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事求是的观点贯穿于董必武法制思想的各个方面,是其法制思想的精髓。立足中国实际是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是执法工作中遵循的重要原则;突出中国特色是法制建设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针。其主要内容包括法治、消除特权观念、保障人民民主及法制教育。邓小平法制思想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新时期党领导人民从事法制实践的结晶.它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处处强调辩证法,坚持两手抓.本文着重论述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变法是以“大明法度”,变法图强为指导思想的崇尚法治,以法治国的改革运动。在变法实践中,王安石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法治理论。文章分别从其关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阐述他的法治理论与法治思想。以为学习和研究王安石的法治思想对于促进当今的法治建设仍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源流、法制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清朝专制制度的极端腐朽是孙中山法制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思想基础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源头活水 ;孙中山法制思想体系主要由民权主义、五权宪法、权能分治论三部分组成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立论基础 ,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 ,权能分治论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型的人治社会走向现代型的法治社会的变革过程 ,是从人治型的价值—规范体系向法治型的价值—规范体系的转换过程。当代中国法制呈现的现代化的趋势 ,是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发生的。要使法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 ,树立法律的权威 ,真正实现邓小平说的不因领导人的意志转变而改变 ,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7.
谢觉哉抗日战争时期的乡村民主政治思想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民主政治的支柱在于广泛的乡村;各别群众都有自己的组织;民主就得有民意机关。谢觉哉乡村民主政治思想对当时共产党在边区的基层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对今天的村民民主自治建设也不无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谢觉哉抗日战争时期的乡村民主政治思想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民主政治的支柱在于广泛的乡村;各别群众都有自己的组织;民主就得有民意机关。谢觉哉乡村民主政治思想时当时共产党在边区的基层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对今天的村民民主自治建设也不无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论述、阐释了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贡献及其所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
后燕是十六国后期中原地区最强盛的一个王国,后燕的统治者奉行以威刑治天下的法制原则,行政体制上采用胡汉分治,选官以随才擢用为主要方式,刑法的锋芒所指主要是危害君主专制的行为,且越到后期用刑越酷烈,后燕的法制处处表现出动荡之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深刻总结中国传统法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以其敏锐的战略眼光 ,提出了一系列深刻丰富的法制思想 ,为我们指出了中国传统法制转型的基本目标和具体途径 ,邓小平法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法制转型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相关内容,论述了我国医药卫生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制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董必武法制思想形成历史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必武的法制思想萌芽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相似文献   

15.
法治作为一种与人治相对的治国方略,是指在治理国家中,法律居于统治地位,任何人都要服从公正的法律.法制强调的是法律制度本身,任何阶级社会都会有"法制",但不一定有"法治".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其法律思想经历了从"法制"向"法治"的演变.他前期主张"法制",强调用法律来巩固和维护执政党的地位与利益;后期主张"法治",强调法律主治.  相似文献   

16.
前燕是十六国前期影响较大且较为强盛的一个政权。前燕统治者都具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前燕的法制原则:前期法简刑慎;中后期法峻刑严。前燕除承用晋制外还制定了一些法律制度:选官方面,多途径罗致人才;经济制度方面,开园苑,定税制,罢荫户;刑事法规重点打击危害君主专制、破坏经济制度的行为。前燕的司法机构相对健全,注重司法官的选派。  相似文献   

17.
佛教对中国古代法制影响深广.首先,唐代僧尼是否应行致拜君亲之礼的论争,实质上是佛教平等思想与儒家忠孝思想的冲突关系在法制上的反映,体现了佛教礼仪影响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一个侧面.其次,由佛教慈悲思想衍生出信徒应禁杀的"断屠月"与"十斋日"之礼,不但是对传统"秋冬行刑"制度的有效补充,而且也对古代法律的残酷刑杀起到一种比"秋冬行刑"效果更为显著的缓和性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也是刑罚文明化、人道化的一种表现.再次,佛教的戒律不但有利于德主刑辅的教化,而且也鼓励一般民众修持向善,因此戒律的提倡能够起到减少犯罪的发生,有助于对犯罪的一般预防;但以佛教戒律来替代刑罚处罚,则是司法不公正与司法恣意性的反映.最后,禁止盗毁佛像的法律规定,实质上彰显了佛教的戒律与礼仪对立法的影响;禁止"私人道"的法律规定,实质上彰显了佛教的规模与国家税制、兵役制度的冲突关系对立法者权衡利弊考量的影响;僧侣犯奸罪加重处罚的特殊规定,实质上彰显了僧侣身份的特殊性对立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觏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涉及方方面面。通过对其立法及司法主张、所倡导的审判原则等方面的分析,揭示李觏法制思想的积极影响及其局限性,使人们对其法制思想的进步和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法制是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构建和谐新疆,地方法制建设必须坚持从依法推进经济发展、加快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维护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支持和规范人们的创造行为、团结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和巩固好稳定大局、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好干部队伍等十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述列宁的法制统一思想及其对今天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法制统一思想在他的著作<论"双重"领导和法制>一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这一法学思想对于我们消除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加强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完善司法审查等法制建设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思索列宁在<论"双重"领导和法制>一文中的观点,尝试着从如何消除地方影响、完善司法审查、促进法制统一的角度进行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