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胡适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学术成就涉及哲学、历史、文学、教育等众多方面。他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开山大师”①,为整个中国文化的转变,树立了新规范。唐德刚先生认为,“胡适之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上最卓越的贡献应该还是在文学方面”,因为“他是近百年来提倡‘文学改良'和推行‘白话文学'的第一人。”②胡适一生最热心倡导的是传记。他认为“模范人物的传记”,“可以做少年人的良好教育材料”,可以给少年人“介绍一点做人的风范”。③因此,他常常劝别人写自传,自己也身体力行,一生写了约120万字的传记作品…  相似文献   

2.
唐德刚先生在《胡适杂忆》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他问李宗仁对胡适的看法.李说:“适之先生,爱惜羽毛。”这位胡适的弟子也同样认为“胡先生在盛名之下是十分‘爱惜羽毛’的。”胡适本人在1922年曾反诘道:“有人说我们‘爱惜羽毛’……我们若不爱惜羽毛。今天还有我们说话的余地吗?”在时隔二十年的1947年.他在日记里明确写下了“我不是爱惜羽毛的人”。  相似文献   

3.
章学诚的“史德”论,涉及治史原则和史家的修养问题,因而大受人们的重视;接着就是肯定、赞扬有加。早在二十年代,胡适、何炳松等就认为“《史德篇》论主观可以夺真实,其言极精。”(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九十一页)“我以为单就这‘天人之际’一个见解讲,章氏已经当得起世界上史学界里面一个‘天才’的称号。”(何  相似文献   

4.
編輯先生: 讀貴刊一九五七年第四期徐薺甘先生“历史科学的研究和批評問题”一文,內容有涉及我在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七日光明日报“史学”双周刊发表的“对李亞农先生‘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与‘殷代社会生活’二書的几点意見”一文者,謹提出一点答辯。  相似文献   

5.
质疑前读本年十一月号“文史哲”所载“批判胡适词选中错误观点”一文,作者黄公渚先生对资产阶级买办文人胡适在他的词选中用“词匠”一词来眨低宋末元初的词作时,给了严厉的驳斥,他说:“就他(胡适)所谓‘词匠’的定义来看,匠字乃是一种专门模做不会创作,无生气的东西,这是何等污蔑劳动人民的口吻,事实证明,集体劳动,集体研究,连用集体智慧,生气勃勃的推陈出新,提高技术水平,从事天才的创作,不是别人,而正是劳动人民。”我当时对这种驳斥,感到很满意,可是,今天我又获到一篇文章,这是“谈诗的技巧”(苏联:伊萨可夫斯基著)中的第二篇,题目是“读苏联的歌曲”。这里有一段说道:“第二个原因是从第一个原因中产生的,它就在於:既然‘走音乐的道路’最容易‘人选’,那末,许多被刊物  相似文献   

6.
前年冬天,读到王季思先生的“苏轼试论”(“文学研究”第四期),就觉得有些观点是颇值得研究的。事隔一年,在一九五八年第四期的“文学研究”上,又读到了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篇是中山大学中文系四年级黄昌前同志写的“对王季思先生的‘苏轼试论’的几点意见”,一篇是王季思先生的答复文章“关于‘苏轼试论’的几个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前后,英国的在华教育面临种种窘境,其中资金短缺问题尤为严重。英国商会等主张应获得来源稳定且有持续供给的教育资金,比较理想的筹资渠道就是通过息金运作。此时正在进行英国庚款退赔的交涉,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可能性。此后,在华教育委员会推动了庚款用途的转向,庚款咨询委员会则促成了通过资本运作获取息金以用于教育这一新模式的落地。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运用基金会模式,通过发行公债等资本运作方式,保证了英国庚款用于在华教育方面的效益最大化,英国的庚款退赔方式由此呈现了资本运用与教育渗透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唐德刚《胡适杂忆》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一次我问李宗仁先生对胡先生的看法,李说,‘适之先生,爱惜羽毛。’吾人如不以人废言。则这四个字倒是对胡先生很恰当的评语。胡先生在盛名之下是十分‘爱惜羽毛’的。爱惜羽毛就必然畏首畏尾;畏首畏尾的白面书生,则生也不能五鼎食,死也不够资格受五鼎烹,哪还能作什么大政治家呢?”  相似文献   

9.
论及中国的训诂学,中国训诂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先生,将之分为“过去的”训诂学、“现在的”训诂学、“未来的”训诂学。许先生说,“训诂一词在汉人笔下,在唐人的理解中,都是串通大意,既然不在‘章’和‘句’上以及由此而加以发挥上下功夫,则其重点自然就在通过字面的诠解而通释经典的‘旨趣’,这与专为章句者之逞其一已胸臆相比,可称之为‘就文论义’”。“凡是解释古代文献所涉及到的语言(准确地说,应该是言语)现象,都是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语文学的训诂学,为我国所特有。“我国传统的语言学留给后人的并非只是丰富的资料,更为可贵的是一整套具有民族特色的研究方法和优良传统。传统语言学重视语言的社会性和个人因素,十分注意语言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追求形而上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编纂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建坡 《文史哲》2006,(1):163-167
“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是2005年3月正式立项的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之一。这一课题是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路遥先生为首席专家,由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团队共同进行。同年6月,山东大学主持召开了“‘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编纂研讨会”。出席会议的除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哲社学院、宗教所、民俗所的相关学者之外,还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近代史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山东艺术学院,济南大学,以及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香港大学的专家、学者。会议围绕着“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课…  相似文献   

11.
1952年1月5日,流亡美国的胡适在日记中写道:“胡家健从香港寄来剪报《大公报》,有十二月二日《大公报》在上海开的‘胡适思想批判座谈会’的记载与资料……沈尹默的一篇则是全篇扯谎!这人是一个小人,但这样下流的扯谎倒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2.
“庚款兴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未被深入研究的课题。1900年,八国联军兵临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屈辱的辛丑条约,并向十四国赔偿本息合计980,000,000两白银。在此后的岁月里,庚子赔款作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是进一步刺激爱国志士探求振兴中华之道的重要因素。但在1908年后,庚子赔款的一部分被陆续退还中国,用于派遣留学生和兴办国内文教事业,史称“庚款兴学”。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只注意到西方列强利用退款办学实施文化侵略的阴谋,忽视了中国人民在“庚款兴学”中所起的作用,影响了对“庚款兴学”的正确评价。本文对此作一点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 阅读李永祥先生的《蒲松龄传》,我感觉到了著者的激情与眼力。传记作为文学与史学的结合体,须具备“以情纬文”的要素。传记若丧失了充沛的感情,有可能退化为冷冰冰的年谱,无法让读者产生审美愉悦与情绪感染。永祥先生能心契神合地去感知蒲松龄及其作品,跨越时空距离而与蒲松龄结成知己。这部传记,行文流程有一气呵成之势,这大概可归因于激情的同化力。传记固然需要情来,但更重要的是能提出一些独到的学术见解,这就涉及到“史识”的问题。史识大约近似于令人所说的“眼力”。《蒲松龄传》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①。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实事求是,理解实事求是,科学地把握和坚持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的根本内涵 什么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②。这段经典的论述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实事”,二是“求”,三是“是”,这三方面内容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第12期《书法》杂志“读者来信选摘”刊出天水市秦泽宇先生“近日读第十期《书法》发现一些问题,总结出来寄予贵刊。”秦先生发现的第一个问题竟出自我的一篇文章,他说:“在董建先生《清代印人姜炜小考》一文中,其所引用《读印人传》中语‘摹印规樵自先秦,两汉而下,靡不肆力焉’。读时觉极不通畅、明了,何谓‘规樵’遂翻检中国书店所出《篆学丛书》下册《读印人传》中相关内容,原来此处非‘规樵’而是‘规樵’,查《艺林楷则》及《康熙字典》知‘樵’即‘模’字,如是则文句之意可明白,即‘师法’之意。”  相似文献   

16.
自一八三九年法国人孔德宣示Sociologie(社会学)这个学名以来,社会学就逐渐发展起来;现在,已经是一门多种学科性的社会科学,涉及的方面极广,甚至被断定:“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没有任何一种具有特点的人类活动,不是与‘社会学’联系在一起而称为‘××社会学’的”。因此,社会学论著的课题庞杂,并且没有一以贯之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一、两种对立的观点去年,冯友兰先生在两篇文章中,提出了“君”、“师”分开的说法。最近,他在《关于孔子讨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又阐述了这个观点。把冯友兰先生的观点归结起来,不外这样两条: (1)“君”、“师”应该分开。冯友兰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君’和‘师’是相提并论的。有所谓‘治统’和‘道统’。‘君’就是封建社会中的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是屬于‘治统’这一方面的;‘师’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说清问题,应该先明确“文学批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据韦勒克考证,“在希腊文中,‘Krites’意为‘判断者’,‘Krinein’意为‘判断”’①。这是“批评”(Criticism)一词的词源学意义。判断有两种,一是判断真假,一是评价好坏。在以后的发展中,“批评”一词千变万化,但是这两种含义却延续下来。培根在《学术的进展》(1605)中指出,批评性的知识有五个特点:“(1)涉及对著者的正确校勘与编纂;(2)涉及对著者的解释和说明;(3)涉及作品的系年,在许多情况下,系年为作品的正确解释提供了重要线索;(4)涉及对著…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这个地区考古学史上的几个问题例1,“从本世纪四十年代起,裴文中先生曾提出了‘彩陶文化’和‘细石器文化’系统的概念,认为这一地区存在着两种文化的‘混合文化’”.其实是,本世纪40年代,裴文中先生将发现于河套南部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区分为“彩陶文化”和“细石器文化”,并明确指出“除一、二地点不甚清楚外”,这两种文化的遗物“皆不混合于一地”.  相似文献   

20.
1917年1月,胡适与陈独秀等人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发动并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运动,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纪元。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之一的胡适,曾把这场历史变革运动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蔡元培先生也说它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发端;近来,又有些学者认为:五四文学革命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余响”或“回光反照”,是“植根于中国土壤的‘东方文艺复兴’。”把五四文学革命看成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的命题是否能够成立呢?这还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理性思维,对其做出全面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