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的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但他的诗也不乏特色,而对苏辙诗的研究却甚不多见。在苏辙诗中,熙宁元丰变法时期的作品是其精华所在。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辙诗可分为前后两期,彼此不同而又一脉相承,都表现了政争中不屈的精神。苏辙诗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北宋中期文坛,受政治变法的影响,其主流可说是变法时期的文学。苏辙诗又一次证明了当时文学的这一特质,他的诗是变法时期文学的一页。论苏辙诗兼论当时文学的性质,就是本文写作的两个目的。  相似文献   

2.
从"文"、"象"的空间性看中国古代的"诗画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与画的关系在中西美学史上都是一个倍受注目的问题 ,但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中西传统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在西方 ,不断有人对诗与画的界限进行区分 ;在中国 ,“诗画交融”却一直是衡量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古代时间意识的空间化是“诗画交融”的深层思维基础 ,“文与画”、“书与画”、“诗与画”之间以空间化、视觉化的“象”为核心的同源性关系 ,则为“诗画交融”提供了内在形式依据。通过对“文”、“象”的原始空间含义的考察 ,可以清楚地认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诗画交融现象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中得到了精到概括。“诗中画”的“诗”与“画中诗”的“画”,指的是作为物化形态的诗、画作品,可称为“外文本”。“诗中画”的“画”与“画中诗”的“诗”则是在主体头脑中形成的“画境”与“诗意”,是意识中未外化出的联想与想象出的“内文本”。“诗中画,画中诗”是体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两个环节中的审美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主体的感知、移情、记忆、想象、联想等心理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普遍认为王维是中国绘画史上“禅画”这一画种的创始人。参禅的“诗佛”王维将禅心与画意融合在其空灵清寂的“水墨渲淡”山水画中,再现了他修禅的艺术体验,开拓出极为优美深邃的美学境界,达到了诗画相融的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了空淡清幽的艺术风格。他的“禅境画”开启了唐代的水墨山水,并对后世文人画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王维与禅的论证,阐述了禅画的概念及其起源,分析了禅画鼻祖首推王维的原因,简析了王维与“禅”、王维与“禅画”的关系,推断了王维的禅画风格,阐明了王维开创的禅宗画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伟大的音乐家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 ,其突出特点在于“钢琴”与“诗人”的天才融会 ,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钢琴艺术的表现力 ,在钢琴艺术的多种形式中都表现出了杰出的创造 ;同时 ,他深受波兰和法国两种文化的影响 ,在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中表现了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诗的境界。这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6.
(一) 对于关良与韩羽两先生的戏曲人物画,曾经几次听到有人争议起“象”与“不象”的问题。类似这种争议,在关于其他文学艺术作品的讨论中也经常可以听到。这个问题,关涉到文学艺术的特点问题,以及艺术与生活真实的关系问题,总之是有关艺术规律的问题。这使我不禁想到苏轼的一首诗: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这首诗讲的是艺术创作的形与神的关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苏轼还说过:“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这两句话同样也道出了艺术创作的某些“隐秘”,拿苏轼的观点来看关良和韩羽的画,可知他们是善于传神写意的“善画者”。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如其人”、“诗如其人”、“书如其人”的美学命题由来已久。在古代,“如其人”的人,一般理解为人格、人品,有时还更将这一命题倒过来,即人格决定其风格,人品决定其艺品。“书如其人”说的思想源头,可追溯到西汉扬雄的《法言·问神》: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传千里之态态者,莫如书。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扬雄率先提出了“书,心画也”的著名论断。扬氏所论之“书”,虽然未必专指书法,但第一次论及书法与书作者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以及书法艺术表情达性的特质。这些有关书法理论根本论题的论述,对后世的书法理论及创作有着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因此历来被看着是“书如其人”渊源。扬雄之后,“书如其人”说逐渐得以深化,成为中国书法批评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8.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是毛泽东同志《清平乐·六盘山》中的一句脍炙人口的词句。在诗词中,秋雁常常是诗人笔下的景物,唐代诗人孟浩然诗云:“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天。”大诗人李白涛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诗人往往借助于这一典型的景物,勾画出一幅幅富有典型特征的画面,寄托着自己特有的思想感情。诗和画从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北宋画家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所谓诗情画意,往往是艺术家们所着意追求的。且不论诗中之画,但仅就我所见的清代花鸟画家边寿民的芦雁画,对他的画中诗,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诗学“声情”论析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夫之作为我国古代诗学的一位杰出总结者,充分注意到诗与乐的同一性,极为重视对诗歌音乐美特征及规律的研究,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用“声情”这一概念论诗评诗的诗学理论家,“声情”论是他的“诗道性情”命题的合乎逻辑的延伸,在他看来,“声情美”即诗歌艺术的“穆耳协心”,亦即在“动听”的同时又道“性情”(包括诗人和欣赏者双方的性情).“声情”论体现了王夫之对古代诗歌艺术审美特质和文体特征的精到认识,在其诗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诗人,又是词坛领域的“花间鼻祖”。温庭筠一方面抓住诗高度词化的特质并加以转化与创新,开创了“婉约词”的新天地;另一方面又坚持分体意识自觉进行诗词有别的创作,确立了他对诗词这两种文体的不同审美追求。温氏恋情诗是婉约词产生的基础和桥梁,又是词向前发展、不断完善的动力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儒家的“诗言志”与陆机倡导的“诗缘情”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艺观。“志”与“情”,“言志”与“缘情”各有其内涵和侧重,对诗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能够而且需要统一在诗歌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中,“纯诗”理论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李健吾用“纯诗”观念来评价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作品,展开了卓越的纯诗批评实践。他关于“纯诗”的论述,主要是围绕着新诗的内涵、意蕴、形式、语言和魅力等方面加以展开的。这些探讨不仅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诗发展,就是对于当下的诗歌建设也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董说"问天"与屈原"天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于战国中后期的大诗人屈原,曾作过一首奇诗<天问>.诗中作者向天提出了近170个问题.生活于明末清初的小说家董说,通过小说<西游补>,借孙行者心中的暗想,向天提出了16个问题.相距1900多年的两位作家为何都要"问天",他们"问天"的含义是什么?"问天"之后各自的人生归宿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人画在意境的营造上,突出地表现为诗境和画境的融合。禅宗的所谓"见性"以及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审美的态度追求的天人合一与儒道之互补,这便是诗画交融的哲学根基。在创作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首先是由王维实现的,而理论上的系统总结与提倡则是苏轼。苏轼以后,文人画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已初具规模。经过前代的发展,尤其是宋代的奠基,才有文人画在元、明、清的蓬勃发展和高度繁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素有“诗画同源”和“诗画一律”之说 ,这种“同源”和“一律”的关系也表现在诗论与画论的文体上。中国古代的诗论与画论 ,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相通与互渗之处。本文试从文体样式、批评话语以及内在品格三个方面 ,来讨论中国古代诗论与画论在文体上的相通与互渗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诗史“二源合一流”的嬗变大势 ,文质彬彬、情文并茂 ,追求“壮美”的美学定位 ,以抒情为本的文化品格 ,以五言诗为主的诗体形式 ,皆由曹植垂范并师法千秋。曹植“一代诗宗”的诗史地位 ,是由曹植的四大贡献奠定的。  相似文献   

17.
朱敦儒为南北宋之交出现的一个词、画兼擅的著名作家。在广泛而深厚的艺术实践的土壤上 ,基于对文艺大系统内各部类彼此间共相与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其词与画在题材内容及风格意境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文章在考察朱氏的绘画活动及其时代背景、艺术个性等情形的基础上 ,通过对朱氏词作的具体分析 ,来探析朱氏词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并借以管窥宋代词画艺术相互交融的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水诗富有“诗呈自然”的双重意蕴 :她呈现一个诗意化的自然世界 ,多层面地显现人与自然合一的自然之状 ;而这呈现又极其自然 ,通过“技进乎道”的种种手法产生很高的艺术境界 ,是最美妙的自生成 ,完美地体现出自然之义与自然美  相似文献   

19.
“默会”既是一种知识类型,也可理解为一种知识习得方式。其诸多特点,在绘画艺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绘画艺术的主体性特征,绘画创作的心理活动过程,都表现出强烈的默会性,同时,默会也是美术知识传递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与谢芜村是近世俳句史上的著名诗人。在创作俳句之余,与谢芜村也进行着绘画的创作,被认为是日本文人画(南画)的集大成者。在创作俳句和绘画的同时,与谢芜村也渐渐地达到了俳画如一的境界。俳句和绘画原本是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从俳句的用词、构图、构思等角度分析,探讨了与谢芜村将俳句和绘画之间的巧妙与运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