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较为系统地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产生的历程,指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理解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认为只有在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才能更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当代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如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重要的二级学科已有十年,但作为这一专业领域研究的前提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在学界仍然存在不同的解读。分析研究党的历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认识,梳理并评析学界已有观点,并从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四对范畴入手整体性地厘清其科学内涵,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最核心、最珍贵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必然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新起点上的重要理论创新,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具体而言,可以从基本依据、逻辑范式、整体价值来看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基本进程、理论形态、发展规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从基本途径、实践主题、具体标准来看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问题、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的本质、根源及解决方式等,从而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古老而时新的命题。它包含三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怎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来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随着实践的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依据中国的国情和党情,正确阐明党的思想路线、最高纲领和阶段性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在农民群众占多数的国度进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其基本的和首要的工程。只有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并加以娴熟的运用,才能正确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战略和策略问题,党才能担负起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客观上就面临着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此进行了80多年的努力探索,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三大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科学发展观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状态、目标和基本要求,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当前推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会通与融合,须悬置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的争论,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对话与沟通。学理上共同的论域、共同的现实基础,全球化的语境使二者具备会通与融合的可能。而双方的研究成果对于彼此而言所具有的互补性使会通与融合更显得必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目的、研究重点取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需要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性视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对中国现代历史的研究,偏重于“政治史”、“革命史”;本文试图从“现代化史”、“建设史”的视角,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置于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讨论。探讨现代性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基本关系、实现方式、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成果,以及对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理论源泉、实践动力和思想路径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的思想原则和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理论源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得以孕育、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动力;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全球化的产物,在全球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作用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政治现实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推进,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契机;一方面,市场经济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挑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辨证关系出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需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方向;坚持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的直接动因和目的,是为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和保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进程中展现出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其本质特征集中表现为具体化结合、时代化发展与主题化集成,对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先后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等具体实践形态的具体化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提供实践内容与历史基础;我们党依次回答时代之问,凸显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挖掘活力动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化发展并彰显出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我们党创新完成理论继承发展的主题转换,集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承一脉的主题化理论成果,不断提升党的理论思维水平,走向理论成熟状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定位及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的学科定位、学科地位问题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