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以树立学生的生态哲学观及物本主义价值观、唤醒学生的生态道德良知和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和规范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为目标的。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以贯之”、“循序渐进”、“多途径、广渠道、共同教育”、“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多学科渗透性教学”、“古为今用、融贯中西”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是和谐社会下高等教育所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它将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革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原有的人际道德教育为生态道德教育。要充实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界定新的道德原则,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开展海洋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高校在开展海洋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帮助学生形成海洋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4.
复杂科学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复杂科学对于探索和研究复杂系统或事物有着独到的作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整体性、非线性和自组织等复杂性特征.将复杂科学的原理应用于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很好地提高目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的实施对于加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和生态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了解高校生态德育的基本内涵、实施必要和主要途径,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审视,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道德教育缺失的生态困境,中国道德教育要建构科学的道德教育生态系,必须树立道德教育生态理念,并致力于道德教育生态的理论建构与现实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道德的规范性、道德的相对性阐明道德特性,进而阐明道德教育含义。以道德“人学空场”,道德伪善的出现,道德权利的遮蔽呈现道德教育中反道德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形态,具有其生态本性。文章从此逻辑起点出发,提出道德教育研究本身具有其生态性.拘泥于某一特定学科视角局限的道德教育研究缺乏全局性的总体把握。因此,从道德教育的生态整体性出发,从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从支持系统、操作系统、环境系统和转化系统建构方面,全面分析道德教育,建构起多学科研究视野中的道德教育生态体系,是解决当前道德危机和德育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教育内容民族性、教育对象多元性、教育任务艰巨性等基本特征,加强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必须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生态道德认知和实践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促使该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儒家思想家的生态智慧理念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生态道德哲理,文章深入阐述了儒家“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和“节用而爱人”的命题对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提出了如何利用儒家生态观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中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高教收费而引起理论界的关注,至今已逾十年。本文试将近10年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希望能够梳理出问题发展的脉络,探寻出亮点和盲区,以有助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道德是一种新型的德育范畴,它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生态德育是伴随着生态危机而产生的,并且成为当今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德育的价值意蕴:第一,生态道德的价值内涵在于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资源,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生态德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从整体主义原则出发来维护生态平衡,从和谐发展理念的角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道主义的原则来审视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国内流浪儿童状况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流浪儿童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儿童流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涉及贫困、家庭问题、虐待、失散、拐卖、升学压力等.目前我国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模式和教育机制有街头救助、"类家庭"、"大房子"、"全天侯救助点"等,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制度与模式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布尼塞·享尼塞在其专著<哥特式小说>中指出:"哥特式"这个术语有三种主要含义:野蛮,如象中世纪的哥特部落;中世纪,和与之相联的城堡、带甲武士和骑士精神;超自然,和随之而来的恐怖、未知与神秘.[1]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民合作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让农民合作并组织起来,对于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农村有着重大意义.学界对农民合作的研究可以分成"对传统农村社会中农民合作的研究"和"对当代农村社会中农民合作的研究"两个部分.他们既有一定的承续关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对农民合作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将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民合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内普米族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米族的研究颇受学术界关注 ,成果不少。本文从历史、社会经济、社会结构、文化等方面就普米族的学术研究状况作了综述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六个方面就独龙族的学术研究状况作了综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教育机会均等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也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西方主要学者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显示,教育机会均等首先是接受教育权利的平等,然后是保证这种权利获得与发展的起点、过程中保障资源的平等,最后才有可能是过程及实现教育结果及前景的某种平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伦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勾勒我国经济伦理研究的现状,既阐明其丰硕成果,又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对经济伦理研究提出展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主体自身需要的增强,我国经济伦理的研究将出现一个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的武汉史(1927~1949)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是近代中国的中心都市之一,但就史学界的研究而言,仍以晚清及民初为主要时段,南京时期之武汉史研究尚不充分。以已有研究而言,主要集中于武汉政治史、武汉抗战史及武汉城市史三大主题。通过对南京时期武汉史研究的整理,以期有助于武汉史研究的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