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新标准从2012年7月1日开始执行,半年来,虽然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执行新版公文标准,但是由于部分公文制作人员对现代办公技术不熟悉,造成了公文制作的不规范,从形式上给党政机关公文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建设,帮助广大文秘工作者掌握公文制作的正确的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公文制作和处理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2012年7月1日起,党政机关开始执行新版公文格式标准以来,各地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公文制作不规范的问题。从有利于规范制作和便于制作公文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新、旧版公文格式的异同,这对进一步推进新版公文格式的顺利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彦离 《秘书之友》2012,(11):13-14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为配合该条例的执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6月29日联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于2012年7月1日起执行。笔者认为,从公文作为全国各类组织通用的办事工具和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项事业中的领导地位的国家政治体制等角度考虑,该标准以改称通用公文格式标准为宜。首先,从公文作为全国各级各类组织通用的办事工具角度考虑,全国应有统一的公文格  相似文献   

4.
张伟 《办公室业务》2012,(21):113+115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其制作的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党政机关公文,发现其在数字的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并对常见错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中明确规定,党政机关公文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标准GB/T15834-2011执行。本文作者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列举了党政机关公文中标点符号的一些常见错误,并提出了规范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党政机关公文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两类公文,它们在格式上有不同的规范.党的机关公文格式,在<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发布,以下简称<条例>)第三章有专章表述,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格式,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以下简称<办法>)第三章也有专章表述,并且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12月发布)予以规范,二者大同而小异.在人们常见的公文写作教材和其他书籍中,知识讲授往往侧重行政机关公文,而举例时又并用党政机关公文,这样容易使人们产生一些模糊认识,造成党政公文混淆不分的误解.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体现了党政机关公文的权威性,是党政机关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随意而定.本文试就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作一粗浅的分析、比较,以帮助人们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定,并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具体的公文标题的拟制中与《办法》中相关规定不一致的地方;其次,以2012年7月1日到2013年6月21日的国务院办公厅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文件为材料,说明自《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发布以来,具体的公文标题拟制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有些许不一致之处,并对这些不一致的地方做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以下简称新《条例》)已于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正式印发,并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同时宣布1996年5月3日中办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  相似文献   

9.
<正>公文是党政机关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记载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档案资料,做好公文写作工作对于促进党政机关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从管理沟通的角度来看,公文内容主要来源是领导决策信息,公文写作的目的是使信息在领导者和员工之间准确传递。因此,写好公文不仅仅是文秘人员的事情,同时也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一、公文写作是对信息精加工的过程公文是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产物。当领导者对管理工作做出决策时,往往会以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曾对解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格式》)的三部"全书"即《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释义与实务全书》(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党政公文写作规范技巧范例全书》(研究出版社,2012  相似文献   

11.
2012年7月1日起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配套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格式》)是党政机关公文规范化的重要依据。它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公文质量和推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学习、贯彻好新《条例》和新《格式》,是公文实务工作者和公文研究工作者今后一个时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目前,对新《格式》的宣传还处于刚刚起步、尚不规范的阶段,对新《格式》认识模糊、解读错误的现象比较严重。为准确理解和正确贯彻新《格式》,笔者特撰此文,从历史性的统一、原则性的调整、细节性的修订三个方面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2.
<正>凡是用来办理公务的应用文都是公文,这是广义的公文。狭义的公文,全称“党政机关公文”,专指201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15种公文,即命令、议案、决议、公报、公告、决定、通告、通报、通知、意见、报告、请示、批复、函和纪要。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规定同样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本文探究的公文正文一般结构模式是指狭义的公文。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实施领导和管理的工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专业性,需要写作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扎实的写作功底。公文是单位、领导的门面,关乎单位、领导的形象,关乎组织的运转和工作效率,如何写好公文是摆在公文写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探究党政机关公文文本一般结构模式,可以使公文写作者对公文写作规律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为公文写作实践提供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 14号,以下简称《条例》)已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化,是机关公文的最基本要求,是保证公文质量和提高公文办理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显示其权威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公文采用特定的格式,目的是为了规范公文处理工作,解决公文处理中体例不统一、格式不一致、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做到运行有序,提高工作效率,使公文处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得以顺利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4.
彭玉祥 《秘书之友》2013,(12):10-11
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离开了公文,党政机关就无法办公,党委政府的决策就不能及时贯彻落实;但如果公文过多过滥,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就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因此,  相似文献   

15.
《办公室业务》2012,(13):49
<正>《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已于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新(《条例》将党政两大系统的公文处理法规合二为一,是我国当代公文法规建设进程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对于进一步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统一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规范公文运转程序,提高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配合新《条例》的宣传、贯彻与实施,进一步提高广大秘书工作者的公文处理水平,促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定  相似文献   

16.
党政机关公文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两类公文,它们在格式上有不同的规范.党的机关公文格式,在<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发布,以下简称<条例>)第三章有专章表述,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格式,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以下简称<办法>)第三章也有专章表述,并且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12月发布)予以规范,二者大同而小异.在人们常见的公文写作教材和其他书籍中,知识讲授往往侧重行政机关公文,而举例时又并用党政机关公文,这样容易使人们产生一些模糊认识,造成党政公文混淆不分的误解.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体现了党政机关公文的权威性,是党政机关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随意而定.本文试就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作一粗浅的分析、比较,以帮助人们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奖励表彰文书是各级党政机关的常用公文。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各级党政机关使用的公文文种及其适用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可用于奖励表彰的党政公文有三个文种:一是"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二是"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三是"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通知是党政机关常用的公文文种之一,建国后颁布的7次公文处理办法中,通知都被列为法定公文文种,其功能也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201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通知文种的表述更为准确,功能界定更加清晰。在公文处理工作中,应准确把握通知文种的功能和使用规范。  相似文献   

19.
公文常见错误例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实施15年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实施11年了,它们无疑是党政机关历史上最好的公文处理法规和标准.但时至今日,上至国家党政机关,下至企事业单位,在公文制作中仍普遍存在着诸多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现象.笔者拟通过以下实例和简析,以期对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志有所借鉴或帮助.一、公文年份括号标引错误例:2001年3月27日,中共中央纪委"中纪发[2001]6号"文,标题为"关于印发《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的通知".这份公文的年份括号式样标引成方括号"[]"这样标引是错误的.国家GB/T9704- 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规定:"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标志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志;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正确的应为:"中纪发[ 2001]6号".公文正文部分的年份括号标引也存在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公文写作是党政机关重点工作之一,是单位内外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公文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了职能部门业务工作能力。笔者从提高公文水平的必要性、现阶段党政机关公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的角度提出以下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