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确地注释《诗经》,是研究《诗经》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古今学者在注释中值得商榷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新解  相似文献   

2.
《小雅·白华》是《诗经》中一首著名的弃妇诗。但对此诗的题旨、作者与一些诗义的理解,自古至今仍有很大的分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分歧的意见作一些研讨。为探讨方便,兹录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瑟,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呜,食野之篙.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畋.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豉瑟豉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相似文献   

4.
《无羊》篇列于《小雅、祈文之什》,千百年来,曾引起历代论诗学者的研究兴趣,其论述之多,在《三百篇》里,实今人注目.但,《无羊》的题旨若何?似值得重新一议.《诗序》说:“《无羊》,宣王考牧也”.何谓“考牧”?郑《笺》有解说:“厉王之时,牧人之职,宣王始兴而复  相似文献   

5.
《小雅·采绿》是《诗经》中一首著名的言情诗,但其中一些诗义却很费解。为此,古往今来的学者,对此诗的疑难之处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对我们正确理解该诗的诗义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学者们长期探讨的结果,只是澄清了一些问题,缩小了争议的范围,逐步地向正确理解的方向前进了,而较为关键的难点,依然未能得到圆满的解决。有鉴于此、本文拟就此诗长期探讨的历史情况,简要地作一下必要的历史的回顾与评  相似文献   

6.
程士廉生平史料目前虽然不详,但其作品今存本跋文作者“泥蟠斋”显然是其前辈友人,他称道程“渔猎百家,纵步词林”,可见其乃当时的曲家名流无疑。就思想内容而言,《小雅四纪》继承了汪道昆杂剧注重历史上贵族和文人士大夫风流轶事、暗寓批点的传统。体制上分别由一折南曲构成,即所谓单折戏,实际上是四部独幕剧。作者追求的是文人家班场上演出的观众效果,且特别注重抒情意味浓厚的曲辞,无论从时代剧场还是从文学中的剧诗角度考量,均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关于《小雅·鼓钟》的题旨,或以为是"刺幽王",或以为是昭王南巡之作,更多学者因诗之背景的缺失而付之阙如。幽王、昭王云云,于史无征,于诗意不合,纯属附会。从诗中"淮水汤汤"、"三洲"、钟、鼓等名物描写入手,结合淮河在安徽境内水道狭窄、又多曲折的河道特点,可以推断,这是一首因淮水泛滥而祭祀禳灾之诗。  相似文献   

8.
9.
《诗经·小雅》中的言情诗较之《诗经·国风》数量甚少,常为人们所忽视,然亦各有特色。今试就其写作艺术,作一些粗浅的探索。《杕杜》:以物纪时,忧思层进《杕杜》是一首妇女思念久役未归的丈夫的诗。《盐铁论·徭役》说:“古者无过年之徭,无逾时之役。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历二期不还,父母忧愁,妻子咏叹,愤懑之恨,发动于心,慕积之思,痛于骨髓。此《杕杜》、《采薮》之诗所作为也。”此说颇切合诗的主旨。全诗四章,每章七句,前二章采用叠咏的章法,通篇用女子的口吻抒写。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诗经·小雅·大田》的主旨,众说纷纭,主要有“刺幽王”、“颂美”、“省敛”、“祭祀”等几种说法。其中“祭祀”说细分为“报祭”和“因农事而及祭祀”两类。经过分析文本的字词、内在逻辑以及联系古老的蜡词,《大田》乃贵族为祈年而祭祀田祖之诗。  相似文献   

11.
以<诗经·小雅>中的几篇政治讽喻诗为例,通过对知识分子原型的追述,旨在探究<诗经·小雅>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相似文献   

12.
以《诗经.小雅》中的几篇政治讽喻诗为例,通过对知识分子原型的追述,旨在探究《诗经.小雅》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相似文献   

13.
絮子 《社区》2010,(27):13-14
夺下财权后,小雅却又将财权还给丈夫; 丈夫账本上一笔画了桃心的“安心”账,让小雅内心波澜起伏;  相似文献   

14.
《诗经》是诗而不是经。但它被冠以“经”,列作群经之首,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这可以说是这部优秀诗集的厄运。作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在欣赏《诗经》的过程中,必须撇开社会功利目的性,把它纳入审美系统来考察,才能发现其文学、美学价值。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在于它们能与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读者取得直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结合对<小稚·采薇>原诗的解读,对该诗的三篇英语译文进行了赏析和比较.作者认为,译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秉着"信、达、雅"的标准,尽量体现原诗的"音美、形美、意美",那么这首译诗就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诗·小雅·十月之交》,《毛诗》、《郑笺》便有分歧。本文辨析“艳妻”、“皇父”二词,寻史实外证,绎诗辞内证,辨疑皇父为共伯和。复审辞气,疑此诗为两诗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7.
大雅、小雅中有不少针砭时政的诗,对于这些诗篇的产生,今人或归之于某些贵族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中遭受打击的经历,或归之于周代残存的原始民主制传统。应该说,这两者确实也是这些诗歌产生的原因,然而它们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主要的原因。毫无疑问,有的诗篇的作者在统治阶级内部冲突中受到了打击,如《小弁》说:“民莫不榖,我独于罹”,就讲的很分明。但是在《板》、《荡》、《抑》等诗中却看不出作者个人有什么坎坷的遭遇,显然,仅仅从这方面找原因是不恰当的。毫无疑问,周代尚有原始民主制的遗绪,先秦典籍中不乏其证。这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广开言路的作用,也为人们在诗歌中批评时政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条件。但是,同在民主遗风的条件下,有的人阿君之惑,有的人守志不移,同为臣,却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言论。而在君主闭目塞听,阻绝言路之时,进言者的确少了,然而仍有一些耿介之士昧死进谏,表现  相似文献   

18.
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理解阐释“鹿”的内涵 ,可以挖掘出许多失传已久的文化信息。“鹿”文化是原始人巫术思想的留存物 ,它源于旧石器时代原始狩猎经济的动植物崇拜。早期人类对于动植物的崇拜与母系氏族社会中对于女性的崇拜———女性在氏族中享有崇高地位 ,这二者大抵是同时的。鹿在上古时代是与女性有着类比关系 ,作为阴性类比物 ,从高层次神圣的意义看 ,它是特殊权利的象征 ;从浅层次世俗的角度看 ,它成了婚嫁和爱情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空旷的原野中,一个人孤独地走在通往故乡的路上,他忧郁地沉吟着,哀叹自己不幸的遭遇。这就是《小雅·我行其野》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可是,这位抒情主人公是什么人?他遭遇到什么不幸?他的歌声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个初步探讨。自汉代以来,人们对这首诗作了许许多多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都没有能说得清楚的。直到近代,郑振铎首先运用民俗学的方法解说此诗,指出这是一首赘婿之歌,才使《我行其野》一诗的研究别开生面。稍感不足的是论者缺少对原诗的必要分析,令人不易看出诗歌内容与民俗现象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科学院文研所的《中国文学史》似也同郑说。笔者力图从诗歌本身及有关史籍中寻求依据,以就正于专家、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的陆续整理分册出版,是21世纪初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的盛大事件①,有学者甚至将它的意义与上世纪初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整理相提并论.其中,2001年11月出版的第一册中的<孔子诗论>[1]尤为引人注目,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本文集中讨论<孔子诗论>中对<小雅·菁菁者莪>和<将大车>两篇作品的评论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