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泉州获得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称号,迎来了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机遇。泉州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是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门类丰富;弱势是文化资源静态展示多于开发利用,缺乏参与性和体验感;机遇来自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泉州在“东亚文化之都”终审会上的承诺;挑战在于泉州旅游区位优势将慢慢失去。泉州应抓住建设东亚文化之都的契机,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开拓文化旅游客源市场,打造东亚文化之都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旅游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泉州获得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称号,迎来了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机遇。泉州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是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门类丰富;弱势是文化资源静态展示多于开发利用,缺乏参与性和体验感;机遇来自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泉州在"东亚文化之都"终审会上的承诺;挑战在于泉州旅游区位优势将慢慢失去。泉州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打造"东亚文化之都"的路径,是选择"社区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实施"古城-古港-新区-全域联动"发展规划,全方位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打造"东亚文化之都"旅游目的地,提高泉州知名度,壮大文化旅游业。  相似文献   

3.
开发利用三峡旅游资源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具备一定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长江三峡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资源、工程资源、影像资源、旅游资源于一体;旅游资源和水力资源一样,十分丰富,是旅游资源富矿。开发利用三峡旅游资源,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整合旅游资源,真正把三峡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尽快实现三峡旅游业突破性发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4.
新疆境内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为了有效利用其现有资源 ,发展新疆旅游业 ,该文提出了要辩证处理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关系 ,应当适度开发 ;严格控制旅游容量和旅游范围 ;严格立法和执法 ;强调湿地的保护 ;积极开展生态旅游从而实现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受益等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民族旅游资源的产权现状,认为目前的产权制度不利于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此,提出了应该对民族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进行重新构建,明确参与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利益主体的权、责、利,使民族旅游业向旅游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6.
宛西旅游资源丰富多采,自然景观兼具“北雄南秀’之双重特征,目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地域组合较好,开发条件优越。但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宛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存在资源开发程度较低、综合利用较差、人文旅游资源毁坏严重、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以及景区、景点管理体制混乱等主要问题。为加快该区旅游业的发展,应尽快组织专家对宛西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宛西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同时要重视旅游景区的宣传和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开发管理机构,为该区旅游业的开发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和发展旅游业原本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孪生兄弟,是不可分割的.文物古迹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好文物则是未来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进而言之,在开发利用文物来发展我国旅游业这一点上,绝对不能以损坏文物为代价.所以说,恰当合理地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两者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刍议山西地质旅游资源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山西省是地质旅游资源大省,但其地质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如开发观念落后,基础设施滞后,开发层次不够,投资主体单一及地质旅游资源科学研究和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山西省地质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的现状,应该注重科学开发利用地质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对黑龙江旅游资源特征的研究,提出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发展黑龙江旅游业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开发利用方式的适应关系,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宁夏旅游业发展中,对西夏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成绩显著。但持续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尚需更深地认识西夏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特点,以探求科学的开发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