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楚歌是《诗经》之后,五言诗产生之前,广泛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其体制特点是句中用“兮”字,句式参差灵活。由于句中“兮”字的使用,楚歌体制中包含着三言、五言、七言等句式发展的可能。从诗史来看,楚歌的主要意义即在于它对乐府三言、五言、七言等诗歌形式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古代爱情诗词鉴赏辞典》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辞典不仅是古代爱情题材的诗歌作品的精粹选本,而且是一部大型鉴赏工具书,将文学鉴赏与工具书融为一体。对入选的每首诗歌作品,都有精当透辟、深入浅出的赏析,对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现在,特将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专家、《古代爱情诗词鉴赏辞典》顾问余冠英先生为此书所撰写的序言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在琳琅满目的鉴赏辞典中,有的着眼于时代,有的着眼于题材,前者如《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后者如《古代爱情诗词鉴赏辞典》、《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古代爱国诗词鉴赏辞典》等。而宋绪连、初旭同志主编的《三李诗鉴赏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则别开生面,撷取李白、李贺、李商隐的瑰丽诗篇,给以鞭辟入里的赏析,着力于对“三李”这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诗人群体的博览,对“落九天”的李白、“湿寒兔”的李贺、“巴山夜雨”的李商隐的心灵世界和艺术天地的展示。应该说,《三李诗鉴赏辞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古典诗歌的空白鉴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中国古典诗歌“空白”的美学特性、哲学意味和审美鉴赏。指出“空白”是中国古典诗歌重要的美学特性,古代诗人特别重视诗歌的“空白”,注重通过“空白”创造独具魅力的诗歌意象;强调诗歌“空白”的运用与诗人追求的人生境界相关;阐述了“空白”鉴赏的美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开拓创新自成一家——评《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学》苗菁当前,各种阐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现象、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专著和小册子是不少的,但是却从没有象近期出版的刘涣阳的《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学》能给我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这部著作以它富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理论建构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吴均、谢、王融、沈约、何逊等诗人的诗歌从声韵这一角度作定量分析和比较,认为吴均在古诗向律诗的过渡阶段中,起过不可忽略的积极推动作用,其贡献主要有两点:一、吴均主要创作五言八句、正言十句和五言四句,使新体诗从体式上趋于定型化;二、较永明诗人,吴均进一步加强了对偶意识,并初步探究出了对偶在诗中的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7.
朱枝富同志花多年工夫精心编撰的五本洋洋百万言七绝名诗赏析系列丛书 ,最近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这是作者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又一串硕果。枝富同志于 1 977年初考入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当时我为他所在的班级开设文学理论和古代文论两门课程 ,他这两门课程功底扎实 ,那时就撰写了《七绝精华百首赏析》书稿和有关《史记》的论文 ,这为他后来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年 ,我应枝富同志之约 ,为他这套系列丛书写篇序言 ,因此首先得以通阅书稿。在细细玩味咀嚼的基础上 ,我深感这是一套有特色见功力的古代诗歌鉴赏丛书 ,从中看出作者…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解诗方法集中表现在他对《诗经《的解释中。《论语》中的有关记载,有代表性的有十则。其中《学而》和《八佾》中,两则是孔子怎样解释诗歌作品的典型范例(后文再详细评议)。这种解诗方法是一种类比法,是把诗歌作品的内容同政治、道德理念进行类比。它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广,形成一种传统的鉴赏模式。运用这个模式,经学家们把《诗经》这部最早的诗歌作品总集完全衍化成儒家的政治道德教义。例如《毛诗正义》中,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诗歌体式演变的过程中,从《诗经》到五言古诗,体现了尚简重自然的节奏特点;从楚辞、楚歌到七言古诗,体现了繁声长言的节奏特点。到唐代五七言律诗的正式形成,由前此句式音节的变化,转向了“异音相从”“同声相应”的声律方面,在整饬中体现了“和”的节奏特点,词则融句式的繁简与声调的和谐于一体,在长短相间、奇偶相寻以及三字尾与两字尾的交替中,表现出错综的节奏美,而词的错综节奏又孕育了元曲向自然语言节奏的回归。正是作为诗歌生命的节奏因素推动了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且复反义句”是一种独特的诗歌句式,其萌蘖于《诗经》,正式形成于刘宋,大量出现则在齐梁时期。它的主要特点是以“且”“复”等连词连接前后语义相反的一对动词或形容词,有单句,也有对句,内容以写景为主。其形成过程历时弥久,参与诗人众多。且复反义句不仅反映了其自身文学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轨迹及创作风气。  相似文献   

11.
宋人朱熹认为《诗经》的卫诗中有淫奔之诗。从"淫"的字义、淫诗说的提出,《诗经》的采编标准、教化功能、春秋时人的反应,以及卫地的风俗和卫诗作品本身等诸多因素分析,卫诗中虽有涉及爱情婚姻乃至男女私奔的诗歌,但并没有淫奔之诗。  相似文献   

12.
节奏与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的演变刘焕阳中国古代诗歌以产生的时间为先后,基本上是按照《诗经》、楚辞、古诗、律诗、词、曲这样一个顺序排列的,从构成各种不同诗歌体式的句型音节来考察,则呈现为这样的一个序列:四言、杂言、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七言律、长短句。但...  相似文献   

13.
《诗经》、《楚辞》以不同的风格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道路,深深地影响到魏晋与盛唐诗风。但两汉竟然是文人诗歌的淡泊季节。《古诗十九首》(下称《十九首》)以前,没有产生成熟的五言诗姑且不论,即使是非五言的文人诗也寥若晨星。汉武帝曾提倡辞赋的创作和诗歌的收集,贵族与民间乐府一时均见成效。文人乐府今传除司马相如等人奉诏所作的《郊祀歌》十九章外,几不可见。东汉光武帝刘秀“广求民瘼,观纳风谣”;和帝刘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诗经》的双音词语,就分言、合用现象发例作释。这项考察,可为汉语词汇史提供资料。就共时而言,《诗经》里的这些双音词语已经合成,但结合得尚不太紧密,最突出的是还可以间隔,所以在语用上分言、合言往往并见。这跟词汇的发展有关,也跟《诗经》语言上的特点相因。《诗经》中双音词语的分言和合用,表现的形式是多样的。就分言而论,可分:(一)同字间隔例;(二)异字镶嵌例;(三)分属两句例。下面分项讨论,以分言为例,与合用比叙。其有特例,随文解释。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古代的咏鸟诗有着悠久的历史。诗歌与鸟类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打开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我们就会发现:其第一首《关雎》就是以飞鸟起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由水边鸟儿的关关和鸣而联想到青年男女的美好爱情。从《诗经》里,我们能够读到大量关于鸟类的描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小雅·鹤鸣》)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邶风·燕燕》)(?)睆黄鸟,载好其音。(《邶风·凯风》)  相似文献   

16.
谢枋得是我国宋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诗歌鉴赏家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诗歌鉴赏主要见诸《诗传注疏》和《注解二泉选唐诗》二书。谢枋得的诗歌鉴赏大体有宣扬忠义爱国思想、抒发个人心中感慨、鉴赏内容有所侧重、鉴赏方式不拘一格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三百零五篇。它收录了周代前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多方面描写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从政治、军事活动,到农、牧、渔等经济活动、爱情生活、交友之道等,凡是当时生活中所触及到的题材,几乎都有所反映。但是,长期以  相似文献   

18.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 2、掌握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类考题的一般解答思路。 【案例设想】 古代诗歌鉴赏层次的考点有三个——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层级的考点中,表达技巧是近几年改为主观题型后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爱情,作为人类一种高尚、珍贵的感情,是“自从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恩格斯语)。用诗歌来表达爱情,几乎和爱情本身一样古老。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特别是其中的十五《国风》,那些以恋爱、婚姻、家庭为主题的民歌,就是我国古代人民用诗歌表达爱情的典范.它热烈、纯朴、大胆而真率地描写恋爱过程中我们民族特有的心理状态和以爱为中心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关系,委婉而执著地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选集《诗经》中,保存有大量的反映婚姻爱情的诗,其中以妇女被丈夫遗弃为题材内容的,占有相当的数量,象《卫风·氓》、《邶风·谷风》、《王风·中谷有蓷》、《小雅·谷风》等。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基本的模式,这就是:女子痴情,男子负心,弃妇自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