法上很多方面不仅很好的继承了《左传》,而且有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5.
《左传》作为中国叙事文学的真正起点和开篇,对于中国叙事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引申出如何看待“文史不分”与中国叙事传统的关系问题,以全知叙事、纯客观叙事和限知叙事三个方面对《左传》叙事结构的生成过程进行了辨析;认为《左传》的叙事并非以“文学性”的实现为目的,而是担负“史”的功能,其“文学性”的实现是一种历史的发生,也是一种解释的迁延;同时,在叙事上摒弃了单一的记事或记言的旧制,以“言事相兼”为手段,真正实现了中国历史记叙从账簿似的大事记向以写人物活动的历史叙述的转移,将中国史学记叙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文史互见的基础上,发见了中国叙事的“由史入文”、“允文允史”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6.
《左传》记载夏姬情事,有诸多疑点,最主要处在于她的身份及由此产生的年龄问题。清华简《系年》的出土为我们思考此问题提供了新线索,勾稽《系年》文字,可得出结论:夏姬为夏征舒之妻,而非其母。陈国内乱时,她二十岁左右。《左传》的叙述,反映作者红颜祸水、甚美必有甚恶的观念。《系年》叙事则无此倾向。  相似文献   

7.
《左传》不仅为后代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而且也给伟大影响于小说。《左传》的语言简练、含蓄、准确、锋利、委婉,对《聊斋》有很深的渗透。本文仅就词语典故方面的引用来看看《聊斋》是如何继承发扬《左传》的优良传统的。《聊斋》直接引用《左传》中的词语典故有140多条,用的方式为沿用原词语、增字、减字、改字、凝聚五种。每种方式又分保留原义和生发新义两个情况。现在分述如下。一、沿用原词语《聊斋》把《左传》中的词语不增减、不改换地直接组人自己文章中的有80多条。其中保留原义的40多条,生发新义的近40条。(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叙述者和叙事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金瓶梅》在说书人叙事的基础上 ,让书中人物充当叙述者 ,对相关事件进行叙述。《红楼梦》中的二度叙事更加成熟 ,叙事层次也更加丰富。《金瓶梅》在全知叙事的基础上 ,使用人物视点叙事和客观叙事。《红楼梦》将全知叙事、限制叙事和客观叙事紧密结合 ,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与古代文史学者长期以来主要把《左传》只看作是“经”、“史”类著作的认识所不同,现当代的《左传》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研究者认识到,《左传》不仅以优美的叙事著称于世,而且擅长于在叙述史事的同时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刻画出了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在人物描写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成就。因此,《左传》人物的研究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据辽宁大学中文系编《中国古代文学资料目录索引》、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全国报刊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以及山东大学中文系王东河…  相似文献   

10.
金圣叹关注文学技巧,称美“法莫备于《左传》”,且谓“我批《西厢》,以为读《左传》例也”.本文交相论证阐发:其一,《西厢记》之移堂就树法、月度回廊法,即《左传》经前起传、后经以终义、预叙逆摄诸法.其二,《西厢记》有狮子滚球法,金批《水浒传》有欲合故纵法;在《左传》叙事艺术,则有若离若合、若擒若纵之法.其三,金批《西厢记》,侧重欣赏烘云托月法、避实取虚法.《左传》叙事之颠倒主宾、轻重、详略,固早为此法开山;尤妙在无字句处,横接、旁溢、反射诸法,皆可作为文法之津梁、叙事文学之典范.  相似文献   

11.
《左传》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状况的历史著作。在春秋战国大兼并的时代背景下,外交言辞、军事战争、君主王权等成为其主要的叙述对象。然而,《左传》在叙事的同时也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胆识过人的勇士形象,并以其言语和行动表现出了他们的忠君、知恩图报、勇武、果敢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以《左传》中的这一类勇士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描述其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在危机中的抉择,探讨《左传》中这一类勇士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2.
刘知几不以《左传》名家,却对《左传》研究做出了突出成绩。《史通》中不少篇章论及《左传》,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刘知几把《左传》从经学纳入史学的范围,开拓了《左传》研究的新视野,在历史观念、史书体裁与编撰、叙事与语言诸方面都对《左传》作了相当精粹的论阐,改变了过去专从微言大义评衡三传的传统习惯,树立了新的评衡标准和方法,对唐以后的《春秋》经传学的研究有不小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语》与《左传》在先秦文献中具有无可代替的地位与作用,对其叙事结构进行比较,不仅在于研究方法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打破以往《国语》与《左传》关系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偏重经义而轻于文史、注重细节但失之细碎的局限。从叙事结构上看,《国语》与《左传》体现出了迥然不同的特色与风格,《国语》叙事结构具有"双线并行"的时空结构、"详略失衡"的元素构成与"一以贯之"的因果照应等特征;《左传》则体现出了"依‘经’而行"的时间结构、"众星拱月"的板块结构与"散点串珠"的隐性结构等特色。从《国语》叙事结构的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其警诫醒世的"史鉴"特色,而《左传》叙事结构则体现出了依"经"叙史的编纂目的。  相似文献   

14.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它不仅思想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也是一部文学成就很高的叙事散文作品。《左传》作为先秦叙事文学的重要作品,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文学成就今天仍然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一《左传》的文学成就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故事性强。具有故事性是叙事散文的重要特点。我国的散文从早期的甲骨卜辞到《易》卦爻辞,从金文到《尚书》,从《春秋》到《左传》,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叙事的角度看,虽然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有叙…  相似文献   

15.
从《大宗师》和《天地》中两则重言对《论语.微子》的叙事模仿可以看出,《庄子》部分重言在叙述视角、叙述者类型、叙述情节、叙述人物、叙述结构上对《论语》叙事进行了有意的模仿,但《庄子》重言在对《论语》叙事模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造和扩充,从而超越了《论语》叙事。  相似文献   

16.
《左传》的日本传播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江户时期,《左传》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汉宋之争中滋养着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龟井昭阳对“周孔之教”推崇备至,其《左传缵考》把《左传》尊为孔门遗典,而对《公羊传》《穀梁传》《孟子》《荀子》却采取不同程度的批判态度。昭阳批判性继承杜预注,善于引用与《左传》同时期的古文、古注,并博采众说加以考辨,同时注重贯通《左传》全书、探寻总结行文规律进行注释,不仅追求详尽,而且还着意于精细的考辨阐释和“文例”“义例”等的分析,突破了徂徕学派“以识古文辞为先”的局限,把形成于宽政年间的考据学进一步发扬光大。以南冥、昭阳为代表的龟井派是江户时期反对朱子学最强劲的一支力量,昭阳在继承乾嘉学派谨严考据之风的同时,又注重义理之辨,表现出了鲜明的阐释学观点及一定的经世致用思想,代表了江户《左传》学的日渐成熟与日本汉学的基本成型,进一步促进了日本文化对《左传》的研究、继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17.
《左传》中富有小说因素的素材、编年体为主纪传体为辅的编写体例、叙事艺术,无不为"陈述百年,该括万事"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所继承,并有所突破与创新,尤其是在战争描写艺术手法上,更是一脉相承,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战略、战术描写出神入化,从而勾勒出精彩而生动的战役,诸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  相似文献   

18.
《左传》是历史著作,然而它又包含着丰富的叙事文学成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这种现象表明:历史写作和叙事文学存在着部分交叠关系.从这种交叠关系切入研究,有助于加深理解《左传》在叙事文学方面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9.
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是刘熙载《艺概》对《左传》叙事艺术的重要总结。但这六个方面各为何意?都具体就《左传》哪些叙事而言?作者未说,引用者不讲,多数读者不免糊涂。因此笔者不揣冒昧,拟结合自己读《左传》的一些体悟,对刘氏这些观点作若干阐释,以期对《左传》研究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文言小说的代表作品 ,在叙事艺术上是非常成熟的。其中 ,反复叙事策略尤显突出 ,其表现形态主要有通过变换事件主体来叙述同一事件和变换叙事视角来叙述同一事件两种 ,其叙事功能有立体凸现、强化突出、悬念制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