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扶贫资金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来说是一种稀缺资源,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缓解贫困是衡量扶贫资金使用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尽管国家扶贫资金投入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扶贫资金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2.
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其尽快摆脱贫困创造条件,增强贫困人口抗灾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科学、合理地规划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工作,更好地发挥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的系统管理,发挥建成基础设施的长期效益;进一步发挥以工代赈政策优势,拓宽贫困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3.
特殊类型地区依然是我国贫困的重灾区和扶贫主战场.研究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贫困状况及其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反贫困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要解决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发展问题,需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形成反贫困的区域新格局.增加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资金投入,围绕提高瞄准度和扶贫效率实现扶贫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农村扶贫资金各个部门投向与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联度,以探寻促进贫困地区农户增收的最有效的扶贫资金投向。分析结果显示,对增加贫困地区农户收入作用最为明显的是对农户人力资本的投资,其次是对农业生产和创收性方面的投资。另外,基本农田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等利于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全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在研究制定新的十年扶贫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规划中,应当专门研究解决少数民族贫困问题融资的特殊政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民族地区实施国际扶贫融资是中国减贫的关键措施之一,民族地区如何利用国际扶贫资金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国际组织的扶贫发展项目融资、国际援助资金来源多元化实践、民族地区利用国际扶贫资金存在的问题及民族地区利用国际扶贫资金的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找寻民族地区实施国际扶贫融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自1991年以来,国家为了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每年拿出5亿元专项资金,以扶贫贴息贷款形式,层层分配到贫困地区。这部分资金虽然不多,但却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关心和帮助。通过扶贫贷款的支持,确实有不少贫困村屯发生了变化,生产发展、生活改善,人民已经开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对此,人民是感激党,感谢国家的。但是,在扶贫贴息贷款的管理和使用上,也确实存在一些应该引起重视和以待解决的问题。1.论证项目不充分,报喜不报忧:有些项目论证的讲有利条件多讲不利条件少,结果项目一经确定,资金投入后达…  相似文献   

7.
"马太效应"在贫困地区表现为人才、资金等社会资源大量流失。这是人才、资金等社会资源自身运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追求的是效益的最大化,人才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贫困地区的发展急需资金和人才,而恰恰是因为贫困,这些地区又难以留住资金和人才,从而使贫困地区陷入了"马太效应"怪圈。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宏观数据和大样本微观数据分析了四川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的宏观表现和微观事实,并对致贫原因、帮扶措施与四川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与稳健性检验。结论显示:区域整体经济欠发达是四川深度贫困地区的主要问题,因病、缺劳动力是出现频度最高的致贫原因,技能培训和小额信贷等帮扶措施有效地提升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和发展能力,异地搬迁与医疗救助尚未体现出对贫困脆弱性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贫困地区的特征是自然条件恶劣和社会基础薄弱、中西部成为贫困地区的主要集中区、深度贫困与少数民族聚居相互交织、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由于制度的原因,加之地理位置、政策导向、人口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贫困地区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低下。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需要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贫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是经济、政治、资源、地理、历史、文化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以往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中,人们从政治、经济、资源、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论述。本文试从文化因素出发,对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一、贫困地区的文化特征贫困虽然直观地表现为一种经济状况,但它也蕴含着一种文化体系。由于长时期贫困生活的历史沉淀,在贫困地区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这些就表现为贫困地区的文化特征。对贫困地区的文化特征可以从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启示,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使贫困地区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中,形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贫困-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恶性循环圈".我国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表现在金融人才匮乏、金融机构服务缺位、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和低效率状态等方面,打破贫困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定各种金融优惠政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贫困和发展是21世纪中国西北乃至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面临的极为严峻的生存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是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突出难点,本文利用对民族贫困社区的调查和访谈数据,从民族社区农户基本情况、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生活等方面,对民族贫困地区社区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发现造成民族地区贫困的基本根源,从而为全面制定新时期民族贫困地区扶贫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疆贫困地区的文化脱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贫困是贫困地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一个特征。文化贫困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道德水准、社会风气、政治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落后与消沉所导致的精神生活的贫困。一般 ,我们可以把精神贫困归结为文化贫困 ,把经济贫困归结为物质贫困 ,可以把两者当作同义语使用。因此 ,要开发主体意识 ,消除贫困文化的影响 ,达到文化上的脱贫 ,实现贫困地区由贫困到小康 ,由传统到现代化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4.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有其特殊性,适合地区发展现状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运用有利于减轻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公共产品供给的角度探讨集中连片贫困治理,是从公共产品理论本身出发,总结选择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公共产品性质的条件,结合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实际贫困情况,分析适合贫困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需加强均衡性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以提高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贫困文化视角下的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文化是贫困地区长期贫困的重要精神原因。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想尽快改变贫困地区的现状,实现农村富裕,除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变革外,关键在于要解决农村的贫困文化问题,应当着力实施反贫困文化战略,帮助贫困人口重构反贫困文化的价值体系,探索反贫困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张艳 《理论界》2006,(11):57-60
目前,农村扶贫资金的使用出现了明显的边际效益递减现象,文化贫困的掣肘和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扶贫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针对辽宁的实际,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综合开发,由对农民“输血”转变为增强农民自身的“造血”能力,以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宗族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村贫困地区宗族关系和农村贫困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宗族多样性越大,以贫困差距比、贫困缺口平方、收入差距比为指标度量的贫困状况显著减小。因此,宗族可能通过阻碍市场化和村民自治给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由此说明在农村扶贫和促进村庄发展中不能忽视农村宗族等传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丁和生 《学术界》2008,(3):213-217
贫困的根源是积累率为零.通过对安徽省宿松县一个贫困乡镇的个案研究表明,在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农户要走出贫困,应该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耕地的流转和经营方式的转变等四个方面推进结构转型,不断开拓贫困农户的积累来源,在转型中走出贫困.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改变现实中国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劳动力素质和结构的有效措施。目前许多贫困地区在制定扶贫开发的具体措施上 ,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对缓解贫困的积极作用。凤城和龙胜的职业教育实践 ,证明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是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适当的学校正规教育是进行职业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忽视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既是造成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农村诸多矛盾存在的主要根源。当前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对贫困农村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发展集体经济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集中力量干大事;可以增强乡村干部的凝聚力,巩固基层政权。贫困地区发展集体经济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其次,扶贫资金应向贫困农村集体经济倾斜,县乡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还要与科研院所挂起钧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