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失意之时,名利离你远去,本真向你走来,可以静心读书,可以让平常心重新回归疲惫浮躁的躯壳。失意之时多读乐读,多思勤想也是真正静下心来去正视自我,反思失意原因的重要途径,在失意中读书,也是从失败中奋起,这是从失意中走出的开始。然而得意之时呢?得意之时要不要读书呢?  相似文献   

2.
<正>失意之时最可鉴别人的意志,意志弱者,失意失志,一蹶不振;意志强者,失意不失志,在逆境中锻炼自己,蓄势待发。得意之时最能鉴别人的定力,定力低者,恃才而骄,居功而傲,得意忘形;定力高者,恃才不骄,居功不傲,甚至功成身退。  相似文献   

3.
《经营管理者》2004,(12):45-47
作为企业老板和经理,你非常忙碌,没时间去读管理课程,也没时间去参加管理培训,读书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经常可以看到企业老板和经理在机场和航班上读书。现在您面临的问题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如何保证你所读的管理图书有价值呢?  相似文献   

4.
有山就有谷,人生不可能一直处于巅峰;有得意就会有失意,有得宠就会有失宠,一张一弛乃是人生之常理.无论面对哪一种失意,怨天尤人、消沉颓废、自暴自弃都无济于事,都只能是自毁前途、遗憾终生.如何才能尽快走出失意状态,理顺思绪,激发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呢?  相似文献   

5.
筱陈 《领导文萃》2012,(23):125-126
人可以得意,但不可忘形。人能够来到这个世上,本身就值得得意。来到世上,让人感受到了世界的万物,感受到了世间的冷暖,体验到了人情世故。更何况,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人可以在回眸中为自己曾经写下的精彩而得意,可以为得意而尽欢;也可以为曾经留下的失误而抱恨,为失意而痛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在他身处逆境之时,能够做到失意而不失态,无疑这是值得称道的。一个人在他身处顺境,甚至是大红大紫之时,能够做到得意而不忘形,更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7.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还要求小学生在1至6年级中课外阅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结合课文学习,延伸阅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阅读学习,才能获取新知。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可以根据学生所学课文,结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阅读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的读物。1、由节选看全篇,由改写读原作。有些课文是从某首诗或某篇文章中节选…  相似文献   

8.
有同志要我写一文,指明是“读书忆旧”而又要有点现实意义的, 因此我就写出了上面这个题目。 这本书我读过两次。一次是1944年在延安的时候,一次是解放初的那几年。在延安怎么会读这本书呢?我记得是从陈伯达那里听  相似文献   

9.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还要求小学生在1至6年级中课外阅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所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都是"读"的重要.怎样对学生进行有序、有效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11.
我曾在某学期第一堂数学课进行了一个调查,你认为最难学的学科是什么呢?答案是数学;你认为最令你头痛的学科呢?也是数学;令你最讨厌的学科呢?答案还是数学.为什么数学在学生的眼中是这种印象呢?  相似文献   

12.
正无论多么风光或多么糟糕的事情,一天之后,便会成为过去。所以,何必太在乎呢?你的风光或你的失意,只有你自己记得最清楚。能够放开怀抱,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年来做了很多不同的事情,每一次,都很在乎成果,也很在乎自己的表现。那么紧张,自然会给自己和身旁的人很大的压力。渐渐地,我发现我把问题看得太严重了。  相似文献   

13.
得意忘形     
<正>儒家经常告诫人,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龄,或者有了学问,气势自然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但是以我的经验还发现另一面,有许多人是失意忘形,这种人在拥有功名富贵的时候,修养蛮好,一旦失去功名富贵,就都完了,都变了,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变成失意忘形。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那么,现在的小学生又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学校"小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障碍及矫正对策"课题组,对永安镇辖区内的五所学校的农村小学生进行了阅读状况抽样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随机抽选了1500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选贤任能已由“伯乐相马”改为“赛场选马”,提拔之争也由后台变前台,由隐性变显性,由含蓄推让变激烈角逐。在竞争的情况下,总有成功者和失意者。失意的干部如果不迅速调整心态、摆正位置、自励自重,就会再度受挫,形成恶性循环。失意干部如何避免再度失意呢?  相似文献   

16.
读书与做人     
<正>"凡才子夜读子夜,是大家常说家常。"其意境,或许"夜读子夜"就是"晚上读写想","常说家常"就是"白天走干讲"吧?读书与做人,做到这样的境界,即是"才子""大家"做官,先要做人。做人,应该读书。怎么做一个好人?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于今日,像孔子,距今已有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文萃》2006,(2):145-145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我送你四句话,你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1.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样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2.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3.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许多领导干部在工作之余又拿起了久违的书本,这自然是好事.但问题在于,读同样多的书,未必能得到同样的收获÷同人类其他社会实践一样,读书也有一个质量和效益的问题.那么,领导干部如何把读书所获转化为素质和能力,并助推自己成长和成熟呢?这里我谈谈自已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19.
烦恼之源     
廖钧 《领导文萃》2005,(10):158-159
世界上有这样的怪事,你越想摆脱某种东西,那种东西反而纠缠你越厉害,比如烦恼。烦恼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相当大的部分是自己制造出来的,这是一个怪圈:人对没有烦恼的境界所付出的追求,则是最大的烦恼之源。人们喜欢金钱。没有钱的日子烦恼多多,吃穿用度,怎么办?只有削尖了脑袋挣钱去。满以为只要钞票在乎就可以高枕无忧、一劳永逸了,甚至所有的烦恼也会烟消云散,乃至生发为无限的快乐;可实际上,金钱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随着财富的增加,烦恼也是有增无减。金钱刺激欲望、欲望又产生烦恼,如此循环往复,烦恼的雪球越滚越大……从生活中也不…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然而,许多师生只是盲目而无入情地朗读,把读当成了课堂的摆设。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读",到底该如何施行呢?该文认为阅读教学应当达到四个境界,也就是"感知、感悟、语感、熏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真正的读书、看书,而不是摇头晃脑的摆架势。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会读,从而发展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最终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