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十三年浙江发展的成就和特点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一概括和判断也完全符合浙江的实际.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时期,是改革不断深入、开放不断扩大、初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的时期,是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实现生活水平由温饱向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跃的时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89年的844亿元增至2001年的67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倍,年均增长13.6%,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高出4.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9元增至14655元,年均增长12.9%,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经济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浙江人民充分发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牢牢把握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放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各种艰难困苦,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一、经济总量增长3.6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13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89年的843.7亿元猛增到2001年的674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01年比1989年增长了3.6倍,年均增长13.6%,比同期全国平…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后,到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我们党根据中国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思考、探索和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不足1%,发展到2002年的2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的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体系的转轨,  相似文献   

4.
新书快递     
倾情展示——新时代,新跨越 为颂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丰功伟绩,讴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表达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意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特组织编写了《新时代,新跨越——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一书,倾情展示全国人民在新时代所取得的新成就。该书近期由中国统计出版社隆重推出,作为全国广大统计工作者献给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一份礼物! 该书以翔实的内容,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浙江人民充分发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牢牢把握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放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各种艰难困苦,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五大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组织、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以优异的成绩迎来了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一、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989~2001年,四川经济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89年的745.0亿元发展到2001年的4421.8亿元,年平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陈智 《四川省情》2006,(2):21-23
2001年-2005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进行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在这个特殊而重要的历史时期,民生民本问题备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9.
王春进 《上海统计》2002,(12):37-38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青浦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挥笔写下了壮丽的发展诗篇。可以说,这13年是青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一、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增强做好投资建设统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总结党的“十五大”以来五年的工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我…  相似文献   

11.
2001年~2005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进行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在这个特殊而重要的历史时期,民生民本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四川人口发展平稳有序,态势良好,就业局势基本稳定,总体正常,为全省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四川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和谐、宽松的人口就…  相似文献   

12.
王浩  王波 《上海统计》2003,(2):44-4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在这一过程中,民营中小企业作为主要的推动力和创新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强调指出的那样,“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  相似文献   

13.
杨成福 《青海统计》2002,(10):10-11
贫困、温饱、小康、富裕,这是人民生活变化的描述。实现小康,这是中国人的世代梦想。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报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回眸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历程,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统计》2002,(5):2-2,7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埋头苦干,使我区杜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十个显著性跨越。 一、经济总量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3年来,全区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89年的292.6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545.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倍,年均递增9.6%,年均增速快于全国同期0.3个百分点,GDP总量居全国第24位。人均GDP由1377元增加到6463元,增长1.7倍,年均递增8.5%,年均增速快于全国同期0.3个百分点,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8位上升到第16位。  相似文献   

15.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发启 《统计研究》2003,20(3):24-6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我国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地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都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巨大变化。总结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认清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找出下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对策 ,有利于我国在加入WTO后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的步伐 ,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在 2 1世纪的伟大复兴。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特点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我国产业结构摆脱了改革开放以前那种“农业基础薄弱 ,工业畸形发展 ,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四川国有企业进退调整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我省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地改革重组。四川国有企业比重大、分布广的状况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集中度有所提高,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然发挥着支柱和主导作  相似文献   

17.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实化量化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描绘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宏伟蓝图,为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奋力推动“十四五”时期商务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统计》2014,(12):F0002-F0002
2014年12月18日至19日,浙江省统计局在杭州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省委常委会精神,谋划2015年全省统计工作思路和举措。浙江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学忠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山东统计》2005,(1):4-9
2004年.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面执行省委“一二三四五六”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20.
《统计研究》2020,(4):F0003-F000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统计研究》编辑部决定从2020年4月起开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统计问题研究"专题专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出发,推出了完善统计体制、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强化统计造假责任追究、构建统计督察机制等一系列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