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3.
张新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
母亲生我,给我获得了人生的机会。母校育我,给我创造了做人的条件。四十年前的八月,并州大地迎来了灿烂的阳光。我市第一所高等学府——太原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创立了。我荣幸地作为太原师专的第一代婴儿,在母校温暖的怀抱中茁壮成长。当我第一次迈入侯家巷一号挂有《太原师范专科学校》那庄严而醒目的校牌大门时,双眼馋亮,胸膛直挺,热血融融,惊讶、激动、兴奋、自豪的情感,顿时在全身上下翻滚。就好像一个矮小的凡人,突然进入了天堂仙境一般。跳入我眼帘的是那白玉般的欧式宗教建筑——一座雄伟而奇特的教学大楼。倾刻间反射到我… 相似文献
4.
赵攀强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Z1)
离别母校已有 10年 ,但我无时无地不在思念母校 ,思念恩师 ,思念那给我第二次生命、扬起我理想风帆的地方。那是 1990年的秋天 ,我怀着无限憧憬和希望跨入母校大门 ,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不料 ,一场突如其来的恶病 ,使人的精神陷入了崩溃的边缘。每当想起那段岁月 ,我总是心潮起伏 ,感慨万千 ,常常是泪水湿润了眼圈。记得病发时情形十分危急 ,必须立即手术 ,否则将会有生命危险 ,而我家住千里之外的陕南山区 ,亲人都不在身边 ,是学生处的张克清处长当即立断在手术单上签了字。记得当时的手术特别大 ,时间特别长 ,早晨 9点进手术室 ,直… 相似文献
6.
8.
叶芳 《中华儿女(海外版)》1998,(5)
尽管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杨慧珠博士已在工程力学理论及应用领域里做出了许多为同行称道的业绩,却一再不敢称自己为科学家,自称只不过是教工程的老师,是只懂某一领域的“专”家。她不愿让她的朋友称她“杨教授”,“老师”就可以了,她更希望大家宣呼她的名宇“杨慧珠”。自幼多才多艺的杨慧上大学时出人意料的上了理工科。但更出乎人们意料的是道位机械工程博士取得很大成绣之後,毅然回到祖国大陆。回到母校的母校1957年底,杨慧珠出生於台湾省新竹市。从她降生开始,笃倍基督的父母便把她视为掌上明珠,他们给她起名为——慧珠,便… 相似文献
9.
10.
高继海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忘不了母校学报高继海199O年春,我将自己的硕士论文《康拉德人格与作品的二重性》送到学报编辑部。不久系办公室通知我学报的编辑要见我。这样我认识了责任编辑张晓菲同志,她已对我的论文做了文字上的加工润饰,建议我将某些部分的次序作一些调整,并强调在改稿时注... 相似文献
11.
王尧生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
我于1958年秋季随第二师范与第一师范合并成为太原师专的一名学生。1960年毕业留校工作,后领导上又送我上大学深造。在母校学习工作的几年间,老师们言传身教“教人求真”,指引我们把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作为真善美的道德行为,我们善解师意,“学做真人”,终生享用。略述二、三事.以表达对母校的挚爱。1959年,母校组织我们参加汾河水库会战,我班的任务是从几百米外为大坝拉黄土,不管男女学生,每个学生拉一辆平车,拉运中途有专门工作人员祝平车装土星的多少分别发给甲、乙、丙木牌。我们每个同学都像是竞技场上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韩震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Z1):26-27
聊城师范学院并不古老,到目前为止她只经历了25个春秋,比41岁的我年轻了许多.但她是我的母校,是她引导我走上了学术道路,给了我新的生命,使我从一个普通工人变成了一名学者. 相似文献
13.
14.
1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