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相似文献   

2.
君君 《伴侣(A版)》2014,(1):46-47
正棘手:丈夫出差,继女网恋说不得我和丈夫认识时,他刚从一场失败的婚姻中走出来,拖着一个12岁的女儿悦悦。我进入这个家庭后,悦悦一直对我这个后妈充满敌意,时常令我感到尴尬。好在悦悦活泼可爱,学习也很少让我和丈夫操心。我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孩子,开始在各个方面都很注意,避免自己在她心里变成"恶后妈"。悦悦进入初中后,也许是心理上慢慢成熟起来了吧,有一段日子,她变得不如以往开朗,显出很深沉的样子。一开始,我和丈夫也没往深处想,只是在背后议论:女孩儿长大了,学会装深沉想问题了。可后来我发现她居然恋爱了,而且是网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几位朋友总夸赞我“深沉”。每每听到这些“溢美”之词,。G底不由得常常涌起喜悦的热流。我终于不再是那个快手快脚的毛头小伙子,也开始“深沉”起来了。然而,究竟“深沉”在哪里,连自己也不知道。有时想搜寻一番,却怎么也搜寻不到一点“深沉”的痕迹。最后竟想到了“模糊”思维:不必要清楚明确的东西,就应该含糊它、淡漠它,因此,我便不再去想。就这样在浑浑噩噩、迷迷瞪瞪中又“深沉”了数月,后来,我竟连话也不愿说,连笑都不想笑,“深沉”得都“深沉”不起来了。终于有一天家庭聚会时,兄弟姐妹欢声笑语,而我却无米…  相似文献   

4.
艺术的真实     
在艺术的范畴内无论每一个专业追求的都是"真实"这两个字。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本文浅析了艺术的真实。  相似文献   

5.
视野     
《职业》2005,(9)
因姓“裴”一年被炒7次在长春打工的21岁女孩裴红又被老板炒了鱿鱼。这已经是她一年中第7次失业了,而这七次被炒都因老板忌讳她的姓裴与“赔”同音有关。悲痛的裴小姐到派出所要求改姓郑,但她的理由既不合规也不合法,只能接着姓裴。此事听来实可悲可笑,由此推论,世上姓付(负),姓吴(无)的,姓仇的岂不都会有如此职场遭遇?如此这般,公司要想红火也很简单,弄个郑姓经理不就齐了?  相似文献   

6.
花凉 《伴侣(A版)》2015,(2):25-25
晚自习时,坐在我旁边的室友忽然哭了。
  一直觉得她是冷静又理智的女孩,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她哭。我低声询问她发生了什么。她把手机递给我,屏幕上是七个字--我们还是分手吧。  相似文献   

7.
读了范笑我的《笑我贩书》,“历史”这两个字又一次在我的眼前变得暖昧起来。也许,历史本来就不无嗳昧,因为展现它的通常是些善于制造暧昧的人。或者说,这种暖昧的感觉恰恰来自我看到了一大段未经厨师烹饪的、原汁原味、活蹦乱跳的“现在”。这对我那被大部头史书宠坏了的阅读胃口,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范笑我有个好名字。一个人是应该经常反躬自笑一下的。用自己的名字给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正>昙花一现,短暂而静美,无数人为了一览这痴情的景致而彻夜难眠。路边的野花,开得潇洒,开得烂漫,可却鲜有人流连驻足。它们同样是花,同样执情,同样在大自然里一颦一笑,结果却千差万别,引人深思。或许,这正是昙花应了宋人叶适那句"简洁雅致"的缘故吧!简雅,意为简单优雅,寥寥二字已令人思绪慨然,更似一缕弦音,穿透心境。然而,时过境迁,我们对它的理解早已变得虚无缥缈。我想,简雅应该是简单的,  相似文献   

9.
第七个馒头     
正我经常给同事讲"第七个馒头"的故事,在此分享给大家。有个老头儿饿坏了,一连吃了六个馒头还没有饱,当他吃下第七个馒头时,终于说了句:"我吃饱了。"于是,好事者开始研究这第七个馒头的做法和用料,想从中挖掘出让老头儿吃饱的秘密,却忘记了他之前吃下的那六个馒头。如果没有之前的六个馒头,那么,第七个馒头不可能让老头儿感觉到饱。  相似文献   

10.
最早知道“深沉”这个词儿,是在王朔的小说里。单立人对着他那群狐朋狗友,煞有介事地为自己怪异的行为辩护:我不该深沉,不想深沉,但我还是深沉了。一个词儿竟能让人感到无可奈何,那时我就想,“深沉”这个词儿挺有意思的啊。 更有意思的事儿发生在后来。 王志文把嚼剩下的口香糖吐在一个记者的名片上时,正赶上媒体全没多少好米下锅,普通的口香糖愣被炒成了杀伤力极强的 “飞毛腿”。媒体上是这样描述 “口香糖事件”的: 《齐鲁晚报》的一名记者想采访正在拍戏的王志文,赶上王志文没空儿,就递上张名片一边候着去了。王志文停拍的…  相似文献   

11.
时常有人问我现在的情况如何,有关心的也有想取经的(在患者看来还活着的都有经验可取)。我通常回答是:“还行”。我知道,对于关心的人,这两个字让他们很放心,但是对于想取经的人,这两个字的回答让他们无法继续问下去,可是我又不能用几句话就说清楚呀。  相似文献   

12.
《中外书摘》2009,(7):95-95
读《毛主席语录》 1965年,我人读赤峰市蒙古族小学,一年一班。 刚入学,学过“人、口、手”,觉得学字真是容易,一撇一捺就是个“人”字,太简单。我犯愁字学完了,这六年怎么度过呢?到一年级下学期,上蒙古文课。这所蒙古族小学又称七小,主要收蒙古学童,学两种文字。刚学一些字母.“阿、额、衣”,“文革”开始,人口手与阿额衣都无踪影,学《毛主席语录》。  相似文献   

13.
蒋雯丽 《老年世界》2013,(21):37-37
“我想和你交朋友。”“我同意”,也就是这10个字的承诺。让他们承载了日后长期两地分居的艰难和痛苦。  相似文献   

14.
你好吗?     
<正>如果有个远方的陌生人,不定时给你打来电话,只为问一声"你好吗?"你原本单调忙碌的生活,是不是会因此变得丰富和快乐起来呢?我不知道她到底是谁,可收到过她的一封信,没有字,只是一些小圆点。接到过她的许多电话,第一句总是问我:"你好吗?"那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办公桌上的分机是条情感热线,号码印在杂志上,所以响个不停。打进电话来的人,总  相似文献   

15.
我想,我对杨逸远全部的情感,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一个源于血缘和基因,植在血与骨头里的字——恨。我的"青春期"我的青春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从杨逸远正式离开我和妈妈那一天算起吧。杨逸远是我的父亲,只是自从记事起,我从来没有喊过他。我想,我对杨逸远全部的情感,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一个源于血缘和基因,植在血与骨头里的字——恨。  相似文献   

16.
爱上男老师     
毛利 《金色年华》2011,(10):33-33
说起来师生恋似乎也是不伦的一种,自从灵魂工程师这五个字被发明后,爱上老师无异于亵渎灵魂。比如教师节这种日子,很多人迫不及待要掏一颗红心出来,说自己曾经受过某某恩师的照顾,二十年后无法忘怀,并且绝对铭记一生。别人说得恩重如山,你忽然降低层次,抛弃灵魂谈感情,自然格调不高。这件事情就好像高中时物理老师抽我起来回答什么叫电磁,我一时听岔说,大象牌电池?从来都严肃至极的物理老师憋住笑说:某某,你真是瞎七搭八,胡说八道。  相似文献   

17.
余毛毛 《女性天地》2007,(10):40-41
不知在哪儿看到亲情树这三个字,我就把它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有时候想,它是什么样的呢?一边想,一边忍不住在心里描绘着它的样子。有一天闲来无事,我拿出纸笔,试图画出一棵亲情树。  相似文献   

18.
木头人生性拘谨,完全无情调可言。可自从保护了公车上一位被窃的女子后,就变得"怜香惜玉"了。我和"木头人"结婚刚满七年,俗话说"七年之痒",但我对他却很放心。木头人生性拘谨,完全无情调可言,永远不会说"我爱你、我想你"之类的肉麻话,走在路上遇见美女会将头偏向另一边。据他的朋友说,我是他接触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异性。我很得意:这样的老公简直比银行的保险柜还保险!谁知好景不长,这七年的"痒"还真出现了!  相似文献   

19.
正周末的晚上去看电影,偶遇几位同事。他们见我独自前来,都露出惊讶的表情:"你一个人?"我左手拿着爆米花,右手拿着可乐,手指里还夹着电影票,忙不迭地点头:"对呀,这家影院就在楼下,我经常一个人来,很方便。"他们倒吸一口凉气。虽然没再说什么,可看向我的眼神却开始变得诡异和怜悯。这让我渐渐有些不自在起来。结果那场电影我看得很不愉快,如坐针毡。后来把这件事情讲给一个朋友听,她问我:"你从来都是一个人看电影吗?"我想了想,老老实实回答:"不一定。爱情  相似文献   

20.
“当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喊出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金牌是‘China’时,当我披上国旗登上领奖台时,我内心的激动无法言喻。七年来,这一场景已经在我梦中出现了无数次。这一刻,我真的站到了世界技能巅峰领奖台,这是对我七年来2 500多个日夜坚持和努力最好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