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指头画始高恪勤。梦入土室观画纹。私心欲抚笔无有。以指蘸水涂纷纷。觉来用笔写不到。悟指蘸墨张异军。先作细画利有甲。甲秃泼墨如鸟耘。自此废笔专用指。兴来百幅能挐云。行年七十了不倦。眼空世事何足云。中间陸(?)袁江助烘染。册箑手卷自染分。后来衣钵太常李。世倬得其指法深浅文。君将七十甘画隐。指头生活余藏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争论的焦点不尽相同。争论比较激烈的清初,以“四王”为代表的保守派主张死守传统,强调“笔笔有来历”,甚至提出“与古人同鼻孔出气,下笔自然契合”;而以石涛为代表的四画僧,主张创新,强调师造化,提出“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  相似文献   

3.
正那年我12岁,靠照顾邻居家的小女孩赚些零花钱。小女孩时常拉着我的手,让我看她画的画,对她一周来的作品给予评价。随着她小手的指点,我会用一种奥林匹克运动会宣布成绩的语气宣布:"如此完美的形状!""高超的色彩水平!""完美的线条画!""这才是真正的冒险……大胆地使用单粉色!这样的尝试,效果如此美妙!"她听了"咯咯"地笑,有时笑得前仰后合。晚上入睡前,她问我:"你真喜欢我的画吗?"我肯定地说:"是啊,我非常喜欢!"然后跟她说些画中给我  相似文献   

4.
我从阳朔看山后。胷次雄奇更一乡。怎奈笔知离别苦。画来犹是忆潇湘。戊午随军退湘南经  相似文献   

5.
正我曾经问过朋友,有没有过属于自己的仪式感。有人告诉我,他习惯每天将车子停稳在车位后,打开车载音响,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上10分钟。有时听音乐,有时听交通广播节目。只听10分钟,时间一到准时提包下车,然后在夜色中快步走回家。有位全职妈妈,她大大的手提包里,除了孩子的奶瓶和纸尿布,还有一套简单的水彩画具,这样她可以在紧张的生活中忙里偷闲地画上几笔。每次翻开画  相似文献   

6.
《我的蒙师杨晓庆》一文不假词色,纯白描手法,真情实感全在字里行间。 “论书心正笔正,解字存疑载疑”,是谷亮先生书法创作上的切身体会,也当作为我辈写字匠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7.
对儿子,我一直有着这样的希望:善良,不欺人也不被人欺,做好事但不做蠢事,帮助人也不让自己吃不该吃的亏,有理想也知道脚踏实地,守规矩又敢于突破规矩……说得实在一点,就是希望儿子自己能把握住做人的分寸。 有一天,10岁的儿子放学回家后告诉我:“××同学借了我的笔,弄丢了跟我说对不起;  相似文献   

8.
我已记不清这故事了,只记得它的大意: 古时候有位画家住在一驿站,临走时画了幅画送给主人。画面上是一个人牵着一匹马过桥,马不肯过,牵马者死命地拽着缰绳。但画家并没有把缰绳画出来。不久,有位路人见之,赞叹不已,答应第三天带钱来取画。主人这时发现画面上少了根缰绳,疑是画家疏忽所致,便取笔添上。翌日,那路人来取画,见画面上多了根缰绳,便摇头而去了。那位画家的功力,就在于此时无形胜有形。不画缰绳,却使人感觉到有缰绳在。这,就是艺术的“空白点”所赋予欣赏者的魅力。我国古代的批评家早就意识到这  相似文献   

9.
钟巧灵 《学术论坛》2006,(5):156-159
宋代诗人在题咏山水画时,善于根据所题咏画作的不同品类使用不同的笔墨,使题诗与原画在艺术形式和风格上保持和谐一致.具体说来,如果题咏的是巨幅或长卷的全景山水,诗人多用长篇歌行的形式,写得气势纵横、淋漓酣畅;若是小景画,则多用小诗体裁,写得淡雅高绝.如果题咏的是着色山水,则诗笔艳丽;若是水墨画,则诗笔清淡.这种题诗与原画在形式和风格上的和谐一致,使诗与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充分显示出宋人成熟精深的艺术眼光.  相似文献   

10.
一次作文课上,老师问我最喜欢的小物件是什么。我看了看桌面,就是它了——我最喜爱的文具盒。它的颜色是深蓝色的,形状是长方形,是用布做成的,十分柔软。刚买回来的时候,它“瘦瘦的”,现在,由于我不断地往文具盒里加笔添尺,它已经变得“胖胖的”了。文具盒上有两个米奇的头像,三只米奇的手套,一条米奇的裤子,样子都很好看。  相似文献   

11.
五四犹如一块巨大的历史海绵体,因为它强劲的弹性和丰沛的养份,所以,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每当时代的精神气候变得干燥的时候,人们总是能从中汲取到一些所需要的“甘泉”。五四又是一棵正在不断成长着的大树,当后人面对它时,都会不禁发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五四更像是苍茫的历史画幕上浓重的一笔——没有画完的一笔——总是引发人们接着画的想象和冲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气与韵的哲学探讨,揭示了气韵与中国画笔墨的关系,并论述了如何在中国画的鉴赏与创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以笔取气与以墨取韵的笔墨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行我道人、(?)罗王船山先生行迹所到之处、为图四十四帧、每一展览使人神往于残明更步之闲、其孤光远躅、如在眼前而生敬慕、此画足以鍼砭顽懦、不惟赏其笔墨云烟已也、道人性孤冷、与世味殊酸醎、近独暱余及醴陵卜子芸菴、画成  相似文献   

14.
母亲没念过书,大半辈子住在农村,没见过什么世面。到城里来,也是拗不过我好说歹说,到城里为我带娃儿。母亲不喜欢城里的生活,不喜欢墙上贴的画,不喜欢花花绿绿的地,不喜欢坐着的马桶。她说,城里人住的房子像火柴匣子。有一天,母亲问:"对面那家姓啥,怎么不见来往过?"我说我也不认识,母亲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望和惊讶。我知道母亲是孤独的,那种孤独,来自对一种生疏的幸福无法介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艺术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印章,在中国画各种艺术因素的整合过程中,诗、书、画、印四位一体构成了完美的艺术整体。印章的使用,在中国画创作中显示出极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今天,凡从事中国画艺术活动的画家,在完成其画稿时,必在画上钟以印章,这几乎成了一个固定程式。遗憾的是,以往的中国画理论研究,对印章的使用规律及其所产生的艺术魅力阐述甚少,系统深入的研究更乏涉及,作为对中国画艺术的整体研究,急需补上这一笔。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探,旨在“抛砖引玉”。印章原本只是一种证信之物。据考,它发端于周朝…  相似文献   

16.
水墨画派的兴起,是著色画的转变,是民间绘画转到士大夫画所创始。要想论述它的原始转变过程,单有一些历史叙说而没有原迹见到,是很难有明确的艺术认识的。传统绘画的规律,由勾勒的转到粗笔的,由工整更工整,转到豪放更豪放。唐以后士大夫画的艺术崇尚,是水墨为上,豪放为  相似文献   

17.
《围城》的女人·女人的“围城”张岩冰,杨幼力在《围城》中,作者曾让孙小姐给汪太太画过一幅像:孙小姐要过笔来,把红色铅捺出来,在吸墨水纸板的空白上,画一张红嘴,相去一寸许画十个尖而长的红点,五个一组,代表指甲,此外的面目身体全没有。她画完了,说:“这就...  相似文献   

18.
1992年,北京皇城根下,沈克成怀揣着自己发明的“沈码”,拿着从别人处打听来的一个电话号码,在旅馆里给我国汉字编码界张普教授打电话:“我是温州人,有个字码想向您请教请教!” “你给我寄来吧!”对方并不是很在意。  相似文献   

19.
以前我是一家公司的副经理。退休后,一位年轻的科长接替了我的工作。但在我眼里,这位科长资历浅,没资格当公司副经理。然而,他上台不到半年。就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这更使我看不顺眼了。有一次,由该副经理主管的公司财务工作被市财政局检查组批评,我心里觉得挺舒服,认为如果仍由自己来负责的话,绝对不可能出这种事。 近来,经常希望新的副经理工作出现问题,出一些乱子,刹一刹他的傲气。你说,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  相似文献   

20.
沈虹光是湖北省杰出的戏剧作家,创作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优秀剧作,但迄今文学界对她的研究和评论还很不充分。本期刊发著名文学批评家王先霈先生和郑传寅先生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推动沈光虹戏剧研究进程。其中,王先霈的《成为西西弗斯的狄奥尼索斯——我看沈虹光的戏剧人生》认为,沈虹光的剧作,没有大制作,不玩形式,总是为剧团掂斤簸两地俭省。她创作的剧本,人物很少,不用龙套,场景设计简单。她的剧作从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找戏,不是向外而是向内,向着人心,人情,人性。郑传寅的《琐细与平实中也有让人震撼的内容——论沈虹光剧作的艺术特色》认为,沈虹光的剧作大多是平实的,有的场景甚至近乎琐细,但作者能从平实琐细的生活中发现深刻的内涵,能从平易中见奇崛,确实创造出了让人震撼的艺术作品。其题材选择,多写当代都市的斗室微澜;其人物塑造,多为个性鲜明而独特的普通群众;其艺术张力,令人震撼,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