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强 《经营管理者》2009,(21):238-238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成为新的国际关系议题。中国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力量。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立场成为中印关系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2.
邓刚 《经营管理者》2009,(22):232-232
中国和印度由于相似的国情,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临一些共同的挑战,因此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一直有着极为相似的立场。但随着谈判的深入以及两国的情况特别是经济发展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某些问题上存在潜在的分歧,本文拟对此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管理评论》2012,(8):177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挑战。国际社会就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安排仍在展开激烈交锋,2011年底德班会议确定要启动包括所有国家在内的2020年后减排框架设计,中国面临空前严峻的减排压力。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要求.中国  相似文献   

4.
吹风     
吴晓青:五举措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说,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位居世界前列。然而,由于受人为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生态系统正处于不断退化过程,功能也在不断丧失;很多种群在数量上急剧下降,物种处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大背景下,发展气候投融资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在气候变化的框架下,气候金融成为研究气候变化与金融活动关联的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气候金融理论也应运而生.本文首次对气候金融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系统性界定,通过文献计量的方式梳理了气候金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从基金资助、学术组织建设、行业投融资活动等维度,总结了气候金融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最后,凝练了未来气候金融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与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6.
北京采取有效的防止气候变化的政策。自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了多项旨在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法律。总理温家宝亲自领导"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同时,中国还继续努力植树造林。中国雄心勃勃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正面临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既有来自国际社会的外部压力,也有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自身压力.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有关方面分别在领导人层面、执政党层面、政府层面和国际层面做出了努力,从而制定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气候变化政策.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09,(4):10-10
北京采取有效的防止气候变化的政策。白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了多项旨在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法律。总理温家宝亲自领导“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同时,中国还继续努力植树造林。中国雄心勃勃的提高能效目标(在2006年至2010年间每年为4%)已基本实现(2007年为3.7%,预计2008年为3.5%);一些造成污染的热电站已被关闭,还有一些造成污染的炼钢厂和水泥厂也被关闭。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0,(19):11-11
刚刚在北京召开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就如何推进绿色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展开讨论。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栏目5月10日对此进行了关注。  相似文献   

10.
宗禾 《决策与信息》2009,(12):73-75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世界各国人民在坐言起行中,都在各显神通,打造环保新景象。  相似文献   

11.
吉光树 《科学咨询》2010,(1):38-38,53
党的十七大提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这就要求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2.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0,(8):M0001-M0001
胡锦涛 中共中央总书记 要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政策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走上法制化轨道。要完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信贷政策、投资政策,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实施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3.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波恩2009第三次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会议、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以及即将在今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UNFCCC)峰会等近期会议,使得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气候变化本身的趋势和潜在的国际舆论压力、各国政商两界力量的博弈,使得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形势下,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绝不能动摇,行动绝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15.
资讯:动态     
《决策与信息》2007,(7):76-77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公布;国家审计署加强社保基金审计监督工作;国家将控制公办学校贷款规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进展;我国将建立公务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高层言论     
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09,(32):M0001-M0001
8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草案)》。  相似文献   

18.
零碳未来     
荣伟 《经理人》2009,(8):68-69
丹麦哥本哈根市政府今年3月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气候变化应对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使哥本哈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排放城市。哥本哈根市政府的这个“零碳”计划,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到2015年完成,目标是到2015年把该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20%,第二阶段是到2025年使哥本哈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零。  相似文献   

19.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正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环境保护攻坚战,贵州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走在了前列。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打开了一扇中国与世界对话生态文明的窗口,更多的目光投到贵阳。7月19日至2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在贵阳市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建设生态  相似文献   

20.
环保     
《领导文萃》2014,(18):138-139
正中国要成为第一生态文明大国最近,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中国正考虑设置温室气体的排放上限,以便排放量在203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锐减。虽然这非官方通告,但说这话的正是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他的言论与中国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努力始终保持一致。雾霾天气促使中国关掉了很多高污染性的发电站。煤炭火力发电站的建设在2007年达到了峰值,现今小型发电站均已关闭。1/3的省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