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的活力表现为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如何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呢?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这里的关键在于确立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的自主权,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如何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在于把企业推向市场。政府要采取措施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企业要不断探索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练好内功,取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增强国有制大中型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的措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使企业能真正成为经济主体。如何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呢?我国在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时,提出了通过两权分离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财产关系的措施。本文试图对这个措施及如何进一步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做些探讨,以求教于诸位同志。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经济工作搞得如何,关键在于企业搞得如何;而企业搞得如何,关键在于大中型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充分发挥出来。因为生产力在企业、大中型企业;企业和大中型企业这个最基本的细胞,如果没有生机和活力,发展经济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重要性,是由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骨干。  相似文献   

5.
企业管理者,尤其是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企业管理者,无一不希望自己所管理的企业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从而使其成为竞争中的强者,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个活力、创造力蕴藏在哪里呢?蕴藏在企业员工当中。只要我们能通过有效管理,使每个员工都心情舒畅,充满活力,那么企业自然就会充满创造力。这种活力保持的越持久,拥有的创造力就会越大。因而在当今的企业管理实践中,许多成功的著名企业都把管理的着眼点放在员工身上,提出并实践员工活性化管理,强调通过活性化管理,让每个员工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企业保持耐久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给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企业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使党的建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的号召力,提高党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呢?笔者认  相似文献   

7.
在发展市场经济中企业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增强企业活力的诸多因素中,利用现代管理手段,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的“软”环境,有效运用激励原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利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激励是一种有效的现代领导方法,它具有别的领导方法不可取代的作用和相对独特的内容。所谓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人的动机和行为的方法。它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地讲,激励就是使外部的刺激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的过程。外…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一是如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和活力,二是如何使企业与环境共同优化发展。这两者都涉及到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问题。 一、企业文化兴起前西方学术界的主导思想 日本文化比较重视集体,美国文化比较重视个体,这是世界学术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层组织,企业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要搞活企业,增强企业的活力,使企业成为具有内在动力的经济细胞。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实行厂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经济的重要细胞,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企业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而与之相伴相依,唇亡齿寒关系的工商银行又应该怎样适应、服务企业改革并同时进行自身的变革呢?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一)企业改革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切入点,其深远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释放了企业的活力。由于企业改革切实转变了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内部管理得到了加强,活力不断地显露出来。二是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随着股份制的建立,企业的筹资渠道由银行单一投资变成了多家和个人投资,使资金来源扩大,资金…  相似文献   

11.
简论职工思想教育与经济手段的有机结合琚茂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将思想教育与经济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业己成为每个企业必须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龚育之在他最近出版的《思想解放的新起点》一书中,对“考察资本主义的新视角”作了专门的论述探讨了在会社主义初级阶段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问题。 书中写道,搞活经济关键在于搞活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经济没有搞活,谈不上真正的活力的社会主义。而要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活力和效益,就要使这些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增强整个社会主义公有制经  相似文献   

13.
一、改善宏观控制应该使用经济手段 我国近年来按照既要搞活企业,又要进行宏观控制这一思路在进行体制改革。实践中,我们一方面继续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市场;另一方面,又积极探索如何运用经济杠杆把逐步呈现出活力的企业管住,使之活而不乱。发挥企业活力与加强宏观控制,两者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是推进体制改革的正确思路。但是,真正做到既搞活企业,又在宏观上管住,是很困难的事。这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自发性的商品经济进行干预,企图克服通货膨胀,控制经济“过热”,防止增长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上饶的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上饶的工业企业集中分布在传统产业领域,科技含量低,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如何用先进科技与传统产业嫁接、改造,使上饶工业企业变存量为增量,改劣势为优势,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一、上饶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现状1、科技型企业发展概况近年来,上饶科技型企业发展较快,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新经济组织。这些科技型企业分布的领域包括化工、食品、建材、医药、环保、计算…  相似文献   

15.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建立经济责任制。这是因为,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智慧,构成了企业活力的源泉。而要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智慧,必须建立经济责任制,做到使每个劳动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权、责、利相结合,保证劳动者真正成为生产过程的主人,使他们的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所以,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建立经济责任制,这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由于行业性质、企业规模和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城市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不可  相似文献   

16.
国有粮食企业在购销经营活动中应如何定价,可谓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搞活、增强生机和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大问题。双轨并轨、“四自经营”、价格放开、企业放权,加之连年的粮食丰收有余,使粮食企业的流通渠道、经营方式都开始了多样化,竞争空前激烈,定价工作也亦发复杂。但并非无规律可循,笔者认为,只要把握好以下的三个关键环节,粮食企业的产品定价工作也是完全可以做好的。一、选择切合本企业目前实际的产品定价目标定价目标是企业选择定价策略和定价方法的重要依据。营销企业要为产品定价,首先要确定其定价目标。…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年鉴是企业综合性的资料工具书,在企业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企业改革、重组、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化,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融资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给企业年鉴的框架设计,类目、分目、条目的设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保持与时俱进,增强企业年鉴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可读性,继续保持企业年鉴的生命与活力,是企业年鉴工作者面临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梁缘 《南方论刊》2003,(11):19-20
如何使民营科技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必须站在民营看民营,跳出科技看科技,在长期不懈推进科技进步的同时,从影响和阻碍民营科技企业长足发展的各种因素出发,对症下药,综合施治,采取一些旨在全面提升民营科技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长效策略,这是民营科技企业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也是作为最具活力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了希望,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率先走上了富裕之路。但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来说,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市场竞争能力差,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大部分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生产的产品无市场,银行贷款被占死,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处在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的不景气又反过来影响金融业,使银行业不良资产增多,亏损面、亏损额度都在增大,陷入经营困境。银行的亏损、企业的不景气使银行不敢轻易对其贷款,企业得不到银行的支持变得更加困难,企业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又加…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同时也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企业更是处于信息化、知识化的环境包围之中,面对急剧增长的知识和信息,如何对知识资源更好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通过开发、交流和利用知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