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1996,(6)
我国将建立劳动预备制度本刊讯(记者黄昕)劳动部长李伯勇在今年10月中旬召开的全国200城市实施再就业工程现场会上提出,我国将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并通过建立和实施这一制度,延缓新生劳动力进入就业岗位的时间,缓解就业压力,为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创造更宽松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职业》1998,(6)
本刊讯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总结交流各地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的经验,研究布置下一步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0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为配合和推进劳动预备制度的实施,由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组织编写、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劳动预备制培训首批教材,已于近期出版发行。实施劳动预备制度是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保持我国就业局势的稳定和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劳动预备制度,教材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解决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教材的急需,使参加这一制度的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受到相应的教育,保证培训质量,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组织力量编写了劳动预备制培训首批10门公…  相似文献   

4.
《职业》1998,(3)
中国劳动出版社向您推荐劳动预备制培训教材自去年开始在部分城市进行劳动预备制度试点以来,劳动预备制培训在全国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国试点城市将扩大到200个。为配合劳动预备制的实施,使参加这一制度的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受到相应的教育,保证培训质量,解决劳动预备...  相似文献   

5.
《职业》1998,(2)
中国劳动出版社隆重推出“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教材为配合劳动部出台的《“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的实施落实,我社根据当前再就业形势及各地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再就业人员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加强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方面教育的特点,近日在原有劳动预备制...  相似文献   

6.
《职业》1997,(1)
本刊讯在1996年12月中旬召开的劳动工作会议上,提出了1997年劳动工作的要点,关于职业技能开发工作,会议要求主要做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坚持培训为就业服务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培训与就业的结合。配合再就业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加强对企业富余职工、社会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规划和指导,并探索开发乡镇职业培训的途径与措施。抓好50个职业培训综合基础和10个地区的集团化试点,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在具备条件的30个城市(地区)中,开展对新生劳动力就业前追加1至3年职业培训,实行劳动预备制度…  相似文献   

7.
《职业》1997,(5)
本刊讯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于今年7月向各劳动预备制度试点城市发出关于使用劳动预备制培训公共课试用教材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为配合劳动预备制的实施,使参加这一制度的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受到相应的教育,保证培训质量,我们准备组织编写劳动预备制培训公共课教材。在新教材未正式出版之前,为解决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教材的急需,我们会同中国劳动出版社组织编写了(法律常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实用写作)、(英语日常用语)、(交际礼仪)、(劳动保护知识)、(计算机应用)、(应用数学)、(实用物理知识)等IO门劳…  相似文献   

8.
消息报道     
《职业》1999,(8)
六部委局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本刊讯经国务院批准,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工商局,7月23日联合召开全面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各项工作。会议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雅芝...  相似文献   

9.
《职业》2000,(7)
实施劳动预备制度是劳动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 ,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保持我国就业局势的稳定和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劳动预备制度 ,教材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解决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教材的急需 ,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受到相应的教育 ,保证培训质量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组织编写 ,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了《法律常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实用写作》《英语日常用语》《交际礼仪》《劳动保护知识》《计算机应用》《应用数学》《实用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0.
《职业》1999,(2)
本刊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林用三在今年1月14日召开的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向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了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的要求。林用三指出,去年,这项工作已在点上有所突破,今年要加大力度,在面上铺开,真正取得促进再就业的实效。各地要...  相似文献   

11.
一、实施劳动预备制的形势与任务实施劳动预备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任务,为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一是从就业面临的压力看实行劳动预备制的迫切性。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的基本对策是:扩大需求(即增加就业岗位),减少供给(即调控劳动力资源),提高素质(即加强职业培训).增强活力(即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情况看,就业岗位的超常规开发难度相当大,而通过实施劳动预备制,使我们找到一条运用调节劳动力资源供给,减缓就业压力的路子,…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00,(11)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为促进就业而实行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国家在解决就业问题时,无一例外地把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培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国际劳工组织积多年经验得出的结论。就业呼唤培训,就业期待着技工学校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技校作为职业培训工作的主体力量,服务就业是其立足之本;提高培训质量,扩大培训规模,促进就业,是技工学校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职责。 近年来,在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实施“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出通知,转发了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工商局《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要求从今年起在全国城镇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对所有新生劳动力普遍进行1~3年的就业前培训和职业教育,严格...  相似文献   

14.
《职业》1999,(8)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转发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工商局《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要求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对所有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  相似文献   

15.
学生实习前应做的六大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红香 《职业》2011,(18):56-56
先培训后就业原则是我国劳动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即要求从业者先学会一技之长再就业。所以,职业学校要大力加强专业课的学习与研究,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技能,使之获得从事某种工作的职业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职业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生产实习前,更要适时进行一些准备。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09,(9):67-67
几年来,黑龙江省伊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劳动保障政策,以促进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再就业培训工作第一,充分发挥培训机构作用,为再就业培训做贡献。今年,再就业培训任务相当繁重,按照《“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要求,不仅要完成350万下岗职工的培训任务,还要大力促进下岗职工经过培训后及时出中心、实现再就业。北京、陕西等地创造...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对所有预备新生劳动力普遍进行1~3年的就业前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控制。这是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新举措,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必须夯实基础,把握中心,保?..  相似文献   

19.
劳动预备制培训,是指对未升入高一级学校及未经过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学校培训的应、历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 1~ 3年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技能、职业道德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这种培训教育,不仅可以延缓目前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预备制培训,全面提高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后备军,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目前,在全国许多地区,劳动预备制培训活跃了一阵子之后,出现了冷冷清清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流入了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20.
杨学峰 《职业》2003,(2):26-27
2002年12月,北京。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召开的全国劳动保障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一等功的宜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克作为湖北省惟一代表,作了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一站式”再就业服务的事迹报告。宜昌市“一站式”再就业服务的新模式、新经验,赢得了与会领导和代表的满堂喝彩。近年来,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湖北省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处不断创新就业服务内容,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站式”就业服务的新模式,先后为10万余名下岗失业职工提供了“一站式”服务,有近8万人通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