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12月27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和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联合出版的纪念画册《段镇:孩子心中永远不老的段伯伯》首发仪式暨纪念座谈会在上海社科院举行。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徐未晚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来自上海社科院、上海团市委、上海市教科院及少先队代表、地下少先队代表等少儿工作者及段镇同志的生前好友40余人出席座谈会,会议由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研究员主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总结“六少”以来少先队工作的经验,提高干部的业务、理论水平,团市委少年部、市少先队工作学会、社科院青少所和上海团校四个单位,于八月八日至十三日联合召开了“上海市少先队工作理论探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市、区(县)团委、少年宫少先队工作干部以及部分优秀辅导员共一百三十余人。这次理论探讨会着重研究两个问题:(一)少先队工作同学校教学教育的关系;(二)辅导员的辅导同少先队员的自主自动和创造精神的关系。这两个问题是当前少先队工作上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进一步打开少先队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张庆秀  陈红军 《职业时空》2008,4(6):152-152
近年来,为了全面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加快信息化教学的步伐,教育部引进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并将其纳入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各省市也纷纷组织各级各类“信息技术与教育”培训。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蕴涵着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体现着新的教学观、师生观、知识观,评价观的信息化教学案例和范型。  相似文献   

4.
由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和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合编的我国第一部《少先队学》讲义巳初步编撰完稿。全文有二十六章,计十五万字。为使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少先队辅导员和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少先队学》的概况,以利少先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现将《少先队学》讲义的目录和绪论先期刊载。欢迎各有关方面同志来信来稿,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在邓小平理论宝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的设计中,教育始终占据主要的位置,其中思想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任务与目标、原则与方法、组织领导与队伍建设等基本问题作了一系列论述。它们前后联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续和发展,对于改进和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目卿 《老年人》2012,(1):22-24
在近代思想家魏源的故乡隆回县,有一位教育苦行僧——欧阳恩成。为了孩子,他多次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他筹资兴建的"建华少儿活动中心",成为我国农村第一个素质教育基地;他辅导的孩子,不少获得了"中国好儿童"、"全国少先队好队长"等荣誉称号……因为这些贡献,他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并11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相似文献   

7.
农村少先队组织在有效维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小学少先队工作相对薄弱。农耔小学应从多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质,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并积极创新少先队活动思维,使农村少先队工作逐步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儿童观的演变——从奴才观到主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观是儿童教育观与组织观的基础。儿童观具有时代性与阶级性。中世纪封建主义的儿童观是“奴才观”及反映奴才观的“原罪观”;资本主义的儿童观是“工具观”,同时也出现了要求社会进步利益与民主的“人性观”;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时期的儿童观是“主人观”,是更民主、更科学、更进步的儿童观。作者认为,社会主义的新儿童观只有在同旧儿童观残佘进行坚持不懈的矛盾斗争中,才能在领导者和教育者的脑中巩固地确立起来,以指导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立德树人既是教育的历史传统,也是教育的现实诉求。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少先队员思想的引导者、实践体验的实施者和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上有其特定的角色和要求。引导者的角色要求少先队辅导员"身正为范",实践体验的实施者角色要求辅导员"活动育人",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角色要求辅导员"以童为本"。  相似文献   

10.
“儿童观”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其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有的对其持否定的态度,认为这种观点过于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从而降低了教师的重要作用。而实际上,杜威强调的是: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他的这种观点对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少先队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增强少先队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方法。而少先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各种教育资源作用的发挥。在少先队里组建各种特色小队,使少先队活动社团化,更有利于发挥队员特长和优势,激发队员的向心力、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搞好儿童教育,做好少先队工作,必先科学地认识儿童。如果对我们的教育、工作的对象没有科学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必然产生盲目性和片面性,就会违背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少年儿童教育的客观规律,不能达到我们预想的目的,不利于一代新人的造就。什么是儿童?儿童的本质特性是什么?把握儿童的本质特性对于做好少先队工作,搞好儿童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这就是本文企图回答解决的问题。一、儿童是社会的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共青团上海市委少年部、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和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联合制定的少先队工作改革试验计划,上海师大附中自一九八四年六月开始,进行了"把队龄延长到初中三年级"的改革试验.在上海参加十四省市少先队科研横向协作会议的同志专门前往考察,《辅导员》杂志刊登了师大附中辅导员徐宜同志写的试验报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兴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将思想品德课与农村特色少先队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使孩子们受到更深刻、更多元、更广泛的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1月10日,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市教育局政教处,团市委学校部联合召开了“上海市中学生理想教育讨论会”。市、区、县教育局、团委的负责人,中学校长、教导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模范班主任以及大专院校、科研、出版部门的同志共12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华东师大李涵生,上海师院郁中秀,宝钢一中宋宝权,第六师范梅仲荪,大同中学詹劲锋,培光中学冯恩洪等六位同志分别作了“根据青少年理想发展的一些规  相似文献   

16.
半个世纪以前,刘少奇对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执着的探索,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特别是两种教育制度的思想,不仅是对新中国教育制度的独特贡献,而且体现了培养新一代人才的战略远见。值此刘少奇诞辰百年之际,我们对他的青年人才培养观作一阐析,希望对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完善和人才培养有所启迪。一、人才培养──半工半读思想的基点刘少奇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理论,联系中国解放初期教育的具体实际,提出了改革当时教育体制的设想和措施,即实行两种教育制度。这不仅仅是教育制度的调整和改革,更主要的是…  相似文献   

17.
研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理论以及他对问题儿童的看法和教育,根据理论总结出"问题"和"问题儿童"的本质,探讨家庭教育、先天缺陷、被惯养和忽视、长幼顺序对问题儿童产生的影响以及问题儿童产生的征兆。研究"问题儿童"的成长预期和其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培养创造精神的重要意义新时期少先队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新世纪的接班人,他应当是怎样的类型?当然不应是奴才型,也不是秀才型,更不是庸才型。八十年代的红领巾是祖国在新世纪初期向现代化新高峰进行新进军的生力军,他们应该是英才型的,应该是最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最近召开的上海市少先队代表会议响亮地提出:“我们要做创造型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这是非常适时的,完全符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开展创造教育理论研究,总结交流创造教育的实践经验,一月二十八日,创造教育信息交流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召开。会议由上海市创造教育研究会筹委会发起和组织。市教育局、团市委、青少年研究所、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等单位及中小学代表三百余人出席了会议。市教育学会会长杭苇同志在会上讲了话。倪谷音、毛蓓蕾、张永正、李酉亭四同志介绍了开展创造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全国优秀班主任毛蓓蕾同志在校内开设了创造性思维训练课。在教学过程中,她采用音乐、图表、玩具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近十五年关于儿童福利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及存在问题。通童福利的历史研究等。我国儿童福利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关于儿童福利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有待加强;儿童福利政策对儿童心理需求关注较少;对女童福利的研究严重缺乏;很少从儿童福利的角度认识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