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学研合作模式是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创新的一项制度安排。有效的合作模式能减少合作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效果。基于对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应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模型,对现实中常见的技术协作与合作研发两种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合作各方资源与能力禀赋的差异和相互信任程度是决定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及其演变的关键因素的结论,并以抚顺华海与清华大学的合作案例作为引证。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地方高校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主体和生力军,肩负开创全民创业的重任。选择适合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将是地方高校实现服务全民创业这一目标的基础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我国产学研现状、影响因素,进而以吉林省为例,客观地分析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出创新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思路与对策,促进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模式.认为产学研合作教育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环境,有利于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要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运行机制,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素质,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4.
试析产学研合作的基本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创新经济学及产业经济学理论,对产学研合作的基本属性进行初步研究。认为产学研合作的基本属性是创新;产学研合作的运作模式是一种分工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承载机能是一种产业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基础结构是一种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取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一些既有经验,指出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急需更新的理念和进一步改革创新的举措,旨在建立一种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提高高校综合实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提高管理效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创新,选择合适的产学研模式,成为促进企业基于科学创新的重要议题。文章运用2010—2018年中国A股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四种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合作创新的科学性程度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会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相较企企合作,企学研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最高效的,其次是企学和企研合作;合作创新模式的科学性程度正向影响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合作创新的科学性程度在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般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盐城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调查中关于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数据资料,以盐城工学院为个案,在深入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依据一般地方高校合作模式所需要的条件,提出创新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思路和对策,从而促进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8.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何种模式进行合作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在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过程中都形成了不同的模式。本文介绍了6个典型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并作了对比分析,分析结论对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了一些启示:高校应摆脱传统科研体制的观念束缚,消除产学研合作的传统边界,加快产学研合作的开放性与国际化;充分整合高校的各种社会资源,探索全方位、多元化、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改革新形势下产学研合作的制度环境,变被动合作为主动合作。  相似文献   

9.
传统“产学研”合作理论存在理论体系不完善、行为主体定位不清、合作模式单一和创新机制简单等问题,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区域创新的需求.三螺旋理论下的现代“产学研”合作理论分别从理论模型、行为主体、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对传统“产学研”合作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创新,为现代“产学研”合作理论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三螺旋理论突破了传统“产学研”理论“产—学(研)”双主体的线性合作模式,强调了政府等其他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了“官”“产”“学”非线性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集群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载体:官产学研联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共性技术是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和结构升级的基础,产业共性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创新需要官、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官产学研联盟是产业共性技术合作创新的组织载体。官、产、学、研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它们之间利益的交集和优势的互补是形成战略联盟的前提和基础,它们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了官产学研联盟的合作创新机制。官产学研联盟的合作创新模式主要有地方政府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集群结构和创新项目。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职责不仅仅是教学和科研,还要更好的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而产学研合作可以更有效的实现高校对社会的服务职能。产学研合作即是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其合作有利于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和校企共赢。以新建本科高校为背景,进一步分析了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高校的办学理念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人才培养模式封闭单一;一些企业和教师对产学研价值取向存在分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较弱,产学研合作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并且探讨了如何转变办学理念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地方政府支持,构建完善的产学研模式;健全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其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桥梁作用,提出了“政产学研用”创新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用合作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高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高等农业院校通过产学研合作在服务地方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大力推进这一合作,通过梳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用"的重要性;在农业院校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了农业院校产学研用合作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路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弱质产业,特别需要产学研合作的助推。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实践对我国开展农业产业产学研创新的基本启示是:应当制定专门性的农业产业产学研合作法律法规,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产学研合作中的管理和服务作用,建立多样化的农业产业产学研合作形式,合理规制农业产业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归属,依法鼓励、引导和规范高校参与农业产业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制造战略的产学研创新合作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组织形式,产学研合作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切入点的制造战略可作为企业选择创新联盟合作模式的重要依据,并以海尔集团为例分析其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推动高校及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是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地位的关键.因此,有关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并能有效指导实践.进一步探讨产学研合作创新要求,应从强化合作管理、建立信任制度、创新利益分配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和协同创新的创新组织模式。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特性和构成要素,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中各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图和反馈回路,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创新成果的形成与转化、创新资金的循环流动、创新人才的流动和创新系统机制4个方面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高校依托行业、适应社会,建立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充分调动政府、行业、企业、研发及金融机构等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合作,共同参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以行业特色高校为例,探讨通过产学研合作途径,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苏南模式县(市)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昆山近年来站在了全国百强县(市)的标杆位置。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昆山面临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严峻课题。依靠创新驱动、人才引领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探索适合昆山发展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路径是实现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苏南模式县(市)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昆山近年来站在了全国百强县(市)的标杆位置。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昆山面临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严峻课题。依靠创新驱动、人才引领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探索适合昆山发展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路径是实现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宁波大红鹰学院平面设计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念,论述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模式,进而分析了开放式项目课程教学、工作室教学,以及适当开发家长资源、"专业+公司"产学融通等有效途径的实践,认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模式可以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相长,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