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诚”是宋明理学和先秦儒家的重要概念。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师,在他的学说中,尤其在《通书》中,对“诚”多有论及。《中庸》是先秦儒家学派中弘道派的代表作,其中有多处对“诚”的系统论述。从中可以看出《通书》与《中庸》在内容和思想上的承继关系。讨论周敦颐的诚,可以增强我们现代人对诚信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作为“理学开山”,周敦颐在宋明理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不可替代,其对理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从本体论和宇宙论方面证立儒家心性之学.鉴于学界对其与佛教关系探究甚少的现状,结合北宋儒释道三教融会贯通的社会背景,由佛性论视角对周敦颐的心性论作相关分析,有助于弥补学界对周敦颐理学思想中佛教因素研究的不足,以及更好地理解北宋儒佛两家思想的相互借鉴与融摄.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目的论与道德工具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目的论与道德工具论是两种关于道德性质、功能、作用等的伦理学说和道德价值理论。道德目的论以道德为目的 ,认为道德本身即具有内在价值和目的善 ,道德工具论以道德为某种更高目的的手段 ,认为道德只具有外在价值和手段善。二者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 ,但都未能科学地解决人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犯了割裂目的与手段的错误。新道德应当超越道德目的论与道德工具论的对立 ,实现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建构,突出地表现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作为"道学宗主"的周敦颐,以其思辨且极具审美情趣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宋明理学理想人格的基础。在"义利"关系上追求对物质欲求的超越,在人格模式构件上,"以诚为本"涵摄内在的道德自觉和外在的独立意志。从思想史而言,其人格模式之意义表现在促使圣人平民化,倡导一种现实主义的人格内容。  相似文献   

5.
周敦颐作为“道学宗主”,其思想对理学各派皆有深远的影响。就明代心学关心的主题而言,显然有偏重于工夫论的一面,即如何通过合理的修养技术,使平凡的个体“优入圣域”。周敦颐的“主静”思想对明代心学的工夫论起到了先导作用。从王阳明开始心学各家对周敦颐的“主静”思想进行了各种创造性的诠释和解读,比较突出的有阳明的“主静实兼动静”、王畿的“心极”说和罗洪先、聂双江的“主静归寂”说,这些诠释和解读体现了明代心学工夫论的丰富性及其与周敦颐思想的深刻关联。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若干社会政治思想,诸如“复古礼,变今乐”,“顺化”万民与“得刑以治”,“纯心”,“无欲”、“修己治人”等,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各种道德起源成说的得失并吸收其他学科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道德的产生是生物适应性演化和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创化的共同结果,既是客观实在的生理基础(人性和基因基础)和自演化机制所致,也是人的主体意识性和目的性的创化机制所致,其目的在于保障人的生存发展,现实价值源于人过好生活的需要。由此出发以新的视角阐述了道德演化与宗教、法律、制度等现象的关系以及道德的目的、存在的价值、评价标准、阶级性、历史性、普世性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从人类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揭示道德的起源,认为以往的一切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由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方式和简单的社会关系所决定,人类最初只能靠习俗和一些原始宗教以及酋长的威望来维持其生产和生活秩序。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习俗就逐渐演化成人类最初的道德。  相似文献   

9.
周敦颐在代表作《太极图说》中将天人相交、性(太极)与气合一,奠定了理学社会控制思想的哲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礼主刑辅的外在控制和"立人极"、"圣人"人格的内在控制思想,从而确定了理学建立主体道德理性进行社会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作为理学开山的周敦颐,提出过彰显儒学真精神的人生价值理想。这一人生价值理想,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希贤希圣希天的内圣诉求;其二,因诚借礼凭乐以化成天下的终极人文关切。此一理想至今仍有可资借鉴的重要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开山之宗祖,其思想体系透露出和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道统维度看,周敦颐追求人与"天"的"合一";从社会层面看,周敦颐主张人与人的"和谐";从自身角度看,周敦颐探索人与己的"内在统一"。周敦颐思想体系中的和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熹推尊周敦颐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熹推崇周敦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理论兴趣;第二,李侗的影响;第三,湖湘学派的影响。朱熹在周敦颐历史地位的确立过程中有独到的贡献,一是具体说明了濂溪学为二程学所自出;二是具体论述了《通书》与《太极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儒家的仁爱理论、孝亲思想、礼与仁的统一观、社会责任意识、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孔子对周礼的赞美性言论的剖析,发现儒家伦理学说正是对周礼“亲亲”“尊尊”原则的理论探讨与说明,其目的在于解释,说明和论证周礼所倡导的社会伦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周敦颐文集版本繁多,而极有价值的两部现存宋刻本却未获学界充分重视和利用.其价值重要者有二:一是较完整地保存了被认为久已失传的张栻<太极图解>,为研究张栻的思想及其演变提供了新的材料;二是保存了大量稀见的宋人诗文,不仅可补一些文集之不足,而且对<全宋诗>和<全宋文>也有突出的补遗和校勘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敦颐文集的编纂始于南宋,至明代形成别集、专志和全书三大系列,形式多样,版本繁复。已知宋代至少编刻有七种,元代一种,其中宋刻十二卷本内容丰富,至今仍存。明清两朝则不下三十种,分属以明朝弘治年间周木重辑《濂溪周元公全集》、明朝万历三年王俸、崔惟植编《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和万历二十一年胥从化、谢贶编《濂溪志》为核心的三大系统。各本繁简不一,多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或可对周子生平事迹有更准确的认识,或可梳理周子诗文的汇集过程并做必要的辨正,或可从中发掘大量新的甚至是独有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晚年的周作人继续写有大量的散文作品.周作人的这些晚期散文对于鲁迅研究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义.作为鲁迅早年生活最熟悉的亲历者,周作人晚年不仅为鲁迅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还为鲁迅研究提供了极具个性的独特视角和独特观点,这些都是应该受到重视的.  相似文献   

17.
周扬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他是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有力的阐释者;同时,在一些时期,他又与这个思想体系发生冲突,这最终导致了他在"文革"中的命运.胡风与周扬被认为分别代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两大流派.文艺为政治服务,这是周扬与胡风文论共同的归宿,两人的分歧在于文艺具体怎样为政治服务的问题上,即在由生活而通往作品的过程上.两人对立的结局,决定于不宽容的文化氛围.两人又都参与了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8.
西周初期,盟誓作为灭商斗争的一种政治手段,对壮大周人力量、分化瓦解商纣集团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周公东征之后,盟誓成为构建西周国家政权的重要组织形式,使诸侯与天子建立了宗法血缘关系之外依靠神灵监督效忠的政治从属关系。同时,诸侯也通过盟誓方式将异姓贵族纳入了周人宗法秩序,从而扩大了西周政权的统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周代,不仅死人饭玉,而且活人也饭玉;它不仅是亲情的表达,而且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饭玉这一葬仪,是远古这一风俗的继承和发扬,其缘起的原因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