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旨。新时代共同富裕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基石,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富民、大同思想为文化基因,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的理路探索为历史根基,以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为现实基础,具有深厚的生成基础与时代底蕴。新时代共同富裕内具深刻严密的逻辑意涵: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是其认知前提;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富裕是其内涵精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其外延范畴;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是其重要标志。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汇聚共同富裕的实现“合力”;要坚持和完善基本制度体系,夯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对于大学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学者们立足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大学文化首先是一个文化论域中的问题,而文化本身又需要从哲学的高度加以厘定和解释。文化哲学正是立足于这样的视角确定大学文化是主体的大学人和客体的文化形态之间的双向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从根本上推动了大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广泛,对高校建设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其核心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基础是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保障,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外部形象。坚持创新是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建设是我国推进文化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文化哲学通过实践观点所达成的哲学与文化的双重自觉能够将大学文化置于文化系统进行展开,实现对大学文化内涵及功能的本质解读。大学文化内涵建设的实践途径包括主动承担解释现实、维系人心的育人任务,重视社会对于大学文化的选择和建构,摆正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这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积淀、认同和创新的过程.中国大学精神是在继承古代大学精神的基础上,经过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逐步形成了"德至上"精神、自治精神、自由与兼容精神、爱国精神和民主与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中国刺绣活化石"的水族马尾绣,具有古色古香而又华美精致、经久耐用且具有较强的浮雕感的视觉特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马尾绣只凭心灵手巧的水族妇女通过原始而古老传统的方式代代相传与发展着。现今,电脑绘图、刺绣等高科技在刺绣中的应用,新材料的出现,使马尾绣刺绣技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不断推陈出新,时代特色刺绣品的出现同时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马尾绣作为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其艺术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但必须要解决新技术、新材料使马尾绣的民间艺人减弱原始创作的天然进取性、马尾绣艺术品易失去纯朴、雅致的特点等问题,使马尾绣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是对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总结新时代十年来文化建设领域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和突破性进展意义重大。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注重思想层面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在实践层面把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国家宏观战略规划,构建起覆盖全、内容实、操作强的制度文件和党内法规,进而达到了建章立制、从严治文的目的;进展层面则突出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价值旨归,加强平台和资源建设的有效手段,获得了教育引导、以文化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化在当今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否繁荣兴盛,已经成为评判这个国家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着新的历史方位,也对国家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9.
红色资源研究日益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传承、开发和利用,多次指出红色基因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应尽职责。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中,新时代红色文化建设应在发扬红色传统中寻找根脉,把握好红色文化建设的行动作为中推进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完成红色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中继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0.
检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核心子项,是当前我国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支点,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务必明确坚持党的领导、以人为本、助推检察实务三点基本认识,同时在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检察文化的类型构造以及对于司法体制改革所具备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深层次地探索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能够进一步夯实检察文化的基础功能、祛除与现实发展需求不相一致的检察文化、发展和创新检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大学校歌是学校风貌的标识,它不仅传达着教育理念和时代精神,同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校歌的文化内涵包括:地域识别的内涵,抚今追昔的使命感,传达独特的教育理念,体现特色的办学思路,反映时代的主旋律,作曲咏唱的大胆创新。对这些大学校歌的搜集和研究,可以大体反映出近代中国教育、音乐、大学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历史状况,充实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内容,更充分地反映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正面临着多重的挑战和考验。如何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困惑与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鉴于此,我校邀请几位专家以"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为主题进行了座谈,就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然"与"应然"、"定位"与"使命"、存在的问题与建设的路径、大学文化的性质以及以策划来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工作和构建富有特色的大学激励文化等,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内涵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应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具有国际化大都市的规模、地位及功能,空间上具有广泛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时间上具有与国际都市同步律动的功能;在国际视野与全球坐标上享有国际化的声誉;其二,必须以文化的繁盛为其主要标志。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有赖于都市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有赖于市民文化意识的觉醒与文化观念的自觉。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的灵魂,是人民守望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为了实现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我们要深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寻找有效路径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复杂多元的文化表征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凝聚共识、舆论斗争、阵地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的挑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仍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平衡、网络阵地建设管理不到位、“三全育人”格局不完善等问题。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深刻把握、清醒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形势,着力强化理论武装、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阵地管理、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公共关系文化内涵的丰富、开拓和深入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探索和挖掘公共关系的文化内涵是公共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公共关系文化内涵主要包括内求团结的企业文化,外求发展的形象文化和参与予市场竞争的营销文化等,由此出发可以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理论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18.
新时代海洋防灾减灾思想牢牢把握习近平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在此基础上,海洋防灾减灾思想的主要内涵逐渐完善为“一个定位、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四个力量”的有机整体。该整体立足于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基本国情,是体现国家意志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考量,体现了习近平坚持放眼世界、促进防灾减灾国际合作的全球视野,是做好海洋防灾减灾、坚持造福人民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20.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科技强国的有力保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关注价值层面的应然问题,又要关注实践层面的实然问题。新时代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应坚持正确的价值理念,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当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价值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冲突,表现为绩效优先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冲突、局部性思维与全局性意识的冲突、基础研究导向与应用研究导向的冲突、弹性管理理念与刚性制度价值的冲突。新时代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应该以正确的价值理念为指导,以人本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向,塑造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推进科技人才队伍优化整合,营建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