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在新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在新疆朱培民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新疆各族人民虽然没有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和作用董妙玲(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抗日党派和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3.
<正> 山东省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7月28日至8月1日在泰安举行。会议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抗日战争的评价。会议认为,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族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必须确认: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时,这一战争是民族抗战,不是党派抗战。这一观念的确立,对  相似文献   

4.
毛泽民在新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四年半,他为党、为新疆各族人民、为抗战胜利艰苦奋斗,呕心沥血,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开创了新疆财经工作、民政工作为抗日建新服务的新局面,却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和反动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了。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发扬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为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云南既是抗日的后方,也是抗日的前线。为缅怀先烈、总结历史经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于今年九月二至三日召开了“云南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同志在发言和提交的论文中着重探讨了云南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等问题。本刊特选登朱志辉等同志的三篇文章,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6.
召开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暨《中国抗日游击战争史》出版座谈会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和陕西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9月1日在西安召开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暨《中国抗日游击战争史》出版座谈会。一些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陕西省委宣...  相似文献   

7.
晓晨 《晋阳学刊》2001,(2):110-112
华北抗战 ,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的发端 ,也是全民族抗战的起点 ,它对于整个抗日战争的坚持、发展和胜利 ,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作为华北抗战局面主要开创者之一的刘少奇 ,他的作用和贡献对于整个抗日战争的坚持、发展和胜利同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为记述这段历史 ,缅怀一代伟人刘少奇在华北抗战中的光辉业绩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国祥研究员的新著《刘少奇和华北抗战》。这是一部内容丰富、论述精当、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人物研究与抗战史研究并重的学术专著。《刘少奇和华北抗战》一书 ,第一次全面论述了刘少奇从…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贤达及海外侨胞,奋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终于获得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余年间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最伟大的胜利。八路军办事处是抗战初期,我党我军设立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公开办事机构,成为国共两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标志。先后建设办事处的,有南京、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武汉、广州、长沙、贵阳、贵林、重庆等地。这些办事处,本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宗旨,高扬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革命力量进行了四次重大的北上(撤)战略行动,即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红军长征北上抗日、抗日战争初期的南方红军游击队整编北上华中抗日、抗战中期的皖南新四军北移和抗战胜利后南方八省区根据地革命武装渡江北撤。这四次北上(撤)战略行动,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为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四次重大转折的历史关头分别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生动运用和集中体现。中共领导的南方革命力量四次北上(撤)的史实是众所周知的,在此,本文主要是考察其相互关联的共同…  相似文献   

11.
东北抗日游击战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和深远意义.东北爱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响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终于响彻全国,迎来了全国抗战爆发的新局面.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实际上是全国抗战的第一步,也是全国抗战的有力准备.它赢得了祖国东北的光复,对东北人民革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争取民族独立成为抗日根据地及全国人民的首要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民主制度得到了贯彻实施,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这不仅巩固了抗日根据地,而且为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力量的总后方。当时陕甘宁边区处于国民党军队和日本军队的包围封锁之下 ,物资匮乏。边区政府为了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大力发展生产 ,尤其是合作经济 ,不仅促进了边区农工商业的发展 ,而且在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对我们当前的农村建设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游击战是我国人民在长期武装斗争中形成的传统战法,是以劣势装备之我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传家宝。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同志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使游击战成为敌后战场的主要战争形式,为发展和壮大抗日革命武装,建立、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最后夺取抗战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游击战争,运用各种巧妙的战术,创造了一套适合于山东特点的作战方法,丰富了游击战的内容,在抗日战争中起了巨大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振奋精神,团结抗战,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民主主义精神文化体系,构筑起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为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精神文化基础。我们党正是用先进的文化引领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赢得了人民大众的支持和拥护,才构建起了全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党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就是以先进的文化引领时代潮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交流抗日战争史研究成果,提高我省党史和革命史的教学,科研水平,四月二日至十二日,省和扬州市中共党史学会在扬州联合举办了抗日战争史讲习会。邀请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十三位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国抗战所处的国际环境、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17.
在抗日战争开始和太行革命根据地创建五十周年之际,一部反映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史的专著——《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太行革命根据地,是抗日战争开始后,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直接领导下,由一二九师和地方党组织结合,发动和领导太行区广大人民创建的。它以太行山为依托,包括晋东南、冀西、豫北等地区(因此抗战初期也叫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太行革命根据地从创建到最后结束,共经历了十二年,在决定  相似文献   

18.
晋察冀边区的民主宪政运动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期间边区开展的民主宪政运动,对当时争取抗战胜利乃至后来的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杰是国民党著名的军事理论家、爱国主义者,在祖国神圣的抗日战争中,满怀爱国激情,主张坚决抗日,希望在抗日战争中复兴中华民族,建设现代化的国防。他科学地分析出战争的结局是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以此坚定人们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本文拟对杨杰的抗日思想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联的国际主义精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东方战场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不仅涉及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更涉及与朝鲜共产主义者、苏联远东军的并肩作战.中朝苏三国军民合力抗日,并肩作战,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联合,不仅提升了中朝苏三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更充分体现了中朝苏三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中所建立的友好关系,有效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协助了朝鲜的独立解放,牵制了日军向苏联进犯的侵略行动,对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