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历来都十分注重锤炼语言 ,他们之所以能写出耐人寻味的佳作 ,是因为他们用词考究 ,生动准确 ,特别是极富感染力的动词的运用。英语也不例外 ,英美作家他们善于根据典型环境 ,通过恰到好处地遣词造句来表现典型人物的动作 ,从而达到刻划典型人物性格的目的。本文拟就英美作家描写人物和事物最常见的几个动词做尝试性的窥探。一、各种姿态的“笑”人因情绪或性格不同 ,“笑”的姿态也会有差别。光有“smile”或“laugh”无法表达这种差别 ,文学家们能从词汇花园里采集到最美的花朵 ,而使文章妙笔生花。如 :1、Histormentorssetofftowards…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里,恩格斯不仅要求人物形象是典型的,而且还要求“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是典型的。这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仅要塑造典型性很高的人物形象,而且还要创造环绕这些典型人物的典型环境。如果没有典型环境,那么典型人物就无法存在与生活。由此可知,环境描写,即创造典型的环境,在文艺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塑造典型人物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专就小说创作中的环境描写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广大的小说作家和广大的读者。  相似文献   

3.
典型问题是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中的重大课题.恩格斯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给现实主义所下的这一经典定义,是对现实主义文艺的全部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我们从这一定义中不仅可以看出典型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而且可以看出典型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红楼梦》之所以是古典小说的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就在于《红楼梦》极其成功地、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本文主要就曹雪芹在典型创造上的卓越才能、可贵经验和重大贡献提出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新解靳义增,贾山一、问题的提出和我们的认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恩格斯1888年在读了小说《城市姑娘》后,给小说作者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的。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的这句至理名言,概括和总结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揭示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然而,多年来,在关于典型问题的讨论中,对典型人物谈得多,这当然是必要的;而对典型环境这个关系典型创造的极为重要的课题,却往往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理论上研究不够,评论中也较少涉笔。这就不能不影响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不能不影响文学创作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有感于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发表一得之见,以就教于同行和读者。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导师,在他们论述文艺问题的五封信中不仅提出了表现工人阶级的斗争必须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美学思想,而且就如何创造“典型环境”,如何创造“典型人物”也都做了极其精辟的阐述。学习两位导师关于创造“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的论述,是我们进一步理解现实主义原则的一把钥匙,对于我们掌握典型化的方法、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也是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的。那么,什么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呢? 我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必须是体现了时代本质真实的典型人物活  相似文献   

7.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之一,恩格斯在回复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评论《城市姑娘》时曾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余华对小说《活着》中的福贵的人物塑造并没有这些鲜明的"原型"特征,这种"反典型"的做法对于文学创作、文学接受以及文学史来说都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几十年来,几乎所有的文学理论教科书、文学史教材、各种文艺刊物所发表的文章,只要一谈到现实主义定义,就引用恩格斯1888年给小说《城市姑娘》作者玛、哈克奈斯的信,在这封信中,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有些人据此认为,似乎只有现实主义作品才存在典型的特征,浪漫主义作品是不存在典型特征的。但是,又有谁能否定《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闹海》不是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又有谁能说《聊斋志异》中那些狐仙没有具备真实的细节描写和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显然,恩格斯这一段话,不只是放在现实主义作品中是正确的,而且放在浪漫主义作品中也是合适的,广言之,这段话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是在与周围人物的密切联系中存在的,由于生活内容错综复杂,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相应地表现得多种多样、各各有别。就以表现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而言,出于刻划人物的需要,也就不可能不去表现这种人物间的关系,并借此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恩格斯在1888年致《城市姑娘》的作者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指出了现实主义在刻划人物时,必须创造一个“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典型环境”的美学要求.笔者认为,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典型环境”,其主要的方面就是指环绕着典型人物所展开的那一组特殊的社会关系——即他周围的那些人。从这一意义上说,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  相似文献   

10.
典型人物依据其不同的个性心理表现可区分为性格典型和人生情状典型。这两种类型的典型人物各有其独具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法制文学     
作者认为,法制文学是有着自己的基本特征的:1、反映社会的法制生活,具有法律意识性;2、法制文学也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但又有自己的创作原则要求。而法制文学作品要塑造出典型人物,作者就应该深入法制生活、正确认识法制生活并提高艺术修养和才能。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典型问题讨沦的深入,有的同志提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有着不少共同的东西,但在艺术上却存在着质的差异”①。这一新观点的提出,响应者纷至,不少文章都表达了相同的见解②。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下面谈一点自己的浅见,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 持上述观点的文章之所以认为“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在它们看来,艺术典  相似文献   

13.
典型问题曾经被视为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文艺理论界和美学界曾经就典型问题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讨论,涉及典型的内涵、典型的共性与个性、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等。清末民初,王国维和吕思勉等人已经涉及了典型观念。在我国,最早直接使用"典型"和"典型人物"这个概念的是鲁迅。典型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引进有着重要的关系。1936年胡风和周扬有关典型的讨论成为典型概念传播的一个重要契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典型人物成为了文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评价尺度,认为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理解。新时期,随着现代主义文学规范挑战和替代现实主义文学规范,同时也发生了一个"典型"概念及其理论体系崩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中存在着三个问题:1.未能正确认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2.错误地认为文学是用形象反映生活;3.未能正确认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典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深浅、艺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低以及艺术的社会作用的好坏等各个方面。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作过重要的论述,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理论上解决了艺术典型与现实生活、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典型形象的共性与个性、典型与倾向性等一系列问题,深刻地揭示了典型的阶级实质和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完整地建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艺观提出“倾向”、“典型环境”、“现实主义”三个概念,要求人们“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但并非要求人们去昭示某种社会历史发展趋势,而是强调通过对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社会现实关系的全面性、整体性的反映,显现出社会生活自身具有的某种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并不确定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典型问题是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有争论的。最近,蔡仪同志在《文学艺术中的典型人物问题》一文中,就这个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不少新看法,又引起了进一步的讨论。蔡仪同志在文章中提出了哪些论点呢?首先,他认为:“文学艺术中的典型人物的所以是典型人物,不仅是个别和普遍性的统一,而是以鲜明生动而突出的个别性,能够显著而充分地表现他有相当社会意义的普遍性。”这个“有相当社会意义的普遍性”,蔡仪同志称为典型性格的基本之点,也叫“性格核心”。  相似文献   

18.
提起细节描写,自然会想起恩格斯的著名论断:“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62页)  相似文献   

19.
典型浅论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文艺创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文艺批评中的重大问题。典型问题是文艺理论中的难题。多年来,围绕什么是典型人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如何进行典型化等,展开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修正主义文艺理论的多次论战,也出现过不同意见的热烈讨论。至今各种文章和教科书对于这些问题还是说法不一的。本文准备结合自己在学习和教学中的体会,就典型的共性与个性问题,谈些粗浅的看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对英国女作家哈克奈斯的小说《城市姑娘》的评价,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探索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以及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的理论依据,从而阐述了恩格斯的现实主义原则及其典型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