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诉法修正案》中第5条到12条是有关刑诉中辩护权的最新规定,其中对于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律师,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和调查取证权以及法律援助的实施都作出了新的规定.这些新规定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保障人权,维护公民、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刑事诉讼法修改了辩护和代理制度,主要包括:一是将律师辩护提前至侦查阶段,明确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范围和辩护职责。二是加强了对律师会见权行使的保障。三是加强了对辩护人阅卷权的保障,同时规定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应当听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四是完善了法律援助制度。五是规定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诉讼权利的救济。新刑事诉讼法的上述修改,完善了  相似文献   

3.
2013年1月1日,新刑诉法正式施行。新刑诉法充分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围绕我国的侦查理念、程序、体制等宏观方面进行了改革,在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和特别程序等细节方面进行了修订,在这些制度修改中,涉及律师职业权利部分的修改是对经侦工作影响最深的部分。
  一、刑诉法修改后律师职业权利的变化
  (一)律师介入案件时间提前
  正式确定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把律师介入诉讼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有权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侦查人员也应当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律师,并将告知的情形记录在案。  相似文献   

4.
法官调查取证权是指在庭审过程中,法官对于有疑问的证据,可以通过勘验,检查,扣押等手段调查核实的权力。但是这一权力对于法官的中立性地位以及被告人的人权保障等都是不利的。本文从法官调查取证的不合理之处入手,分析了其产生及存在的原因。主张在刑诉条文中取消法官的调查取证权,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树立正当程序理念。  相似文献   

5.
强化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案件办理情况的知情权、侦查活动引导权、侦查活动违法纠正权,是侦查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规范引导侦查办案,加强对侦查监督工作的动态管理,增强逮捕工作透明度,有效消除侦查监督盲点,既提高监督质量和监督效果,又有效保障侦查活动规范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王晓芳 《经营管理者》2011,(22):164+162
律师会见权是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一项重要的律师权利,而且保障律师会见权也是实现律师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作用重要机制。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新《律师法》对律师会见权的规定,较之《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律规定有了很大的突破。然而在实践中,新《律师法》的运用遇到了一些问题,会见权的规定并未顺利实施。本文试探性的分析我国律师会见权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规制意见。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9,(22):11-11
6月1日,新律师法实施一周年。这一年新律师法究竞功效几何?据6月1日《检察日报》报道,一年来,被律师们称为3大执业难题的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在立法层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律师认为,希冀于一部律师法来解决律师执业中的所有问题,实在“很傻很天真”。  相似文献   

8.
释明权制度最早起源于德国,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制度中一项基本制度,它的产生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法官释明权的含义、由来、法官行使释明权的基本原则和必要限度以及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关系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一、绝对主义立场律师职业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尽管有时与一般舆论互相抵牾,该职业却也逐渐形成了特有的伦理观。作为法学的一个晚近分支,律师职业伦理在其研究视域内渐次形成了两种主要观点:一是委托人利益说。该说认为律师在法定界限内为委托人利益计,采取任何一般人可质疑的法律手段均为合法。该说在美国1969年《律师职业行为示范守则》及1983年《律师职业行为示范规则》中均有体现,并且已成为业内优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于西方定义为法院开庭审判刑事案件的预备性审理,"预审"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是指为侦查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真相而依法进行讯问和查证的过程,是一种侦查的讯问制度。从侦审分离到侦审合一,预审制度走过了近66年。侦审合一后,预审制度的目的与现实存在差异,因此学者们对于采用何种模式的预审制度进行了诸多争论。考虑到中国实情,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预审仍然应定位于侦查阶段,并且只能采取侦审合一的模式,但从长远的发展眼光看,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预审程序从侦查阶段走向审判阶段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
律师的性质是一个根本一的问题,体现在律师制度的各含方面,制约着律师的地位、权利、义务、作用、责任和律师制度的发展趋势,通过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律师制度的介绍,从职业属性出发认识我国各个阶段律师性质地发展和变化状况,以及从这些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轨迹中发现规律,给人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
魏浩锋 《决策探索》2008,(22):57-58
一、绝对主义立场 律师职业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尽管有时与一般舆论互相抵牾,该职业却也逐渐形成了特有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的起诉与答辩程序是整个民诉程序的基础性阶段,它是开启民事诉讼的钥匙。但是在我国,被告的答辩一直没有引起重视,理论界的研究也很匮乏,这与我国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追求客观真实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被告答辩的缺失导致了举证失权制度虚有其表,当事人双方的争点难以明确,诉讼突袭的情形屡见不鲜,浪费了我国宝贵的司法资源。鉴于此,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提出在借鉴两大法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建立答辩失权制度。笔者也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4.
刘旗胜 《管理与财富》2008,(11):158-160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律师法第二次修订案,修正以后的律师法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修订强化了辩护律师的权利,有助于解决实践中律师辩护的“三难”问题,将给律师执业带来深远影响。但是也存在一些缺失,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已规定的权利权限不明确,权利无保障。二是权利规定还不充分,某些权利有待强化。应当从明确与充实阅卷权的权限内容、增加在场权、程序性辩护权及加强权利保障性规定等方面进一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立案程序在发挥应有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立案审查程序过于原则,立案条件过于笼统的问题,实践中侦查机关的实际做法与文本中的规定出入较大,对于侦查的启动,我国应该废除作为独立开始阶段的立案程序,单设侦查篇,下设二章,即第一章立案,第二章侦查,取消立案的独立性,把立案纳入侦查的一部分,这样才符合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当下中国,随着公益诉讼实践的热烈讨论和蓬勃开展,公益律师及其群体也在一系列公众事业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和形象。然而,不论理论上还是实践申,对公益律师的认识都还处于模糊阶段。本文主要从公益律师的定义、公益律师的理性定位与价值追求、公益律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完善三个不同层面,对我国公益律师制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作为一项新的司法改革措施,与"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法治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针对当前司法实践中侦查中心主义仍占主导地位、控辩双方地位依旧不平等以及整个庭审过程虚化等不良现状,应当在人权保障理念的指导下,从侦查、起诉、审判三个方面来实现审判中心主义的完善与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基本措施:通过实行司法令状制度、弱化口供作用以及加强律师辩护权来规范侦查工作;通过改革案卷移送方式,建立预审制度来改进公诉方式;通过贯彻直接言词原则、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以及落实证据裁判原则来完善庭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期待权初探     
陈蓉蓉 《经营管理者》2013,(31):226-226
期待权的概念一经提出,就成为法学家们争议不休的话题。本文就期待权的概念、性质和类型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期待权是一种特殊权利,且只有附条件和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地位、采登记生效要件主义的物权让与,登记申请后受让人和预告登记人的法律地位和时效取得占有人在时效届满前的法律地位才是期待权。  相似文献   

19.
冀虎卫 《经营管理者》2013,(23):328-328
<正>案件查处是企业纪检部门的主要职责。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匿名举报的现象,举报人往往提供的是一些模糊的不明确的线索,致使调查取证难,常使纪检人员举步维艰,甚至陷入被动局面,既影响了纪检部门的威望,又挫伤了职工群众检举揭发违纪的积极性,制约着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采取调查取证"五点"法,是探索破解调查取证难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信息的分析是调查取证的基本点在实际工作中所涉及到的电话、信件或短信等信息举报,往往  相似文献   

20.
李强 《经营管理者》2009,(20):146-146
当事人主义取向的民事诉讼改革把诉讼中的权利与责任还给了当事人,但由于当事人意思能力的差异而使得诉讼结果难以公正,因此法官的释明权成为必要。释明权并不违反平等原则,相反,他能够实现实质上的平等。诉讼应该充分尊重客观真实,释明权应该区分针对诉讼请求的阐明和针对事实、证据的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