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财政部长谢旭人日前在《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一文中提出提高个税起征点的观点后,应者如云。97%的网友认为目前的个税起征点应该提高,这实际上反映出目前的个税设置存在明显的硬伤——起征点的设置与民意预期严重背离。  相似文献   

2.
《老年世界》2008,(24):26-26
据中国政法大学税法专家透露,目前个税起征点修订方案已经进入征求专家学者意见阶段,媒体报道的3000元起征点方案极有可能在近期正式推出。然而,是否可能出现个别经济学家所呼吁的按照地区来分别制定起征点,达到因地制宜呢?中国政法大学税法教授陈玲表示:“一定是走全国一盘棋,分地区的话会滋生个税申报地转移,从而使得部分地区个税征不上来。”  相似文献   

3.
《老人世界》2013,(2):61-61
在物价和居民收入“双升”背景之下,个税起征点是否需要调整,近日再次引发争议。有人提出,应将起征点提高到1万元。媒体调查显示,超过60%的网友对此建议表示支持,相关人士对此意见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报载,3月1日,个税起征点正式调整到2000元。个税“起征点”,更专业的说法似乎应该是“减除额”(也有专家称“免征额”)两年之内的两次调整,以致法律修改过于频繁,问题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5.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7日9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楼继伟、部长助理许宏才就“财政工作和财税改革”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楼继伟称,提高个税起征点是不公平的。单纯提高个税起征点并不是改革方向。中国将转向综合个人所得税体系,新体系下房贷利息、教育和抚养子女费用将可减税。  相似文献   

6.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修正法草案,个税起征点将上调至每月2000元。应该说,在本届政府不断强调重视民生的情况下,此次调整确实符合广大中低收入者的利益,也有助于削弱物价上涨给公众带来的痛苦。然而,调高起征点并非个税改革的真正意义所在,对个税来讲,应该把公平放在首位,围绕改善民生来展开改革。  相似文献   

7.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7月24日)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税收数据,其中个人所得税完成2135亿元,同比增长27.3%,比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GDP)10.4%的增速快1倍多。而这样快的增幅是在今年3月1日个税起征点从每月16.0元调至2000元后出现的飙升,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魏杰的话说,飙升说明上次调得不到位。个税增长快于GDP和居民收入增速是不合理的,“税收应该是调节贫富差距的手段,现在却让很多穷人缴了税”。由此,上调个税起征点的呼声也再次响起。  相似文献   

8.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超额累进税率为3%至45%。个税改革引起社会大讨论,个税改革与调节收入分配的关系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思考。文中围绕个税起征点提高的作用、缺陷和改革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7日9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楼继伟、部长助理许宏才就"财政工作和财税改革"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楼继伟称,提高个税起征点是不公平的.单纯提高个税起征点并不是改革方向.中国将转向综合个人所得税体系,新体系下房贷利息、教育和抚养子女费用将可减税.  相似文献   

10.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修正法草案,个税起征点将上调至每月2000元。应该说,在本届政府不断强调重视民生的情况下,此次调整确实符合广大中低收入者的利益,也有助于削弱物价上涨给公众带来的痛苦。然而,调高起征点并非个税改革的真正意义所在,对个税来讲,应该把公平放在首位,围绕改善民生来展开改革。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世界》2013,(11):60-60
2011年9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到今年9月,新个税法实施两周年。有财税专家表示,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工薪所得税”,建议改按家庭征税,以降低工薪阶层的税负,同时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监管,实现真正的税负公平。有统计显示,65%的个税来自占个税缴纳群体80%的中低收入者,而占个税缴纳群体20%的高收入者,占有银行存款总量80%的比例,其缴纳的个税比例却不到税收收入总量的10%。  相似文献   

12.
对于通过调整个税起征点刺激消费的方式,在2008年12月13日的《财经》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均表示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3.
姜菁  徐娜 《职业》2006,(1):14-16
个税起征点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全部由个人缴纳,有些行业增长速度放缓, 公务员薪酬全面调整……这些因素对职工个人的整体收入而言将会产生哪些影 响呢?  相似文献   

14.
个税征缴应该考虑消费负担和社会保障 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为1600元,决定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此前的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了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扣除标准听证会,在25位听证陈述人中,超过70%的代表提出应将个税扣除标准提高至1600元、2000元甚至3000元.而立法听证前的包括全国总工会在内的多个调查表明,多数公众希望起征点在2000元以上才比较合适.这反映出民间积累财富的愿望.其实我个人认为,税制政策应该体现这样的藏富于民.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为1600元,已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随着个税法修改,公众的“纳税意识”空前提高,一时间,“可以少缴多少税”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在一片调高起征点的呐喊声中,听证会上,一位马姓代表的声调却与此不同,他强调要下调标准,理由是“可以扩大缴税的人群范围,有利于普及公民的纳税意识。”但值得让人思考的是,尽管多年来不断地宣传“纳税光荣”,另一方面,厌税心理却成为一种“公共情绪”,穷人怕将个税征到自己头上,富人则忙于“合理避税”。这说明,公…  相似文献   

16.
公共财政的根基在于税收,但税收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下中国,从政策面到舆论场再到民生层面,无论对于个税还是其他税种,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加减法算术题。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为1600元,已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随着个税法修改,公众的"纳税意识"空前提高,一时间,"可以少缴多少税"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在一片调高起征点的呐喊声中,听证会上,一位马姓代表的声调却与此不同,他强调要下调标准,理由是"可以扩大缴税的人群范围,有利于普及公民的纳税意识."但值得让人思考的是,尽管多年来不断地宣传"纳税光荣",另一方面,厌税心理却成为一种"公共情绪",穷人怕将个税征到自己头上,富人则忙于"合理避税".这说明,公众的纳税意识不是没有,甚至可以说还很强,只是这种纳税意识很大程度上与某些人的期望相反.  相似文献   

18.
杨光 《安家》2006,(9):59-62
八月是二手房交易强征个税政策实施的第一个月,地税营业厅与开征前几天被挤得水泄不通的情况相比,多少有点冷清.门可罗雀的顾客里面还有很多是在8·1大限前办完所有纳税手续跑过来扫尾的人.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地税营业厅均是如此.表面上看似乎国家通过个税对房产业的调控已经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持这种想法的人未免过于乐观,毕竟重征个税还不能做到对炒房行为的精确打击.  相似文献   

19.
现代国家的税收体系是一个很复杂的人造系统工程,非专业人士是难以窥其全貌的。在这个系统工程中,与老百姓最直接相关的是个人所得税。然而一般人想要把个税那些累进的税率统统记住,仔细算计着并恰到好处地挣钱而不“吃亏”,从理论上说不是做不到,但是可能会太累而“过劳死”。不过,要说个税的征收和缴纳会形成政府和个人之间持续的博弈,至少在中国,很多人都会同意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在当下中国,个税改革闹得沸沸扬扬,有人喊不能杀富济贫,有人喊不能劫贫济富。事实上,在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中,65%来源于中低收入家庭,也就是说,中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并没有征到真正高收入的人身上,调控贫富差距的职能还远未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