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左鹏  高李鹏 《西北人口》2004,(5):46-48,51
本文从当前我国养老中的精神慰藉出发,通过对具有典型意艾的北京某大学离退休教师的调查,分析了老年人精神慰藉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等方面入手,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实现精神慰藉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研究居住安排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使用2017~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实证检验了居住安排对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与家人同住的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更高,而独居老年人的自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差异。机构养老对少子女或无子女、高龄空巢的老年人积极意义更加明显。日常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服务可及性是提升老年人自评生活质量的三种重要的机制。其中,机构养老的短板是精神慰藉功能较弱,非机构居住的不足在于医疗服务可及性相对较差。对此,文章提出加强养老机构的精神慰藉服务建设、增加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注重关爱非机构居住老年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老年人养老家庭支持力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北京市大多数老人选择了家庭养老,因此家庭支持力对这些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2005年北京老龄协会调查数据,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支持和精神慰藉支持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了北京老年人养老家庭支持力及老年人对这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贺丽丽 《西北人口》2007,28(6):117-122
家庭养老是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主要的养老保障形式。对甘肃省镇原县张老庄村家庭养老现状的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在经济来源、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对家庭和子女的依赖性较强,尽管家庭养老的保障水平较低,但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满意度较高。笔者从历史、文化、经济、制度等方面对家庭养老长期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新时期家庭养老的诸多弊端,提出了家庭、社区、社会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贵阳市调查数据,对不同家庭结构中的老年人生活状况和生活满意度进行分析。文章假定:主干家庭中的老年人生活状况及满意度高于核心家庭,而核心家庭高于夫妇家庭和单身家庭。即:主干家庭>核心家庭>夫妇家庭>单身家庭(">"表示优于)。并从老年人对其生活状况(包括经济状况、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来考察这一假定。结果发现:夫妇家庭中的老年人主观生活状况及满意度最高,单身老年人次之。新的次序变为:夫妇家庭>单身家庭>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文章对此进行了解释。分析还发现,生活自由度可能是影响老年人主观生活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李俏  许文 《西北人口》2017,(5):51-57
农村养老服务是国家和社会为了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为其提供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医疗卫生护理及精神慰藉等服务的总称.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并因农村老年群体分异而出现了需求分化现象,但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结构的布局上看,无论是供给内容、供给主体还是供给模式都不能有效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存在着供需失衡的结构性困境.为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可从坚持政府的核心供给地位、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养老服务、激发市场供给的活力和鼓励家庭养老的优先供给四个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7.
一个文化社会学的新视角管窥农村养老文化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农村养老文化",主要是指家庭或社会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资源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家庭养老是传统农村养老文化的基本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传统农村养老文化的内涵与依托、当前农村养老文化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以期构建  相似文献   

8.
黄俊辉  李放 《南方人口》2013,28(1):28-38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家庭养老支持力弱化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对养老院人住意愿也在发生变化。以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为例,运用Logistic旧归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院的需求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满意度对养老院需求意愿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生活满意度低的老年人相比生活满意度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入伟养老院。另外,农村老年人对养老院的需求意愿还受年龄、个人年收入、健康状况、存活儿子数和存活女儿数的影响。本研究的政策启示是,整合村组或社区中的多种力量,为农村老年人构建一个包含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社会支持网络;科学预测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和养老院的需求意愿,稳步推进农村地区养老机构事业发展;从农村地区实际出发,合理引导农村养老机构的资源配置和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9.
影响北京市女儿养老支持作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峙 《西北人口》2007,28(1):116-120,124
随着北京市人口的急速老龄化,养老问题对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构成巨大的挑战,提倡和鼓励女儿养老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北京市老年人调查数据发现,在经济帮助、生活照料、心理慰藉三个方面,女儿都为老年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宏观角度,社会经济文化是影响女儿养老支持的大背景。微观角度,女儿和老年人自身的特征是影响女儿养老支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客观公正的养老服务质量评价对完善社区养老体系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粗糙集的研究方法,分别从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安全保障、精神慰藉以及社会参与五个维度对显著影响社区养老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进行了约简,进而确定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和权重,并对吉林市22个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质量评价平均水平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年龄越高的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质量评价越低;社区养老建设试点小区的评分显著高于非试点小区。由此可见,我国社区养老试点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亟须进一步推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迫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使巨大的人口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老年型社会在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先期而至。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人口发展趋势来看,传统养老模式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陷入无法超越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寻求新的养老模式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而上海市亲和源老年社区以市场化运营方式对养老问题所做的探索,无疑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启示。这是一种有可能从个案走向模式的案例,它可能成为解决中国未来养老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计划生育与家庭养老的经济供养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建立简单模型进行计算和讨论 ,发现少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的养老经济供养能力的差别 ,受限于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经济条件差 ,多子女家庭具有一定的优势 ;经济条件好 ,少子女家庭的供养能力则可能更强。计划生育对家庭养老的经济保障能力的影响 ,是通过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实现的。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 ,计划生育有利于家庭养老经济供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李飞 《南方人口》2014,(5):46-57
本文是在云南大理白族农村社会调查基础上的一个人类学研究的尝试。作为白族农村的一种家庭养老方式,分养对赡养父母的责任做了较为清晰的规定,即由长子来赡养父亲,次子赡养母亲。因此,厘清分养这种家庭养老方式的特征及其后的文化内涵是本文的工作之一。不过随着社会的变迁,尤其是白族家庭子女数的减少,分养这种养老方式将来也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老"、"养老"等日常概念做出了一点反思。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养老状况及其区域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提出农村老龄化状况,尤其是区域差异的研究在全国人口老龄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区分几种不同养老模式的基础上,着重对农村的养老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农村养老的困境在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缺损与社会养老不充分,无法对其形成有效补充之间的矛盾。同时指出这种矛盾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并分析了具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构建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的多元化养老体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钱敏  叶文振 《南方人口》2006,21(1):20-26
养老模式的选择要以“老年人健康”为第一目的,在这个前提之下,综合考虑老年人年龄结构、身体状况、经济来源状况、周边资源环境、家庭结构等结构性要素,使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的有效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为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创造一个适宜的微观和宏观环境。本文在前人研究数据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说明,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体系,并充分考虑上述各结构性要素的影响,是我国养老模式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陈景亮 《南方人口》2012,27(1):59-64,48
本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将机构养老资源划分为制度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以及自我资源五种。研究认为该机构养老资源体系存在:制度资源还不完善、经济资源分配不均、社会资源供需不平衡、自我资源有所弱化等问题,因此,必须全方位的认识并构建机构养老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口的高龄化,高龄老年人的医疗问题日益凸显。实地调查表明: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好,医疗支持不够,对医疗的满意度不高。因此,依据城市高龄老年人的医疗现状及其对医疗的心理预期,改进和完善城市高龄老年人的医疗支持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庭养老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居家养老的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促进我国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稳定增长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强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不断满足亿万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人性化和多样化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9.
刘佳  王立剑 《西北人口》2008,29(4):111-114,120
为了推进“倒按揭”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倒按揭”进行概念解析,构建了个体“倒按揭”精算模型和家庭“倒按揭”精算模型;利用两个模型,测算了固定房产值时的给付标准和固定给付标准时对房产值的要求,研究发现,实行“倒按揭”养老的警戒线为房产净价值136576元;当拥有房产价值227627元时,给付标准可达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