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技术存在的方式在于被使用,只有在使用这一人类实践活动中,才能彰显技术的意义、释放技术的功能并延续技术的生命.技术使用的主体使用者无疑是技术与社会关系网中的重要网结,但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用生产话语来解析使用,过度弘扬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主体功能,从而造就了消费异化的图景.在技术已经奏响时代最强音、技术论已经聚焦于技术扩散阶段的现代语境下,技术哲学有必要拓展自己的空间,把技术使用者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有必要认真地解读技术使用活动.  相似文献   

2.
广义技术初探--试论技术的四种基本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狭义技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自然技术;广义技术首先属于实践活动和相互作用的范畴,既包括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自然技术和人类改造社会、改造主体的社会技术,也包括一切非生命物质所具有的自在技术和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本能技术.自在技术、本能技术、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是四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技术形态,彼此间是阶段性与连续性、历时升迁发展与共时影响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研究向度对人类改造自然进行考察 ,先后以人文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和工程学的分析为切入点来反思技术。在第一个阶段 ,在人文传统的熏陶下 ,他主要思辨地批判哲学与技术之间“始终是疏远的”的状况 ,还不能立足于实证的技术研究建构自然改造论。在第二个阶段 ,他扬弃了人文批判向度 ,转向实践唯物主义的技术批判 ,重视实证地透视自然改造活动 ,取得技术哲学研究的长足进步。在第三个阶段 ,他对许多技术事实及工艺学术语已非常熟悉并能实际把握 ,沿袭自己一贯的社会批判旨趣 ,扬弃了贝克曼的唯技术论技术的工程学分析传统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透彻的批判。这三个阶段递次呈现 ,构成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由诞生、发展到成熟的历史结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提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不仅要改造客观世界,也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他明确提出改造两个世界的历史任务,第一次提出改造主体的哲学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体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入,主体的状况如何对于如何改造客观世界及其成效的大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毛泽东提出的改造主体思想是全方位的,包括立场、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改造。主体改造的主要途径是实践。  相似文献   

5.
当代科学哲学之科学实践哲学的新趋向和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突破了表象主义、理论优位的科学观,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实践的科学观和技术观,为科学与技术认识论、方法论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使得科学与技术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沟通、统一成为必要和可能;科学实践是为了认识自然而去改造自然的活动,而技术实践是为了改造自然而去认识自然的活动;无论是科学实践,还是技术实践,都涉及关于实在、形而上学信念、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方法、规律与规则、发现与发明、事实与价值、理论与解释、检验与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逻辑化,即形成科学技术认识的动态过程和发展;以虚拟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导致了人的实践形态由现实实践向虚拟实践的拓展,科学技术认识模式从现实性向虚拟性的转换,使得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发展成为描述性认识和建构性、虚拟性认识的互补、互渗、互进的过程,把人类的科学技术认识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将技术转移的主体界定为知识和技术创造的主体以及知识和技术应用的主体。在此前提下依据一个特定知识主体的技术知识发展呈现S曲线的特征,按照S曲线发展的起始阶段、上升阶段、稳定阶段探讨技术转移的对接机制。由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企业的技术要求不同,决定了行业应对的机制的不同,为此,重点研究S曲线中起始阶段的对接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物质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推动社会改造理想实现。思想与物质技术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平等的社会合作思想既是人类社会改造理想,也是伴随着物质技术水平发展的一种思想实践。在思想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平等社会合作观既要高于社会现实,起到引导社会进步的精神作用;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物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实践,又为理想精神的现实转化,为社会改造理想的真正实现,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高度技术化的发展阶段,技术传播也成为当今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但技术传播至今还没有一个共识性的定义,人们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也不甚一致。鉴于此,通过对技术传播一些基本问题的讨论,提出了技术传播的一个初步定义,分析了技术传播的形态、渠道以及当代企业技术传播的实践,以期引发人们对技术传播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共同推进技术传播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改造主体思想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提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不仅要改造客观世界,也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他明确提出改造两个世界的历史任务,第一次提出改造主体的哲学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体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主体的状况如何对于如何改造客观世界及其成效的大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毛泽东提出的改造主体思想是全方位的,包括立场、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改造。主体改造的主要途径是实践。  相似文献   

10.
职业发展进程中从业者职业能力标准历经了阶段性变化:从基于躯体技能的职业能力标准到注重心智技能的职业能力标准,再到当代体脑合一的职业能力标准。尽管每一阶段有其独特的评价标准,但其背后都受到技术实践演进的牵引。技术实践裹挟着职业分工、职业需求、职业规范与尺度等众多要素。职业能力标准体现技术实践逻辑及其演进,左右着技术实践主体向人本质的回归、牵引着技术实践工具向智能化的转变、影响着技术实践对象向信息化的转向,并共同推动着技术实践方式的持续学习化。  相似文献   

11.
从主体在地球表层巨系统中改变客体的能动作用的角度对技术进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技术发展的三阶段论。在这三个阶段中 ,地球表层学视野的技术走向在技术的价值观、技术体系的功能、技术发展的模式、技术的结构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只有在实现主客体统一、以主体为主的技术思维前提下 ,才能促进自然、人、技术的协同进化和结构升级 ,以便克服技术文明发展的障碍 ,找到人类进入新技术文明的突破口———以新技术平台为支撑的人类创造时期。  相似文献   

12.
技术设计是运用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创制和改造技术人工物的过程中,把思维中的技术构思规范化、定量化,把它们以标准的图纸或说明书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创造性活动。技术设计是解决技术问题的关键,通过分析问题、综合取舍、实践评估等环节使得抽象的技术认识得以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形成切实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在不同的认识情形下,技术设计或者被当作一个黑箱,或者被当作一个白箱,或者被当作一个系统,这三种不同的设计方式分别反映出技术设计的创造性、合理性和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3.
技术风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危害最大、影响最广的潜在源头。技术主体作为技术的建构者和技术风险的制造者,当然应该对其制造的技术风险承担伦理责任。同时,由于技术主体又具备独有的认知、评估和解决技术风险的能力,需要继续追问他们的伦理应然性。  相似文献   

14.
按照马克思的意思,在技术门类中,包括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等。自然技术是"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社会技术是人对社会的"活动方式",思维技术是开展和改进思维活动的方式,而人文技术则是改造(善)主体的活动方式。技术应是一个"内在的整体",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四种技术相互作用,形成整合效应。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预见是认识主体在实践中对事物的发展状况作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人们在认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可以比较正确的预见未来。预见具有超前反映性,并表现为主体实践的需要和利益。预见在实践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功能,预见是主体实践的内在动机;预见的系统性,使实践具有整体性;预见的可控性,使实践能自我调节,保持最佳结构。因此,正确的、科学的预见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们正确行动的先导,能够有效地指导和支配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是指多极主体间 (民族国家 )通过改造或变革相互联系的客体的中介而结成物质交往关系的活动 ,本质上是物质交往实践全球化。物质交往实践全球化是人类进入世界历史普遍交往时代的社会实践形态。物质交往全球化实践形态包括全球化的时空结构 :主体交往实践距离化存在形态 ;全球化的技术交往结构 :主体的信息化存在形态 ;全球化的社会交往结构 :主体的网络化存在形态 ;全球化的历时态发生结构 :经济全球化形态。交往实践全球化研究可为民族国家参与全球化提供系统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企业技术寻求型FDI具有主体和区域特征,企业主要通过模仿跟随效应、联系效应、人员流动效应以及平台效应四个途径获得反向技术外溢。在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类认识世界进程的三个阶段即“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通过对思维具体这一思维综合体从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普遍与特殊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进行了理论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使人类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充满主体的自信。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实践视角透视社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实践的过程和目的在于改造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因此,改造世界的技术,也就至少有三类,即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思维)技术。社会技术是人们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都属于技术大家庭中的成员,但同时又有质的区别,社会技术具有规范性、系统性、主体际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使农户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层次结构。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论证了农户应当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意义与作用 ,以及怎样使农户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及有效途径 ,在技术创新中发展自己 ,完善自己 ,实现农业技术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