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古代科技档案的历史沿革,通过与现代科技档案的比较研究,总结出古代科技档案的若干特征。进而分析古代科技档案对于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和古代科技政策及地位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科技哲学"的涵义就是"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观念或思想",它的本体范畴是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说的产生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哲学的起源,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北宋科技思想发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更是达到高峰。本文简要回顾了宋代之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状况及主要成就,着重就北宋时期科技思想的主要特点、发展脉络和历史成就进行了简述和总结。北宋科技思想在中国古代是巅峰,在世界古代属前列,探究其发生、发展及成长的历程,总结其成功经验,积极引申对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发展的思索,不仅可以从中探寻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科学观察研究办法,而且可以为现代科技思想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官本位的传统职业观是中国两干多年的封建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而且对当今的科技进步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牵制作用。因此,分析官本位的传统职业观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具有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中国古代科技自身的弱点、长期封建制度对科技发展的阻碍、中国古代哲学对科技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科技在明末清初开始落后的原因,认为对这种原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有助于我们找到科教兴国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科技教育的五种方式,为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教育的真实面目,力求为当代的科技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作为汉民族的最后一个王朝,明朝的科技水平已经发展到了古代的最高峰。明朝被满族取代,让人十分困惑,因此必须去探究其失败的原因。通过明朝后期火器的发展及其局限性分析,并与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对比,或可弄清中国古代科技最终没有迈向近代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上,中国佛教对古代科技发展产生过很大的作用和影响。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总起来说佛教的作用是强烈的阻碍作用",这未免失于偏颇。中国佛教具有三个与科技发展紧密相关的重要特点,并通过四条主要途径介入和影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对古代科技的发展主要起到了积极的和促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 ,并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领先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经济特点与传统科技方法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的古代中国封闭分散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高度集权体制及相应的意识形态的根源,也使血缘成为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科技方法实用性、经验性、整体性和伦理性等特点,并使中国科技朝着实用化、技术化、伦理化和研究客体过程与关系的方向发展。所以,当今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农业现代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正是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基因、创新科技方法、复兴中华科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科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如何处理它们的翻译问题却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三国演义》中出现了许多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中,以诸葛连弩、霹雳车、麻沸散与木牛流马最具有代表性。本文基于《三国演义》的两个英译本,探讨译者如何处理这些古代科技的翻译问题,为有效传递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古代关中的科学技术成就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关中科技成就涉及农学、医学、天文学、建筑学、机械制造、水利工程诸方面;以科技人物为经线,以科学成就为纬线,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脉络与科技人物的活动及其成就熔为一炉,作串联式的铺陈论述,夹叙夹议,如数家珍,用巡礼式的点评勾划,娓娓道来,试图描绘一幅古代关中科学技术成就的连环画卷,以期对弘扬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认识与研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以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为实例 ,探讨科技旅游发展的特点与可行性。富阳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的创立 ,通过再现、游览古代造纸街 ,让游客在知识宝库中寻觅各类精美的古籍和进行实践操作 ,“寓知识于游玩之中” ,达到旅游与科技的完美结合。这种探索充分体现了科技旅游的社会功能、科普宣传功能、经济效益功能和实践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官本位的传统职业观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官本位的传统职业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而且对当今的科技进步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牵制作用。因此,分析官本位的传统职业观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具有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在明清时期却停滞不前了,逐渐落后于西方。教育的落后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尤其是明清教育政策制约了科技的发展。明清“敦教化,育人材”、崇圣尊儒的教育政策不利于中国科技发展,尤其是科举对学校教育的调控政策排斥了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科技伦理观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着变迁,不同的科技伦理观又对中国社会与科技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通过回顾文明演化和科技嬗变的历史轨迹,汲取相应历史经验,才能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社会的科技与伦理的协调发展道路。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中,中国科技伦理思想的流变脉络表现为科技伦理观从古代的天人合一,到近代的人定胜天再到现代的天人协调。只有自觉自律地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科技力量,并把人、自然和社会看作有机联系的整体,才能实现科技与伦理的协调发展,从而有效地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科技与伦理的协调发展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社会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7.
明代是中国科技史上具有转折性特点的一个朝代.从世界的角度,对明代科技的发展进行探讨.一方面,使人们对明代的科技发展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西方人通常持有的偏见予以纠正,从而正确地评价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8.
儒学化的汉代科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是我国古代科技迅速发展、古代科技体系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儒学与汉代科技发展有着 密不可分的联系。儒家经学为科技培养了人才,提供了知识基础,影响了科学研究的动机。汉代科技具有明显的 儒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极辉煌灿烂 ,但却不能产生出近代科学。从文化史的角度看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以及封建文化专制的束缚 ,是阻碍中国古代科技向近代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巨大的科技成就具有鲜明的黄河特色 ,与之相关的阴阳理论和三才理论也是古代先人们在与黄河长期的交流过程中而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模式 ,在世界科技文明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