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淑文 《山西老年》2014,(12):19-19
1964年秋,美国策划了"北部湾事件",开始往南越增兵,同时对北越进行大规模的轰炸。1965年2月7日,美国总统约翰逊下令第七舰队的航空母舰向越南民主共和国发动了全面攻击。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的发生使美国受到强烈震撼,美国本土的安全受到严重挑战.在恐怖主义上升为头号威胁的情况下,美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安全战略.新<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的出台,表明美国已经开始对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作重大调整.与此相适应,美国外交政策上的单边主义色彩有所减弱,开始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这不仅将对国际关系产生一定积极影响,标志着国际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且也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3.
美国虐囚事件引发轩然大波,一些人认为美国媒体真正体现了新闻自由原则,敢于揭黑,是政府行为的有力监督者;而一些人则认为美国媒体在战争开始时一边倒,是政府的附庸.本文试图浅析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并从世界格局和西方文化优越论处着手给以解释.  相似文献   

4.
美国虐囚事件引发轩然大波,一些人认为美国媒体真正体现了新闻自由原则,敢于揭黑,是政府行为的有力监督;而一些人则认为美国媒体在战争开始时一边倒,是政府的附庸。本试图浅析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并从世界格局和西方化优越论处着手给以解释。  相似文献   

5.
宗教以及宗教团体向来对美国政治具有很大影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基督教新右翼开始成规模的“游弋”于美国的政治舞台。冷战之后尤其是9·11事件的发生,宗教右翼势力迅速崛起并与政治右翼合流,对美国政治决策的影响力加大。在分析基督教新右翼对美国政治宏观和微观层面产生的影响基础上,归纳出基督教新右翼影响美国政治决策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伴随美国对霸权的追求,美国的不扩散政策也由防扩散发展为反扩散。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不扩散政策的基本特点是“防反结合、以防为主”,但已经开始向积极主动的反扩散政策转变。2 0 0 1年布什政府执政开始,特别是“9·1 1”事件后,美国的不扩散政策实现了向反扩散的转变。在先发制人的对外战略出台后,美国的反扩散政策不断的得到强化。美国已经将反扩散政策纳入它谋求霸权的总体战略框架。美国反扩散政策和反扩散战略的霸权属性使之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内在矛盾,对国际不扩散机制和国际社会防扩散的努力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是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转变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该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对恐怖主义的认知,改变了美国的全球反恐战略以及对南亚地区的政策,也改变了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政策走向和美巴关系。面对美国要把巴基斯坦炸回到旧石器时代的威胁,穆沙拉夫政府权衡利弊,根据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调整了美巴关系,支持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  相似文献   

8.
美国会计舞弊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2月开始的美国系列大公司的财务舞弊案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为此,以布什总统和美国国会为首的相关各部门、机构迅速做出反应,形成了以《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SOX)为核心的一系列对会计舞弊事件的后续治理措施。这些措施无疑是对美国原有的会计信息披露监控体系的修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美国的会计信息披露监控体系认识。  相似文献   

9.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发生了3起著名的"UFO事件"。一时间,"外星人入侵地球"的传闻闹得美国市民人心惶惶。如今事过境迁,美国"发现探索"频道揭示了3起事件的真相……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印俄在军事技术合作方面保持着紧密的关系,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介入,情况日益复杂。本文从俄罗斯历经10年改装向印方交付无偿赠送&quot;维克拉玛蒂亚&quot;号航空母舰事件开始,回顾两国军事技术合作历程、合作方式及合作标志性事件,探究俄印军事合作的特点、两国合作内在驱动力及外部环境对合作的影响,并最终得出两国军事技术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14,(12):18-19
1947年,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罗斯威尔市。有大量证据显示在那里发生了轰动世界的UFO坠毁事件。但事情真相却被美国当局掩饰至今。 1996年月1月20日,凌晨。在巴西的瓦吉尼亚市,又发生了一起UFO坠毁事件。很多UFO专家认为,这次事件无疑是罗斯威尔坠毁事件的升级版,其过程和情节更令人拍案惊奇。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政治文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理论是自由派社会政治思想在其把握20世纪欧洲民主的历史经验过程中创立的。百年来的悲惨事件使人不能不怀疑近代欧洲文明的基本观点:人是在经济和政治中追求最大利益这一目标的理性的生物。美国在30—40年代显然已开始放弃社会科学中古典自由主义的唯理论学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正如一位美国政治学家所指出的:“希特勒和法  相似文献   

13.
灾前预感 震惊全球的美国“9·11”袭击事件发生不久,从灾难中逃出的幸存者中便出现许多离奇的传说。 就在袭击发生前不久,很多幸存者基于一种不能言说的本能反应,开始改变原来的工作或行动计划。一名女乘客在排队登机时,突然感到胃部剧烈疼痛。  相似文献   

14.
事件法(或事件研究法)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实证研究法.西方(主要美国)对事件法的研究伸展到研究方法的各个步骤,在丰富事件法内涵的同时也为证券市场会计文献的经验证据稳定性、可参考性提供了方法论支持.而我国事件研究中,许多国内研究者习惯套用美国最新文献的方法进行研究,而逾越了他们争辩学习的过程,几乎很少涉及到事件法本身的内在逻辑和此方法在我国特殊制度环境下的应用基础问题.本文重新审视了美国证券市场会计研究所经历的方法论争议,对事件法在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研究的应用基础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需尽快深入探讨的一些基础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东西方冷战对战后东南亚华侨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遏制中国,美国开始介入东南亚华侨问题,并制定了相关政策。美国不仅运用各种手段,诋毁中国共产党,鼓吹“中国威胁论”,还极力阻止东南亚华侨子弟赴大陆升学。东南亚国家也顺水推舟,以反共反华的名义,变本加厉地迫害华侨,制造了一系列反华排华事件。东南亚华侨被深深卷入冷战旋涡。  相似文献   

16.
西欧联合是战后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的发展对于西欧乃至整个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西欧联合只是在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才开始真正起步、并取得一定成果.作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美国,一开始便与西欧联合运动结下不解之缘,它赞同和支持西欧联合的政策对战后西欧联合运动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家利益是决定一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动因。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对其非洲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背后的动因就是美国在非洲的国家利益。本文以美国在非洲最重要的三项利益——战略利益、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为分析框架,将二战以来的美国对非政策划分为冷战时期、冷战结束至"9·11"事件爆发和"9·11"事件以来三大阶段,梳理在各个时期美国在非洲的国家利益及据此推行的对非政策。基于美国在非洲国家利益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判断,本文认为尽管特朗普的对非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但自"9·11"事件以来确定的美国对非政策的基本框架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9·1l”事件以前,中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还不是重点。“9·11”事件后反恐成为美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中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骤然上升。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不仅对中亚的战略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已具有全球战略意义。伊拉克战争使美国的海外战线越拉越长,中亚恐怖主义的回潮,以及布什政府积极支持“民主改造”和“颜色革命”,又使美国的中亚政策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1963年末推翻吴庭艳的南越军人政变,是一个对越南战争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美国肯尼迪政府鼓励和支持了这场政变,从而大大加强了美国在南越的政治义务,加速了军事上越陷越深的趋势。不仅如此,这个事件还提供了美国战后秘密干预第三世界国家或地区内部政治的一个实例,并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美国与其附庸政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在全球范围推行军事反恐的同时,美国行政当局对其国家信息安全政策进行了重要的调整。在反恐战争的背景下,加强国家控制信息流动的能力,成为美国政府保障美国国家信息安全的首要选择。这一变化,改变了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制定过程中“开放”与“控制”之间的对比,以积极控制为主要特色的信息安全战略逐渐成形。为了获得更大的心理安全保障,公众愿意付出相当程度的通信自由作为代价。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政治精英已经开始重新思考是否值得以公民自由为代价来换取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