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一个上帝的玩笑》,多处指涉上帝、教会、《圣经》中的隐喻等宗教问题。这种对传统教会的否定及其寻求真正上帝的思想,则成为女主人公寻找上帝的精神探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上帝100分     
老师把考试卷发下来后,迈克一道题也不会做,便在试卷背后写道:只有上帝知道怎么做,我不知道。试卷发回来后,迈克一看,上面写着:上帝100分,你0分!  相似文献   

3.
艾丽丝·默多克的哲学体系赋予善对其他概念的统治权,使之代替上帝成为朝圣的方向和对象,小说《钟》里宗教团体的溃散即明示上帝无法解决其信徒的问题。爱是善之本,自由的个体拥有了正确的爱才会走向善。默多克认为伟大的艺术反映现实,唤醒人们对善的渴望。《钟》作为艺术作品,通过双重意象的建构、音乐绘画的情节使命等手段给予读者善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5.
在中世纪的欧洲 ,任何对上帝的诠释都是一件十分刺激和危险的事情。但是 ,随着时代的转型所带来的社会模式、道德准则、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们不得不思考“上帝”给予这个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并同时赋予“上帝”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在萧乾的笔下,呈现出对基督教上帝全能、爱、全知、公义、普世大公等基本属性的全面质疑。这种质疑虽有其时代根源,然也有其超越时代的力量和影响,对当代汉语神学的反思具有启发性,因之也表现出神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及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个小女孩坐在她爸爸的怀里,在那边一直研究她外公的皱纹,她的外公正在看报纸,没有注意到她。过了一会儿,小女孩就问她的外公:“外公!是不是上帝创造你的?”  相似文献   

8.
寇士奇 《可乐》2010,(11):6-6
船沉没后,三个人漂浮了一段时间。他们浑身冰冷。精疲力竭,在无边无际的海水里向上帝祈祷。上帝听到他们的呼救声,拿了几根稻草前去解救。稻草漂来时,第一个人马上看出它轻薄纤细的底细,知道它根本不能托起一个人的重量。一瞬间,他心里充满绝望,被一个不大的海浪轻轻一抹,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9.
罗秋菊 《山西老年》2012,(11):51-51
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刹那开始,就注定要回去。这中间的曲折磨难、顺畅欢乐便是你的命运。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任它摆布。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上帝手里只有另一半。  相似文献   

10.
拥有科学家和神学家双重身份的牛顿,对自然哲学的研究主要服务于其心中的上帝。他肯定上帝的存在,坚持万物源于上帝,相信上帝创造宇宙体系和对世界的绝对统治,并认为虽然人们对上帝的本质一无所知,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对自然哲学的研究来了解和认识上帝。通过对牛顿的研究,解析其心中的上帝,阐述其上帝观产生的根源以及对其造成的影响,以还原一个全面真实的牛顿,弥补学术界对牛顿上帝观认识的不足和空白。  相似文献   

11.
朱吉红 《社区》2013,(20):61-61
美国《哈佛家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这是12月里寒冷的一天。在纽约百老汇.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光着脚。隔着橱窗出神地往里面看,全然不顾自己已被冻得瑟瑟发抖。  相似文献   

12.
宗教将对21世纪的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约翰·麦克列威特(John Micklethwait)试图探究应当如何解决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们所处的时代的信仰状况就是"上帝之死",这一历史进程具有多种含义;二十世纪伟大的基督教神学家朋霍费尔对"上帝之死"作出了神学的回应,他的"上帝之死神学"指出,上帝之死是那种显示神迹的上帝概念的失败,真正的上帝概念是一个受难的上帝。  相似文献   

14.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上帝已经不是狭义的基督教意义上的上帝了。它是指一种生活背后的神秘的终极力量。这个"上帝"的概念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在奥尼尔不同的作品中因主人公所处情势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象。有时它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阶段使人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机器;有时它是指清教文化环境下奉行聚财和禁欲的清教上帝,这个清教上帝实质上是清教徒们主观理解和建构的上帝,是清教伦理的拟人化与上帝化;有时它又指的是神秘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15.
在银行办业务遇到了困难找谁?尤其当工作人员业务繁忙的时候。我认为,可以找保安.  相似文献   

16.
上帝的声音     
他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得志,仕途一片光明,荣升为某小城建筑行业的主管。随后而来的社会交往令他整天不得喘息。这种生活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连续半年之后,他基本习惯了,甚至喜欢了。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洛克理论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分析,认为上帝在洛克理论中处于非常基础的地位。正是上帝造人,赋予人理性能力,人才可以从社会中展开各项活动;因为同为上帝所造,所以人才生而自由平等。洛克的理论正是在上帝的保证下才得以稳妥展开。同时本文指出,虽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最终根源都在上帝,洛克要做的工作却是强调它们的分离,因惟此社会才可得到安全。   相似文献   

18.
等到上帝创造第一位母亲时,他已经超时工作进入第六天。一位天使出现了,问道:“您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造这样一个人?”上帝回答说:“你读没读说明书?她必须是可洗的,但不是橡胶的;她有200个可活动的零件,全部可以更换;  相似文献   

19.
万卷 《社区》2014,(5):46-46
舌头永远遇不到高温的黑松露。温度一高,黑松露就会“香消玉殒”。温室里也永远寻不到黑松露,它对生长环境异常挑剔,阳光、水分、土壤的酸碱度稍有变化,松露就无法生长。它寄生在橡树的幼根须上,一点一点把整片森林的味道刻人内里。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问题一直被广泛地思考和讨论,在经院神学和近代宗教哲学的发展中,上帝存在的问题不仅成为宗教哲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而且也是宗教哲学中讨论得最多的问题.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将在他以前的种种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都归入到三种证明--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和自然神学证明中,通过三个方面一步步地演绎他对传统上帝存在观念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