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城市内部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荆州市作为一个内陆城市,在工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要想大规模地实现“工业兴市”,必须利用现有的产业优势,走产业集群的道路。荆州市要实现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与周围城市建成城市间的产业集群、变引进企业为引进产业、为在荆州的企业上引下联、变分散引资为集中招商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中小型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有创新网络特性的产业集群。政府作为区域创新网络中的政策创新主体,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新型工业化与“三农”问题、科研管理部门与科研机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纠正人们的一些错误观念,积极探索符合城市发展特色的创新网络,对提升城市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对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要素进行选定的基础上,使用DEMATEL(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根据两两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计算出各影响要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以及原因度,在这四个指标的基础上得到影响要素排序。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形象宣传、政府政策、旅游企业联盟为影响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要素。其中,政府政策与旅游企业联盟为影响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先行要素。并据此提出了现阶段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模型,为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鉴产业经济学中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对大学集群的现象进行分析。大学集群是传统意义的自然禀赋特征与现代意义的知识创新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大学集群效应的本质意义在于大学集群内部以及大学集群与产业集群、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关系。我国城市中存在高等教育机构“扎堆”现象,但是还缺少实质意义的大学集群。  相似文献   

5.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它对城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采用典型性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产业集群与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绩效指标年度总产值与城市国民经济的度衡指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三者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会展业和旅游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城市中会展业和旅游业在产业上呈现出交叉、渗透和重叠的融合化趋势,并出现新的替代性产业体系——会展旅游业。与此同时,城市中会展或旅游的相关企业或机构在空间集聚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雏形已经形成。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应从战略高度、管理机制、产业部门整合、企业(机构)空间四个方面来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已具有集群发展的各驱动因素,结合南京发展软件产业的优势和实际,软件产业应采取“两园多基地”的集群发展战略,统筹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的各驱动要素,实施以两个国家级软件园为品牌和龙头,扩张并带动重点城区建设适度集中的产业集群。同时注重资本迁移带动模式,以招商促产业集群,最终打造中国南京软件城。  相似文献   

8.
“产业趋同-产业协同-产业集群”是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分析长三角地区相似的禀赋结构所形成的产业趋同现状,制造业内部结构相似但也存在具有专业化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产业趋同现状下的产业协同是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基础;运用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基于动态要素禀赋优势在长三角地区进行跨地区产业协同的“新型综合雁阵”;利用27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对产业集群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高级化与同构化存在“倒U形”结构;在要素禀赋约束下,过度的制造业高级化会抑制经济增长,而同构化以及带来的产业协同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增长;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同构化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该效应受制于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由于自身的局限,融资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化趋势下,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与单个游离的中小企业相比,在产业链及空间上的集聚上,形成了与单个的中小企业截然不同的在信息、抵押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独特融资优势。最后就集群内中小企业的融责优势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发展工业产业集群并以之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吉林市应把发展和培育工业产业集群作为城市振兴的突破口.振兴吉林更重要的是依托大项目,发挥加工业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将吉林市改造建设成新型的工业化城市.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营销”时代,旅游城市要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必须走品牌化之路。宜昌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城市,如何通过品牌化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由此从SWOT分析入手探讨了宜昌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万州是被国家确定为三峡库区经济增长点的中心城市之一,相比宜昌、涪陵和重庆主城区,万州经济发展明显不足。实现万州经济内涵型快速发展,仅仅依靠引进项目是不够的。提出在万州举办大学园区,依托高等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是有国内外实践依据的。以恰当的政策吸引、鼓励重庆主城区等国内知名高校到万州举办高校分校、科技园,不仅可以拉动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是低成本举办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可以实现举办者与万州区二者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大城市,这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解决 "三农"问题,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发展大城市过程中必须做到解除误区呼唤发展,制度 创新谋求发展:全面开放促进发展,经营城市合理发展,以及带动周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点十分鲜明。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历史底蕴深厚、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档次高、地面遗存少等特点。在开发利用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时,要重视挖掘已灭失但历史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还要利用与保护并重,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15.
进入后工业时代后,城市非物质生产性特征表现日益明显,城市发展逐步迈进一个以新都市主义理念为代表的、集文化型、消费型、宜居型和生态型为一体的城市文化构建阶段。北京作为中国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城市之一,其城市文化战略处于整合与升华阶段。北京创建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划必须综合文化城市、创意城市和田园城市等发展理念,进行文化立市的战略布局,定位"大文化"的发展视野,着眼于北京城市意象的重新定位,注重双向互动,通过综合认识、官民并举的战略互动,实现城市整体战略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地级市相继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建设生态地级市,目标是可行的,务必以建设大城市、节水护水、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建设龙头项目、治理大气污染、建设合理文化体系等为着力点,且讲求实施策略。同时要优化路径,即相邻地级市共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妥善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现实矛盾,最大限度地保障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相适应.资源、生产要素的聚集与扩散运动促使城市组团发展,都市区、城市圈(群)、城市带三种组团形态依次扩展演进.代表新经济因素的网络体系率先建构于组团城市之间.城市网络密集区与其他区位全面对接形成广域城市网络,城市化由此进入高级形态,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都出现一定的增长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长沙在长株潭城市群中的经济影响较大而在全省的经济影响偏小,而武汉在城市群中的经济影响偏小而在全省中的经济影响较大.本文推断,在国家核心城市--"两型社会"城市群中省会核心城市与"两型社会"城市群其他城市之间存在经济与资源环境利用的梯度规律.最后提出推动省会城市和城市群其他城市分工合作、利用好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做强中心城市 促进中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城市不仅在于其地理意义,更重要的是其对区域发展的经济意义。中心城市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中部地区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推进中部崛起需要将最具综合比较优势的城市塑造成区域的经济中心。中部地区6个省会城市的中心性等级低于深圳、广州、天津等城市,尚没有出现经济意义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中武汉的中心性指数最高,但其地理意义上的中心性强于经济意义上的中心性。武汉应当把"中部经济中心"作为自身发展定位,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构造中部大经济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