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洲现有人口7.666亿,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在殖民主义者统治时代,大批非洲人被贩卖,遭屠杀,人口锐减,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从1750年的14.6%下降至1950年的8.2%。随着殖民主义的崩溃,非洲人口出现了高速增长,其人口从1950年的2.05亿左右上升到1982年年中的4.98亿,占世界人口的10.9%。截止1999年,非洲7.666亿,占世界人口的12.82%。  相似文献   

2.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但非洲人口相对地稀少,据估计,1979年为4.7亿,占世界人口的11%。非洲人口稀少的原因,首先是由于过去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残酷奴役掠夺所致,同时部族之间的冲突,性病流行和一些欧洲疾病的传入,都使非  相似文献   

3.
一、人口密度非洲是世界第二大陆,面积约3,000万平方公里。1980年,非洲人口为4.72亿。全洲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人,不到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4人的一半。和亚洲、欧洲(不包括苏联)相比,分别只有它们的六分之一和七分之一。由此可见,非洲的人口密度是相当低的。但在非洲内部,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极其悬殊。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占全洲面积很小的地域内,因而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人口密度的巨大差别。象尼罗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大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众多,固然是建国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人口问题缺乏足够重视,人口发展太快所致,但建国前人口基数很大也是重要的原因。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曾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根据有关资料记载,1949年我国有人口54,100余万,比公元前2100年夏禹时的1,300余万,增加了将近四十倍。在建国前的四千多年里,我  相似文献   

5.
试论非洲人口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是当今各国普遍重视的世界性问题.本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急剧增加,特别是非洲人口的增长(年增长率2.7%),正以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口的年增长率(0.6%)向前发展.人口迅增引起自然资源分配的不足,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经济发展的迟缓.显然,对干增长最快的作洲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洲的人口动态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仲生 《西北人口》2009,30(5):23-26
非洲的人口动态长期以来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洲的人口动态由高出生高死亡模式向高出生中死亡模式转变.死亡率的持续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数种过去危害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的结果。正是死亡率的下降和持续的高出生率导致非洲人口迅速增长。在非洲人口增长的过程中.人口分布是极不平衡的。非洲人口分布的变化与经济因素的人口定期迁移是密切相关的,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这种独特的迁移模式均与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估计,1980年非洲人口是46,998万,占世界总人口的10.6%。二次大战前,由于殖民主义的掠夺,特别是万恶的奴隶贸易,非洲人口的发展一直是很缓慢的。据估计,1650年非洲的人口是1亿。此后由于奴隶贸易,到1750年,非洲人口不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非洲人口会议于1984年1月9日至13日在坦桑尼亚的阿鲁沙举行。来自非洲经济委员会39个成员国和联合国机构的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会上讲了  相似文献   

9.
各个历史时期记载的人口数量,是定量研究人口变化的主要依据,因此,历史人口数量的记载确切与否,直接影响着人口的科学分析。据四川省志人口部分记载,清朝末期(即1884年至1898年),全川人口数竟达七、八千万,这个数字是否确切,值得商榷。 首先,人口普查后,才能得到确切的人口数。四川历史上七、八千万人口的记载,并非是人口普查而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把这种影响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所谓“直接影响”,即气候变化引起农业产量的增减、农业区域的移动,从而导致人口发生变化;而所谓“间接影响”,则指的是气候恶化通常激化社会矛盾、触发社会危机,引起原有社会结构解体,同时还会引起外来烈性传染病的传播,从而导致人口减少;反之则引起人口的增加。通过这个分析,作者指出:20世纪以前的两千年中,气候变化是引起我国人口变化的决定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还是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都是由历史、自然、经济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其中自然环境是研究民族迁徙和人口迁移的基础。中国版图兼有南农北牧两大区域,由周秦到明清,长城内外的对峙,农牧民族的分合,正是历史上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二元一体化的历史缩影。纵观中国人口迁移史,北方游牧民族迁徙和人口移动不仅次数多、规模大,影响深刻,而且也成为其他民族迁移的主要动因,研究此问题对探讨中国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一、北方游牧民族人口迁移的动因从迁移原因上分,人口迁移可分为…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筹划人口计生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已有的共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国一切问题都会因为人口总量基数太大而变得复杂,中国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应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筹划人口计生工作,始终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从而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三、非洲入口发展战略类型试析以上从总的方面阐述了非洲人口的发展战略.非洲面积广大,国家和地区多达五十余个,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基础互有差别,如果按统一的模式制定各国人口发展战略,将难免脱离国家实际.正如卢旺达达总统所指出,“选择节制生育办法,必须符合卢旺达现实”.为此,有必要根据各国具体情况,区分不同类型,加以论述.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要求通过具体指标,加以分类和对比,同时,一些难以用数量指标来表不的因素,又必须加以必要的考虑.  相似文献   

14.
在香港经济辉煌、社会有序发展的背后,有一个被人忽略的因素,就是香港人口群体的自身的规律性变化,及其人口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它的人口转型的成功,成为香港社会发展的里程碑;它的每个阶段,或每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的现实,都成为香港政府调解经济,制定政策的依据,它的现代化人口管理手段,及与此相适应的公用部门管理模式,为香港1997年平稳回到祖国的怀抱,创造了先决条件。当然,目前的香港人口模式并不是最佳模式,况且任何最优人口模式也都是相对本国本地区而言,尤其香港人口的社会结构、机械变动结构也不尽然。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从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洞察其变,引以为鉴,把我们自己的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5.
要了解中国国情,首先应该研究历史。同样,要制定符合国情的人口政策,也应该对历史人口政策进行系统研究。 一、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 中国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人口数量上,追求人口总量的增殖。 刀耕火种是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生产方式,广种薄收则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为了弥补简陋工具造成的低效率,人们  相似文献   

16.
一新疆古属西域,是我国很早开发地区之一。根据考古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文化遗址遍布新疆各地,说明新疆各族人民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居住在这块土地上。当时,天山南北的土著居民主要从事游牧业和原始农业,生产力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劳动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与体力劳动为主,生产的发展主要靠劳动者人数的增多,因而客观上要求人口数量的增加,并形成事实上的人口高出生率,但由于饥饿、疾病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人口死亡水平与出生水平相差不多,有时还超过出生水平,人口的平均寿命很低,致使人口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7.
姜涛著《人口与历史;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Population andHistory:AStudyofPopulationStructureofTraditionalChina),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版。全书共八章,计27.2万字。人口并不是一个只具数量关系的抽象物,而是具有许多社会关系和联系的总体。所谓人口结构,就是从一定的规定性来看这些社会联系、社会关系。本书所谓的中国传统人口结构,与中国传统时代、传统社会-也即一般历史教科书中所说的封建社会相对应,但其考察的下限已一直延伸到民国时期。…  相似文献   

18.
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的报告预测,从现在到2050年,世界最贫穷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将从11亿增长至24亿,成为世界上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美国人口咨询局高级人口统计学家卡尔·霍布指出,这个预测是基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生育率将呈下降趋势的假设,而目前在该地区的很多国家人口生育率并未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19.
从人口生态学角度来看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口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本文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简述了自人类诞生以来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阐明了人口发展必须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相似文献   

20.
战争对人口影响的历史考察续建宜刘亚林(空军政治学院历史教研室上海200433兰州大学历史系兰州730000)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但国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很突出,冷战思维明显回潮,军事手段作用回升,战争和武装冲突时有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