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隐患、危害与事故的演变关系 ,提出了排查、确认、评估、控制生产劳动、生活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及危害的管理程序 ,以及利用排除、隔离、替换、规程控制、行为督导的方式消除危害 ,避免事故发生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犯罪主体实施一系列环境污染行为造成危害后果的行为,可见造成危害后果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成立的条件,因此对危害后果的内涵予以科学把握具有必要性和严肃性。但刑法将危害后果作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成立条件面临着法律保护不周之弊端,应将犯罪成立的时间提前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直接危险状态阶段,使之与当前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输电线路污闪事故的危害,分析了绝缘子发生污闪的形成机理,并根据马鞍山供电公司重污区线路运行环境状况、所进行的防污闪技术实践及防范实效,提出了输电线路污闪事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食品监管渎职罪只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在食品监管渎职罪中,行为人对违反食品监管法规持故意的过错心理,行为人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发生没有认识或者行为人认为这种危害结果不会发生,其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发生持漠不关心的情感态度。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食品监管渎职行为因法规竞合所生诸罪名的认定,也要注意区分食品监管渎职罪与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5.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1997年刑法增设的一个罪名,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与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投毒罪相比较,两者既相区别,又有联系。比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投毒罪的构成要件,有利于正确认识两种犯罪的犯罪特点,准确适用刑法。  相似文献   

6.
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及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其危害制约着生态平衡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环境应急监测体系构建的研究,以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能够进行及时、准确,有效的监测,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保障食品安全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刑法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由于其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定性不当、保护范围较窄、保护滞后等问题,有大量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未进入司法程序,凸显了刑法在惩处食品安全犯罪行为过程中的乏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应借鉴美国立法,完善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形成严密的刑事立法体系,克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在刑法规制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低估。特别是喜欢外出锻炼的人,在起雾的清晨应该止步。雾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它是由地表蒸发出来的水分子受冷空气影响凝聚而成的小水滴或冰晶汇集而成,飘浮于低空。雾的危害很大,它除了能引起交通事故、班机延误、通讯线路中断等事故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9.
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使得消费安全问题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质言之,消费危害的预警机制缺失实为我国消费危害事故频繁发生之症结所在.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与中国当下面临的问题十分相似.日本通过创设消费危害情报制度以谋求国民生活安全性之提升,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日本消费危害情报制度之构建,其法制基础及基本内容,对完善我国消费危害预防型公共治理,确保消费安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罪质为危害公共安全,不报、谎报行为与贻误事故抢救之间须具有刑法意义的因果关系,且危害公共安全,不能仅以不报、谎报行为而认定成立本罪.确定本罪的主体应当结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本罪罪过形式为过失,如果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希望或放任的主观心态,对行为人应以相应的故意犯罪论处.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我国国有煤矿重特大事故中,水害在死亡人数上仅次于瓦斯事故,居第二位,死亡135人,由透水引起的伤亡事故人数占总数的19.1%,因此,防范矿井水灾,特别是老空积水(采空区、老窑积水和邻近矿井老空积水)对安全生产的危害,是矿井水灾防治工作的重点。必须在弄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给交通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交通事故也不断增加.除了天气、气候因素外,其中,疲劳驾驶所引发的事故尤为突出.在高速公路一旦发生意外,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现本人就疲劳驾驶的危害及防范措施,浅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学界通说认为采集、供应血液事故罪属于纯正的单位犯罪,该罪主体只能是单位,危害结果不包括致人死亡。本文认为这会导致实践中对这类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在采集、供应血液过程中纯粹个人性质的犯罪和致人死亡的犯罪无法准确公平地定罪量刑。本文力图通过对因该罪限定为纯正单位犯罪及危害结果规定为"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而产生的司法矛盾的分析,论证本罪主体不仅是单位,还应包括在该单位中从业的个人;本罪还应将致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涵括入内并规定相应刑罚。  相似文献   

14.
化学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附近的道路、水源等有可能受到严重污染,在此情况下,如不及时组织洗消,污染会迅速蔓延,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应根据救援指挥机构的要求,积极配合专业分队,针对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对染毒对象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5.
飞行中的航空器具有速度快、风险高、易受干扰的特点,以虚假信息威胁航空器飞行安全,极易发生飞行事故。与一般公共场所的事故后果相比,散布虚假信息给民航飞行安全造成的后果更严重,所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适用难以达致立法的预期效果。为严密我国刑事法网、与国际公约相衔接,有必要具体考察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的相关规定,应在厘清我国刑法条文与之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在我国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创设“以虚假信息危及飞行安全罪”,作为我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之一。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可是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却越来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隐患.如何有效应对、妥善处理并预防类似“太湖蓝藻”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环境安全,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新课题。面对环境安全事故及跨流域、跨区域环境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应从排查污染隐患、建立完善的环境应急响应体系、加强环境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人手,减少事故的发生,减轻对环境的危害。归根结底要靠各级政府积极改变行政理念,在政府行政与自然环境的博弈中寻求一个支点使其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辽宁沿海化工品物流安全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辽宁沿海化工产品的特性及其对于海洋及沿岸生态的影响,构建物流安全的风险评价体系,分别从运输风险、绿色风险、生产能力风险、合作关系风险等方面设定评价指标,然后根据辽宁沿海化工品物流安全现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从而有助于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掌握化工品物流安全的风险危害等级,进而应用有利信息,减少沿海化工品物流中所存在的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18.
航空事故调查与空难事故损害赔偿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航空事故调查报告不能决定空难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有无,也不是确认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必要前提和惟一依据,事故调查的目的仅限于查明事故原因和预防事故再发生。航空事故调查报告对责任事故的性质认定可使事故受害人的损害赔偿突破法定赔偿限额,对裁量事故赔偿额度产生一定影响,但其对空难发生后达成的《空难赔偿支付收据暨解除责任书》不应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路交通突发事件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危害水域(海洋、内河)环境.尽管各国政府和国际海事组织在提高船舶设计制造标准,强制配备先进航行设备,提高航运管理质量,加强船员培训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频发的事故仍然对人命、财产和水域环境造成巨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我国目前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事故调查结论是调查成果的集中反映,事故调查结论能否获得公众认可,关键在于其公信力的高低。事故调查结论的公信力,从主体角度表现为公众对事故调查结论的信任,从客体角度表现为事故调查结论自身所具有的社会信用。事故调查主体、事故调查结论的内容、形式与传播等因素,对事故调查结论的公信力具有影响。程序完备、证据充分、论证有力、结论可靠、处置适当是事故调查结论公信力的判断标准。树立正确理念、建立制度规范、引入质量体系、强化责任追究,是保障事故调查结论公信力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