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明 《决策》2011,(7):I0010-I0011
认真是党的优良作风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这是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同志的名言。“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努力锻炼,认真修养,尽可能地逐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质。”这是刘少奇同志一九三九年七月著述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点要求,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要给尼赫鲁“洗脸”1959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11个国家的访华代表团和这些国家的驻华使节。他们要借此机会向国际上表明中国3月的西藏叛乱及随之陡然紧张的中印关系的态度。在会见中,毛泽东说:“世界上有人怕鬼,也有人不怕鬼。鬼是怕它好呢、还是不怕它好?经验证明,鬼是怕不得的。”“尼赫鲁是个什么呢?他是半个鬼、半个人,不完全是鬼。我们要把他的脸洗一洗。……西藏问题成为世界问题,这是很大的事,要大闹一场,可惜印度不敢干了。我们的策略是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劳动人民得到一次教育,使这些国家的共…  相似文献   

3.
李同成 《领导科学》2003,(14):40-42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亲率代表团参加莫斯科会议。中苏双方在准备《莫斯科宣言》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争论。毛泽东深知《莫斯科宣言》的核心问题是战争与和平、和平过渡问题。这也是中苏双方争论的焦点。赫鲁晓夫到克里姆林宫看望毛泽东时,毛泽东主动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对现代的战争是一反对,二不怕。”毛泽东看了赫鲁晓夫一眼,继续说:“现在有人很害怕战争,这一点不奇怪。打仗这东西实在是把人害苦了。战争还要带来饥荒、瘟疫、抢掠……为什么要打仗哟。应该防止它,打不起来再好不过。可是光顾怕,这不行。你越怕,它就越要落到你的头上。…  相似文献   

4.
赫鲁晓夫问我:“毛泽东刚才是不是在骂我?”我不便直译,只好说:“毛泽东说的是生气的话,但他不是骂您。”他半信半疑地看着我,又看着毛泽东。也对我低声说出一句难听的俄语。 50年代后期,中苏两国两党关系中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延安马列学院为了提高学员的政治水平,经常请党中央领导同志作报告。1947年的一天上午,学院领导派校务处长等4人步行去接毛泽东来学院做报告。从马列学院到杨家岭,少说也有四五公里远,中间横着延水河。当他们跨上桥头时,迎面正碰上匆匆走来的毛泽东,未等他们四人开口问好,毛泽东却抢先问:“你们四个风风火火的,要干么子去?”他们回答:“学校领导派我们来接主席。”毛泽东笑了笑,。幽默地说:“接我?嗯,我晓得的,是怕忘了今天有报告会。你们放心好了,学院  相似文献   

6.
黄洪旺 《领导文萃》2008,(11):23-25
“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据说这是赖昌星说的。爱好,如何成了官员的“罩门”?  相似文献   

7.
张聿温 《领导文萃》2008,(20):102-106
一天,陈云来到毛泽东的会客室,毛泽东劈头问道:“你电话里说有急事面谈,什么事这么急啊?是不是为‘一五’计划的事呀?”陈云回答:“一五’计划的事还未考虑成熟。我是想向主席反映一下高岗同志的问题。”毛泽东略感惊异:“高岗?他怎么啦?”“我看他有点不正常。”陈云说,“他主动找到我门上.同我谈对党和国家体制调整的看法。散布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些话很出格。”  相似文献   

8.
季音 《领导广角》2001,(6):58-58
有人说,贪官有“三怕”:一怕老婆,老婆与他朝夕相处,知道其底细:二怕小偷,小偷不是公安,却能将老底“偷”穿;三怕情人,情人掌握他很多“内幕”。其实贪官除了如此“三怕”之外,还有重要的一怕,那就是怕“小鬼”。  相似文献   

9.
田家英(1922~1966)自1948年10月至1966年5月,任毛泽东秘书长达18年之久,其间,还先后兼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副主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1956年9月毛泽东曾对称赞“八大”开幕词的人说:“开幕词是谁写的?是个年轻秀才写的,此人是田家英。”1961年3月毛泽东谈到《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的由来时说:“我是听了谁的话呢?就是听了田家英的话,  相似文献   

10.
金一南 《领导文萃》2009,(18):56-60
说到枪杆子,人们马上想到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称于世的毛泽东,以为“枪杆子”理论出自他的天才创造。  相似文献   

11.
<正>一怕泪。毛泽东曾对贺子珍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第一就是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流泪,他也忍不住要掉泪。二怕血。听起来似乎有点儿不可思议,毛泽东身经百战,指挥战役大大小小何止千百次?战场上哪次不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毛泽东的亲  相似文献   

12.
陈蕴方 《秘书之友》2013,(11):43-44
世纪伟人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但凡人们做事时,能够时时处处认真是不容易的。俗话说,老虎也有打盹时。可不,即使在联合国大会上,在议会上演讲时,在令人非常悲痛的唁电上,那些部长、首相和总统们,也会因为没有认真对待而闹出不少笑话。在此摘编几例,供办公室人员办文、办事、办会时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最近读到一起官员腐败案件。由此不禁想起了一个严肃的话题:为官的“无所惧”与“有所怕”。 为官既要“无所惧”,也应“有所怕”。可纵观一些落马的官员,他们无所惧党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受损,而有所怕个人权威受到挑战;无所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被侵占,而有所怕自己和亲朋好友乘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捞不到好处;无所惧党纪国法,而有所怕自己不能在有生之年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种为官的“无所惧”与“有所怕”,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无所惧”与“有所怕”完全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4.
<正> 最近,笔者在一些企业调研时发现,在一些厂长、经理当中,流行着“科技恐惧症”与“科技浮躁症”。 先说“科技恐惧症”。“患者”有的“谈科技色变”,不敢闯,不敢干;有的“叶公好龙”,很想靠科技兴企。就是老怕失败担风险;有的认为科技项目高深莫测,怕“钻进脑袋、卡住脖子”;有的怕“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远水难解近渴”;有的则怕“投入大、亏了老本”,把企业拖入困境;还有的怕“出来产品没市场,成了累赘”把企业压垮!如此等等,总之,是怕字当头。  相似文献   

15.
差点卷入“反党集团”;因病休养,毛泽东致信关心 1959年的庐山会议,胡乔木差一点进了彭德怀“反党集团”。庐山会议的初衷是纠“左”,胡乔木被毛泽东指定为会议决议起草小组的组长。会上,胡乔木与曾经担任和仍在担任毛泽东秘书的周小舟、田家英、周惠、李锐等接触较多,且思想上与彭德怀的意见比较相通。彭德怀被揭发批判后,周小舟、周惠、李锐等受到株连,胡乔木、田家英也险些被划进去。周小舟说的关于“斯大林晚年”的话被揭发之后。  相似文献   

16.
记不清何年何月何日了,只记得在《光明日报》有篇文章,谈到唐 太宗怕魏征,唐玄宗怕韩休,宋太祖怕史官,因此得出结论说:即使皇帝,也得怕点什么才好。但封建皇帝位居“九五”,君临天下,“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许别人怕他,他自己  相似文献   

17.
《决策与信息》2005,(5):36-38
毛泽东和平统一思想(1956年提出,蒋介石执政),1956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当年元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只要现在爱国,国内国外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不咎既往。”后又多次说:“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49年,在经过近3年的解放战争后;蒋家王朝气数将尽,全国革命胜利大局已定。3月,毛泽东率党中央离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驱车前往北京。临行,毛泽东曾意味深长地对周恩来说:“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自信地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会考个好成绩。”“考试”考什么?那就是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能不能掌握好权力,能不能用好权力。在50年后的今天,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总结其经验,对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以把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带入…  相似文献   

19.
三四年前,我曾在《从“国学大师”说到“国学”》(2005年9月22日《南方周末》)一文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学’已经成为一种时髦。到底什么叫‘国学’,怕是先得弄清楚的。”话是这样说了.真要弄清这个概念,却是有些麻烦。  相似文献   

20.
陈晋 《决策探索》2009,(23):82-84
做领导应该干什么事,毛泽东和邓小平说过两句极为相似的话。毛泽东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邓小平说:“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