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化心理学与本土心理学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土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两种心理学研究取向,二者在很多地方类同或相似,如都反叛主流心理学,都注重心理和行为的文化差异性与特殊性,都强调主位研究、同文化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等方法与策略。但二者在研究对象、内容与范围、研究的根本目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等方面也有不同之处。基于二者的类似之处以及“本土”或“本土化”易引起误解和其内涵不明确、不确定等原因,应把它们整合在一起,都采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实证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一直左右着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实证主义的狭隘经验主义原则排斥了理论探索在心理学中的合法地位,致使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受到严重损害。随着实证主义的衰落,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认识到理论思维对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就导致了理论心理学的复兴。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影响主要通过下述两条方法论原则来实现:一是“经验证实原则”,即强调任何概念和理论都必须以可观察的事实为基础,能为经验所验证或为经验所证伪;超出经验范围的任何概念和理论都是非科学的。行为主义把这一原则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土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定位仍很模糊。中国心理学本土化是世界本土心理学的一部分。在世界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中,批判美国心理学的文化殖民主义被凸显为本土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导向。除了这种消极的文化概念,更应该强调的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文化概念。与多元文化论不同,本土心理学立足于本土文化,向传统心理科学提出了挑战,这一挑战可称为心理学中的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4.
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三种研究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后半期开始,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从而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是有关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三种主要的研究模式。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与行为比较;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本土心理学研究本土背景中与文化相关的和从文化派生出来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最终,通过一种深层结构理论,即一种普适性理论将会把它们的研究结果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理论心理学的发展涉及到对心理学科学观、学科性质和方法论的探讨,心理学研究对象作为心理学方法论讨论的主要内容,对心理学的整体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纵观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已经从实证主义的心理现象转换到主观建构的心理生活和话语建构。这种转换的同时也伴随着主客二分思维和价值无涉问题的转换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促进了教育研究思维的"本土化",厘清了教育研究本土化的认识论基础,为教育研究本土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教育研究本土化不仅仅是一种本土行动,更是需要以本土文化精神为路标,将本土问题作为研究活动的逻辑起点,以本土行动作为其实践着力点。文化自觉论为教育研究本土化设定了路径,我们应从建构"本土"教育理论架构、确立基于整体论思维的教育研究范式以及社会行动取向的实践运演出发,实现教育研究本土化。?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思潮,它的反文化中心主义、反科学实在论和反个体主义的思想颠覆了西方心理学的话语霸权,瓦解了工具理性的唯一标准,它为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奠定了哲学基础,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兴起,使中国心理学的研究从西化转向了本土化的自觉,从实证主义转向了本土性契合,从模仿复制走向了原始性创新。  相似文献   

8.
谈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的科学哲学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心理学主要有两大哲学方法论实证主义和现象学.文章论述了科学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对构造心理学、古典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统的择取,看似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然而却关涉到本土心理学的生命力,是关涉到中国本土心理学如何发展的一个元理论问题。以往中国的本土心理学,一方面过于注重文化大传统的研究定向,忽视了本土心理学与现实民众的心理契合问题;另一方面,虽然也曾关注文化小传统层面,但是却对文化小传统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关系缺乏明确的理论自觉。然而问题是,惟有自觉地进行文化小传统的研究定向,进行细致的、多样化的心理资源挖掘才有望实现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新生。    相似文献   

10.
女性心理学挑战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女性心理学的研究中缺乏本土取向,缺乏文化因素,缺乏性别视角,本土女性心理学的研究还没有发展起来。通过分析社会性别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透过中国近代性别视角的转换来理解对女性人格建构的社会心理需求。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构建本土女性心理学的三个角度:以中国文化为依托,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女性心理学的构建中;注重女性的主体性,推动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本土女性心理学的构建将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性别差异、女性心理和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心理学是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和现代心理学备受责难的背景下产生的新的心理学思潮.作为对现代心理学特别是科学心理学的反叛和消解,后现代心理学为未来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和发展取向.本文从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三方面对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心理学进行探析,反思了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贡献和面临的困惑,并提出以本土化心理学作为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突破口.可以说,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和基本观点为本土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新的契机,它有助于透析传统科学心理学面对当代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心理困境时的无奈与僵化,并为探讨和描述异质文化背景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找到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的不同学术理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国的本土文化中,有着非常独特的心理学探索和心理学传统.对中国本土的传统心理学存在着十分不同的学术理解.有在西方科学心理学框架下的理解,有从中国本土文化传统出发的理解,有片断破碎和语录摘引的理解,有完整系统和深入全面的理解,有限于传统和解释传统的理解,有立足发展和力求创新的理解.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应成为中国科学心理学发展的有益的文化资源、思想资源、学术资源.新心性心理学就是立足于本土心性学说资源的心理学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中华本土心理学,一门国内方兴未艾的理论学科,融合中华文化和传统心理学用以研究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作为已获多项美国文学大奖的美籍华人作家,哈金在其中国故事小说中塑造的原生态典型——中国传统人物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利用中华本土心理学的理论依据,以哈金《等待》中的角色孔林作为分析对象,从传统思想中的孝道观、婚姻观、脸面观三个方面分析孔林在与妻子的18年"离婚长跑"过程中展现出的心理特质及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从广告语言透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文化影响、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则蕴涵或反映社会文化。探讨中西方思维模式、哲学观念、文化心理和道德观念反映在广告语言中的差异,对于更好的理解和赏析广告语言,设计既符合广告表达基本原则,又适合民族文化特征的广告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心理学指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为底蕴,兼顾中国文化与心理学等两个角度来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主张用“基本问题论证法”而不是“内容相似论证法”来证明中国文化里确有心理学。为更好地开展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主张坚持“一导多元”的方法系统,并对此方法系统中的语义分析法、深度比较法和实证检验法作了操作性颇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高校新媒体文化以其社会性、包容性、自觉性的文化特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政治倾向、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和个性心理,他们思想文化的变化,必将影响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社会生活层面的变迁,为了繁荣和发展高校新媒体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高校新媒体文化的核心特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高校新媒体文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的文化中,数字不仅具有简单的计算功能,而且蕴含的文化信息能鲜明地体现该民族的思维方式、社会政治、传统习俗、社会心理,等等。文章比较了数字“三”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涵义,并对其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可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知识的看法会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心理学的认识论基础是科学主义知识观,其研究取向的特征主要有:主客二分的思维特征;本质主义;科学主义;个体主义。后现代知识观为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转变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当前,心理学研究转向主要表现在:心理学的社会建构论取向;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转向;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