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忆旧还是难     
拙文《忆旧之难》送《随笔》杂志后,编辑曾寄送黄裳先生,据说黄先生表示不想发表意见,因而该刊将拙文在今年第一期上单独发表了.日前收到编辑发来的邮件,附有黄先生回应拙文的大作《忆旧不难》,说明将在第二期发表.拜读之后,我一时分不清黄先生对我是赞扬还是讥讽.要说赞扬,我实在受之有愧;要说讥讽,又觉得不像黄先生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的气度.后辈晚生有什么地方说错了,直截了当批评就是了.  相似文献   

2.
钱荣贵 《学术界》2002,(1):147-153
中国的学术界似乎确实有点儿不大太平。近期拜读中国社科院蒋寅先生的大作《编辑职业化———当前学术刊物的病根》(刊《学术界》2 0 0 1年第 6期 ) ,总觉得有话要说。这倒不是因为笔者是编辑 ,而且还是蒋先生所说的“专职编辑” ,也不是因为自己是编辑 ,就应该站出来为编辑作些辩护 ,说点什么。蒋先生所说的病根也并非指编辑 ,而是指“编辑的职业化”。相反 ,我总觉得有些事情不辩不明 ,越辩越明。正如毛主席教导我们的 ,“学术争论 ,有比无好”。正是循着这样的思路 ,也想来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不过 ,这多少还是有点儿冒昧 ,相信蒋先生这…  相似文献   

3.
纳兰性德恋人“入宫”问题商榷刘德鸿拙笔《纳兰性德与“入宫女子”之谜释真》①(以下简称《释真》)发表后,先后看到了马乃骝先生的《饮水诗词研究拾零》②和《读饮水词札记》③两篇大作,并按马先生文中所示,拜读了姚崇实先生的《纳兰性德婚姻略考》④。马姚二先生于...  相似文献   

4.
广州的《学术研究》1989年第2期报道了姜建强同志的应用哲学即“无哲学”的观点。我即撰写了《“应用哲学”即“无哲学”吗?》一文与其商榷,发表在该刊1990年第1期上。拙文发表后,该刊在1990年第4期刊发了吴忠同志《“应用哲学”是哲学吗?》与我商榷。这两篇文章均在1991午《哲学年鉴》列目。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93年我才有幸拜读此文。当  相似文献   

5.
宇宙的辩证发展决不会终结——与郝宁湘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宇宙的辩证发展决不会终结——与郝宁湘先生商榷《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读者评议栏发表的郝宁湘先生《“热寂说”真的终结了吗?》(以下简称郝文)对同刊1995年第5期发表的拙文《微弱的有序与强大的无序》(以下简称拙文)提出了若干问题,读后深有所感。...  相似文献   

6.
黄奇逸先生的大作《商周研究之批判》一文(以下简称《批判》)刊载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4期。作者在文章结语中写道:“我们虽然好象建立了一个甲骨学的新体系,其实,我们破坏得多,建设相对地来说要少一些。”,然而,遗憾的是,拜读《批判》之后,我们感受:它对于以往商周研究的丰硕成果既未能“破坏得多”,对黄先生所谓的“甲骨学新体系”也谈不上有什么“建立”和“建设”。《批判》一文中需驳议的问题不少。现仅选择其明显而比较重要的几点,分别辨正于下。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贵刊今年第五期发表了周振声、李剑峰两同志《也谈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一文,对拙作《现代自然科学中的若干认识论问题》(见贵刊今年第二期)提出商榷。拜读之后,觉得有一点必要的说明。拙作曾写道:“按照古典物理学理论,三维空间是均匀平直和各向同性的”。周、李两同志因此批评我“张冠李戴”,说我“把‘各向同性’和‘均匀平直’这两个本来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假定,说成是古典物理学关于三维空间的  相似文献   

8.
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坚毅王智同志发表了《关于“检验真理”的几个问题》(《东岳论丛》1994年第3期,以下简称王文),我拜读之后,非常高兴。尽管如此,但我还是有些意见,现提出来共商。王文认为,“检验的对象应该是认识而不是真理”,所以“检验真...  相似文献   

9.
《庄子》与齐——对《庄子》文化归属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拙文《老庄故里及文化归属考辨》一文发表后,承蒙刘绍瑾先生关注,他在1997年第11期的《学术研究》上对拙文提出了一些商榷的意见,引起我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一、再谈《庄子》的文化归属问题拙文《老庄故里及文化归属考辨》一文的写作,是缘于对不少文章将老...  相似文献   

10.
书法理论家邵竞源先生在今年三月第14期《书历苑》上发表了“书法作品应重视字形规范”的文章,同年六月又在《徽州社会科学》上发表了类似的观点。拜读之后,有些感想,现向邵先生请教。  相似文献   

11.
《学术研究》第三期发表了李蔭农同志的《关于孟子的阶级划分論》,提出的几个問題都值得大家讨论。我在第一次拜读李同志这篇大作时,写了一些读后言,认为《关于孟子的阶级划分論》所谈的,其实可归纳为“民氓”、“野人”、“草莽之臣”  相似文献   

12.
<正> 读了成都《草堂》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徐树仪同志的《洗兵马》系年的再析疑》,觉得不能辜负他为我们这些坚持《洗兵马》作于乾元二年的人析疑解惑的诚意,应该把我自己拜读他的大作之后的想法,诚实地向他陈述一下。《再析疑》一文给我印象较深的有三点: 第一,承认本诗系年的分歧,“确实是主要集中在诗歌的第一段”。第二,承认了“乾元元年春天河北前线的战事”处于“暂时沉寂”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位龙江学子,对《黑龙江社会科学》自然怀有一份家乡人特有的亲切和兴趣。于是,投稿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拙文最早在《黑龙江社会科学》荣获一席之地是在1998年第1期;该手稿寄出后不太长时间,编辑部来电话,告诉我准备刊发———我当然很高兴;同时得知编辑部没有哲学编辑(或者说编辑出国了,具体情况记不清了),稿子分给了文学编辑,心中不由对之水平和编辑经验掠过一丝疑虑。文章即将刊出时,我又接到一个电话,说校对时碰到一个字———朱熹讲的“格—草—木—昆虫之理”的“格”字,想确证一下是“格”还是“革”。由于笔误,我把“格”写成…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贵刊一九七九年第三期“补白”《郭老首次发表的新诗》里引郭沫若同志的话说: “那时的《学灯》编辑是郭绍虞,我本不认识,但我的诗寄去不久便发表了出来。第一次看见了自己的作品印成铅字,真是有说不出的高兴。”按,这里所提及的“那时的《学灯》编辑是郭绍虞”,巳由绍虞先生本人在一九七九年五月出版的《战地》增刊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徽州社会科学》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多歧为贵,不取苟同”的学术风格。今年6月18日,戴耕玖等同志有一篇文章原标题是《周恩来登上天都峰》,主编和编辑同志共同研究,将标题改为《周恩来是否登过天都峰》,同时又将文章中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至此,周恩来当年上过黄山登临天都峰,遂成定论”删去。笔者认为,主编和编辑部的同志具有宽广的学术胸襟。凡是对具有价值又有争议的文章,一方面让其发表,另一方面给读者留下思考和讨论的空间。鼓励读者和作者活跃学术气氛,以期达到治学严谨,繁荣创作的目的。 多年来,戴耕玖同志发表了很多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文章,我都一一拜读,受益匪浅。笔者不揣冒味,以此拙文和耕玖同志商榷与共勉!笔者知识浅薄,孤陋寡闻,文中论证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立升、光耀两位同志:《学术月刊》第九期发表的两位的大作“谈道德的共性和个性”,标明是同我商榷的。在大作中,你们两位说了一些同我“商量”以及“不对之处,敬请指正”之类使我担当不起的客气话;也同时已经替我下定“混淆了事物(或现象)共性的范围”、“没有从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入手,而是把不同事物(或现象)即阶级社会中人的共性,意识形态的共性,道德的共性等等混在一起”之类的结论。拜读了两位的大作,我有若干迷惑,因此,只有既作答复又作请教。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翻译》1993年第1期发表了张香桐教授的大作《翻译也是一种创作》。拜读后,我收获很大,感想颇多、关于翻译与创作的关系,译界许多前辈作过专门的论述。唐人先生说过:“运用甚大的匠心,把一个引起你共鸣的作品翻译出来,成为一件复制的艺术品,这。作本身是一种创作,它给你莫大的喜悦。”郭老也曾提出:“翻译是一种创作性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吗?”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弄清翻译的性质、古今中外的翻译家们给翻译下过许多定义。我们认为.翻译无非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  相似文献   

18.
黄子通先生在《新建設》1961年第9期发表了《評康德的二元論与不可知论》一文,对于康德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見解。黄先生的文章对于我們是有启发的,可以帮助我們研究西洋哲学史的人进一步考虑問題。可是,讀了黄先生这篇文章之后,我个人有些不同的認識。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贵刊1983年第1期,发表了王传斌同志的《<呐喊><仿徨>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作品》一文,是批评在贵刊1981年第1期上刊载的拙文《<呐喊>、<彷徨>与鲁迅的前期思想》的。王传斌同志阅罢拙文,有以教我,我很感谢。不过,我读了王传斌同志的文章后,也有几点鄙见,请传斌同志正之。  相似文献   

20.
黄永年先生近年发表了《<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抽毁辨》一文,力持《自述》原稿未被抽毁说。早在1982年钱远镕先生在《学术月刊》上也发表了《李秀成<书供>原稿未被撕毁——与罗尔纲先生商榷》一文。我有些不同看法,提出来求教二位先生和读者。一、黄先生提出的《自述》原稿未被抽毁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一)黄先生说:《自述》原稿,“如被抽毁过,必然会按照不同的抽毁方式留下不同痕迹,但在这个写有原稿的簿子上找不见任何痕迹。”如果其中某些整页被抽毁,则被抽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