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对日本与中国的通货紧缩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通货紧缩的本质是商业信用被破坏。经济衰退的产生过程也就是信用的破坏过程。它使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扭曲 ,给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远用经济周期的内在变化规律 ,改变当前的消费预期和投资预期 ,恢复经济自主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2.
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2012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重要经济数据,其中GDP增长9.2%.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值目标定位7.5%,这是中国GDP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  相似文献   

3.
正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曾预测,在经历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后,社会将迎来以信用为媒介交换的信用经济时代。近期,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效益,促进投资和消费方面,征信系统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征信系统在2012年拉动了我国约0.33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在当下的中国,忽略个人信用的严重性往往只有在你需要向银行借钱的时  相似文献   

4.
宏观经济过热的形成机理和判别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经济过热与正常经济增长的区别在于增长是不是可持续的。正常经济增长的投资来源于储蓄率上升和自愿储蓄的增加;而导致宏观经济过热的投资来源于信用扩张所导致的挤占消费、强制储蓄。前者将带来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后者则将导致一个经济从繁荣到萧条的周期波动过程。目前,我国的投资膨胀、信用扩张和少数生产资料涨价并未达到导致强制储蓄挤占消费的地步,宏观经济并未过热。但不良资产的上升和外生因素引起的信用扩张失控仍有导致经济过热的风险,因此,应采取结构性政策,通过既鼓励又限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方面要保护正常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宏观经济过热。  相似文献   

5.
在对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经济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给出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两种定义,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改革措施的梳理,讨论了地方政府信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对小岗村和华西村进行了实例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首先,对当前地方政府的失信现象来说,转轨时期的混合经济体制是其直接原因,内生交易成本与外生交易成本的反向变动现象是其根本原因;其次,地方政府的信用行为可以通过市场、技术和制度三个渠道影响交易成本,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最后,经济转轨时期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人均效用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政府和民众理性地看待。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信用经济成了中国经济再次腾飞的动力。然而我国国民信用意识方面的差距极为明显。确立信用的价值观,提高国民的信用意识,贯彻信用经济的理念是确保当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于2009年将结构性减税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这种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存在着争论。文章利用1978-2010年的数据,通过时间序列的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技术方法,对税收规模及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短期,税收规模增加不利于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所得税、流转税及税收总规模的增长都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信用是维持顾客品牌忠诚度的法宝,是品牌维持其魅力的重要武器,企业应把信用作为支撑品牌的一个基础来构建。品牌作为信用的载体,在整个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本性经济战略功能。由于中国目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商业伦理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造成中国整体上信用意识落后,信用基础薄弱,企业信用体系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残缺,使得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信用危机。没有信用就不可能锻造真正的品牌!通过对信用与品牌的关系,及品牌建设过程中信用缺失原因的分析,提出应从质量信誉、信用文化、信用价值、内部诚信建设诸方面构建信用平台,促进企业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9.
与中国古代的传统信用观相比,现代信用观不仅重视从道德的角度解读信用,更强调从经济和法律的维度展开对信用的全方位解读。从道德、经济、法律三个角度来诠释信用,会使我们形成一个丰富、立体的信用观。信用固然是人的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营准则和为政之基,同时它也是一种资本和财富的体现,在契约社会里守信还是公民的基本法律义务。基于此,在构建中国现代信用观的过程中,既要重拾中国传统信用文化之精华,又要汲取西方契约信用文明之营养,更要建立完备信用法律制度之体系,最终形成一种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现代社会信用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从儒家伦理角度研究中国现代信用经济 ,一方面分析了儒家伦理对中国当代经济的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也指出儒家伦理对现代信用经济发展制约的思想和消极束缚作用。剖析、诠释儒家信用伦理 ,为继承和发扬儒家信用伦理中的精华 ,纠正在儒家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诸多弊端 ,创建中国特色的现代信用经济提供可资借鉴的传统资源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主要构成因素,因此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现状和现实意义的分析,建议通过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形成教育产业多种投资模式和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等途径来解决农村人力资本教育投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实证检验广东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在宏观机理方面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发展增速较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最大,但波动性比较强。在微观机理方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没有稳定的协整关系;第二产业是第一产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是相互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一产业与经济增长是相互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实施产业政策时需要设计有效的产业治理制度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在时下的信用问题研究背景中,经济学一家独语的状况非常明显;即便是在伦理学研究背景下,信用也仅被作为一个关键概念局限于经济伦理领域。但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信用就应该首先被还原出它的作为一个一般伦理学概念的内涵,即它的本质内涵。当代的中国信用建设,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或经济伦理领域来讨论具体的制度建构,无疑要走很多弯路。信用这个概念,正如诚信概念一样,不仅存在于人的经济活动领域,也存在于人的其他重大活动领域。在这些人的种种活动领域中广泛存在的信用概念是紧密联系和互动的,并且存在一定的同步性需求,这种需求的理论化,就是信用概念在一般伦理学语境下的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发展资本市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已是大势所趋。随着财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财产分布格局的变化,居民财产性收入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稳健的资本市场使金融资产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坚实平台。因此,务须通过完善资本市场产权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创业板市场、完善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稳健地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优化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使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高效率配置,从而带来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从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等方面看,中国乡城劳动力迁移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由于中国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城市化水平依然很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仍很巨大。中国劳动力乡城迁移远未完成,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6.
以1979—2009年宏观经济和贷款数据为基础,运用因果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信贷资金分布间的关系以及八大经济区内二者的数量关系。结果发现,贷款分布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贷款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贷款平均增长率明显高于经济增长率,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大小依次为西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区;不同地区的信贷资金分布存在信贷配给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1991-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整个样本期、1991-2000年、2001-2010年考察了 FDI和 R&D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R&D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经历了一个从不显著到显著的正影响过程,而且R&D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FDI;尽管在整个样本期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但由于外资企业对我国国内企业竞争负效应的增强和技术外溢效应的减弱,使得 FDI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由1991-2000年的显著正影响转为2001-2010年的不显著负影响。因此,我国需要积极鼓励国内企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走出去,积极与外国 R&D机构开展合作,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 R&D实力,扭转近年来 FDI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负效应局面。  相似文献   

18.
促进环保产业增长的税式支出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之一,税式支出在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税式支出与税收优惠不尽相同,它的主要形式包括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税收信贷和退税等多种形式。目前我国的税式支出制度还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式支出制度主要包括建立我国的税式支出预算制度、优化税种的选择和形式、加强税式支出的立法支持和加强对税武支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奥肯定律"是研究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之一。本文通过验证"奥肯定律"在东北地区的适用性,得出就业与经济增长呈弱的负相关关系的分析结论。东北三省应把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目标,在经济增长中充分考虑就业效应,以实现经济振兴与就业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表现在其主导思想、经济结构与经济机制三大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上,与一般的市场经济有联系,但也有显著区别。这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内容,凸显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动态发展性;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坚持自己主导思想的前提下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在具体的经济实践中创新与完善自身,在发展潜力、国际竞争力及担当国际责任上形成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