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相对于其他居住地的人们而言,那些居住在洛基山脉的人们享受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之美。而通常,人们所处的环境往往都是自然与文化耦合而成的产物。一般说采,某处原始的自然,一旦遭遇移民,就会烙上某种人类文化的印记,从而很难保留原始的自在样态。大多数风景都是一种自然与文化的综合体,但也有很多风景,对它们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仍然是自在的自然——这是相对于由文化主导的人化风景而言的。较之于美国东部这处被文化驯化了的风景而言,西部的洛基山脉则是一处被文化遗忘了的风景,一处以自然为主导的美丽画卷。它依稀告诉我们:不是自然存在于我们之中,而是我们生存于自然之中;环境是我们的,我们是环境的,我们与环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联合体”;文化的风景之美,较之以永恒而丰富的自然之关,不过是暂时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卢铿如是说     
自然之美:环境创造的艺术自然之美才是真实的美和永恒的美。崇尚自然和回归自然乃人之常性。大自然本身就是最优美和最伟大的环境与建筑。自然的秩序永远高於人的秩序,尊重自然是环境创造的关键。环境艺术不只是以自然本身的形态去表现自然,而是在理解自然的基础上再现自然。住宅小区不应该被看作是由建筑物组成的,而应被看作是由建筑物之间的环境空间及其整体组成的。整齐排列的南北朝向是低科技、低消费的工业时代的人们为了追求阳光的暖意而形成的布局思想。景观朝向正在替代气候朝向。曲线来自自然天成之美,与机器加工的直线形成强…  相似文献   

3.
黄宾虹的花鸟画从其作品的表面看似略不经意,自自在在,但他并不是普通的"自自在在",而是在不断尝试和实验新的技巧和方法后,经过长期的笔墨训练和实践,把文人的深厚学养和艺术家特有的细腻敏感都渗透到作品之中,逐渐形成的"自自在在"美。其花鸟画笔力深厚,墨法多变,艺术修养全面而高深,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正是中国花鸟画少有的"自自在在"的内凝之美。  相似文献   

4.
风景区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等人文景观应做到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山水之美在于山水之质 ,质是决定性的 ,而饰是辅助性的 ,而且两者必须有机结合 ,不论是对山水审美还是风景区的保护与建筑 ,都必须处理好“质”与“饰”的关系。风景建筑之美 ,主要得之于自然与环境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女诗人群体中,李轻松是"另类"的。从文本旨趣、生命情结、审美取向上捕捉其潜在的或显在的写作向度,无论是万物之妙与生命之美呈现的本真律动,还是左右开弓与心灵自由展示的悖论奇观;无论是超越时空与超越生命存在的诗性传达,还是聚诉衷肠与隐秘之光敞开的灵魂风景……对李轻松而言,诗歌就是她的生命形式,或以神秘的方式机敏把握世界而显示出诗性智慧,或以灵异的想象对应自我、自然和女性去获得自己的诗意建构。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弥漫其字里行间的,多了一种不失敏慧、宽容自如的女性情怀,多了一种从容包举、平和自然的知性氛围,多了一种舒展而自在、广袤而沉着的风格样貌。  相似文献   

6.
迟子建在<原始风景>中以对生命感悟之剪辑下的人与自然的审视为支点,表达作家对自然生态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并在描绘人与白山黑水的自然休戚相关的亲和之美中,凸显出生命烛照下的"原始风景",显露出难能可贵的"绿色"生态意识和谐的生态环境是有生命灵性的自然与人栖居的"绿色之都".  相似文献   

7.
<正>木质地板本色的绚丽之美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这也造就了其自在、随意的不羁生活方式,没有太多造作的修饰与约束,不经意中也成就了另外一种休闲式的浪漫,而美国的文化又是一个移植文化为主导的脉络,它有着欧罗巴的奢侈与贵气,但又结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崇尚基于肉体与血液的人的自然本能——"性",他把"性之美"的美学观贯穿于各部作品之中,通过重新调整男人和女人的关系,通过使性爱获得解放而变得健康,解脱当时的工业化社会。作品的大胆性描写,透露出崇尚自然美、崇尚原始美、崇尚肉体美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9.
百科瞭望     
我国已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种,属松科常绿乔木,仅在低纬度的西南地区少量生存。珙桐为落叶乔木,是中国独有的树木,属世界驰名观赏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罕见且目前无法替代的财产。世界遗产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全世界现有世界遗产631处,其中文化遗产481处,自然遗产128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2处。我国已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有28处,分别是:长城、泰山、莫高窟、龙门石窟、秦始皇陵、明清皇家陵寝、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黄山、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青城山、都…  相似文献   

10.
古村落人居环境是农耕时代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蕴含了结合自然进行规划设计的卓越智慧,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精神的原创价值。以山西历史文化名村夏门为例,探寻了古代夏门村落营建具有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规划理念,弥补自然之不足与营造风景相统一的建设手法,以及充分尊重地形与发挥建筑师创造性相统一的创作方式等设计智慧。  相似文献   

11.
获得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小说《那山那人那狗》,取材于我所熟悉的家乡乡邮员的真实生活;小说和后来改编的同名电影的成功,是艺术追寻纯净和纯净的艺术始终不会被埋没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南京作为著名的六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城市和风景名胜建设历史。相关文献记录从唐朝刘禹锡《金陵五题》到清末徐上添《金陵四十八景》翔实丰富。其中,山岳风景在南京风景名胜的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四十八景中与山岳风景相关的景点多达二十九处,且有明显随着城市建设和时代发展数量增加的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南京风景和城市建设历史的关系,本研究以栖霞山、钟山、石头城的历史文献为基础,梳理了南京民国之前山岳景区的发展脉络及其与城市建设历史的动态关系。首先,南京山岳景区有相对一致的开发序列,大致是三国前的地域性崇拜、南朝的佛教建设、宋代的岩泉景点开发和明清的人文传说;其次,山岳景区距城市中心距离不同,则山岳景区开发初期的定位受城市建设影响程度和人文景点建设时序也会不同;再次,山岳景区同时受上述二者影响,最终根据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倾向于发展为城内名城历史怀古、近郊王陵、远郊山水佛寺的三种类型。最后,通过与中国名山风景区基本发展过程对比,发现南京山岳风景区在遵循风景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又受南京城市的历史影响。在六朝时期,佛道繁荣,南京提前进入山岳风景发展的佛道建设阶段。而自六朝后,南京山岳风景始终处于相对落后阶段,这与城市发展和建设历史密切相关。上述规律对于整体把握南京风景格局和补充中国风景发展规律性认知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庐山恋":旅行、景观与电影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片<庐山恋>的文本及其影院放映实践是中国现代电影史的特殊个案.影片文本经由叙事中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呈现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文化与意识形态变迁相关,其在特定影院的放映历史也关涉到中国影院史的若干问题.在这一个案中,文化研究者可探究自然景观、现代旅行、<庐山恋>影片及其影院放映活动之间的文化关联.  相似文献   

14.
重庆歌乐山地区位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的北缘,多溶洞和化石的发现。本文通过对歌乐山黄桷洞调查发现的复齿鼯鼠(Trogopterus Heude)标本进行鉴定与研究,并结合我国其他地点发现的复齿鼯鼠化石,探讨复齿鼯鼠在中国的起源与演化。认识到复齿鼯鼠在早、中更新世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晚更新世时开始扩散到我国北方。该动物在中更新世时期时已存在有区域间的体型差异,并且在性别差异间也存在体型大小的明显区别。黄桷洞复齿鼯鼠化石还反映出,重庆及周缘地区在中更新世时期,存在有茂密的森林及丰富的野生果实等植被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武陵山区山寨农业市场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将是武陵山区山寨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文章分析了山寨农业市场化的内涵和武陵山区山寨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历史,提出了武陵山区山寨农业市场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梵净山号称贵州第一佛教名山,在明代就已形成弥勒菩萨道场,被视为与四大名山并列的第五大名山。山中供有弥勒之佛像、菩萨像和比丘像,具足弥勒全部之净土,即兜率净土、人间净土以及道场净土,同时与唯识学(慈氏学)又有殊胜因缘。因而不仅形成提升道德、净化人心、走向解脱的一大庄严神圣的净土世界,而且为天下学人学佛修身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真正的道场。  相似文献   

17.
帅国文 《南都学坛》2001,21(1):83-8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文提出了以中西文化差异性来否定法治必要性、紧迫性的观点。在法治不足、人治有余而又迫切需要法治之时,我们应该呼唤法治而不是排挤它,更不应借口文化差异、国情不同而否定它。在法治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现象。但它如同任何其它事物一样,总有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以比较宽容的态度去看待法治、兼容法治。  相似文献   

18.
孟浩然几次隐居鹿门山,每次隐居的感受并不相同,隐逸生活的选择又影响到其对佛理禅意的理解,而认同感的强化激发了他对寺庙僧舍浓厚的兴趣,甚至与方外僧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种心理与现实的交杂互叠进一步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对其诗歌题材、内容和风格的形成均产生了不可忽视影响.  相似文献   

19.
山西兴县碧村小玉梁山位于黄河岸边,自古以来就流传出土玉器的传说。作者经过多年调研和实地走访、采集,认为这是史前的龙山文化玉器,其工艺特征素面无纹饰,玉质优良,与黄河对岸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玉器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