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活动自明末以来逐渐发展升温,至清代乾隆年间日趋兴盛。这一时期江南地区涌现出一批乐善好施的慈善人物,尤以苏州彭绍升最为著名。他上承袁黄、周梦颜的慈善思想,关怀民生休戚,积极举办或参与各项慈善救助活动,成为江南地区著名的慈善家。其慈善思想和实践,对此后江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慈善事业发挥了重要影响。在清代江南地区的慈善谱系中,彭绍升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袁宏道思想转变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宏道的思想在其结束吴越之旅后发生了急遽的变化 ,表现为其佛学思想由禅宗转为净土 ,心学思想由左派趋于右派 ,这一转变是受在佛学上持净土立场的宏和在心学上持右派立场的徐渭的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李纯甫是金代著名佛学家,主张三教合一,佛学为主。以李纯甫现存著述为主要研究内容,并结合耶律楚才等人的著述,从自报自得的因果论;淡化空有对立,强调自性空寂的空观;不离世间法的出世法;尊异求同,三教合一等四个方面对李纯甫的佛学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都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研究近代佛学和它的著名代表人物,应当是近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方面。被日本学者誉为“中国佛教的中兴之祖”的杨文会,就曾经对晚清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正如梁启超所指出的:“晚清所谓新学家,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而凡有真信仰者,率皈依文会”所以,了解杨文会的事迹和他的佛学思想,对剖析当时思想界的变化,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乾嘉诗坛,派别纷争。洪亮吉论诗,却以平正为特色,独立于各个派别之外。他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标举性情,但强调性情要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尤其注重作家的人品;二、推崇创新,尚奇但强调要合乎情理;三、提倡学古,但崇尚学古出新;四、主张多读书,重视学以养性。由于持论公允,他的诗学思想在当时影响不大,但在清代诗学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湖湘学派主要从四个方面批判佛学:一是批判佛教视天地万物为“空幻”的思想,二是批判佛教“万法皆心”的思想,三是批判佛学心与理分离的思想,四是批判佛教的禁欲主义。与此同时,湖湘学派又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佛学的影响。他们虽然批判佛教,却与寺僧来往密切。“性本论”是胡宏在《知言》一书中重点阐述的思想,也是胡氏父子以及湖湘学派哲学思想的基石,这个思想基石也与佛教有复杂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永明延寿是五代时期著名的僧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探讨了永明延寿信仰净土的缘由,认为永明的净土信仰是理所必然,势所必至。进而依据永明延寿著述,考察了其净土信仰的具体内容。并从中国净土宗和净土思想的发展历程两个方面,对永明延寿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波洛涅斯是《哈姆雷特》中众多人物关系的总纲 ,他是莎士比亚在这一悲剧中操纵人物的枢纽。本文以波洛涅斯性格分析为起点 ,通过他在剧中对人物命运发展的影响和情节发展的调节两个方面来论述他在剧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部分通过情节分析揭示了波洛涅斯昏庸腐朽不辨是非的思想性格 ;第二部分从波洛涅斯对哈姆雷特、奥菲利娅、雷登斯、吉尔吉斯吞、罗森格等命运的影响来论述波洛涅斯在《哈姆雷特》中的纲领性地位与作用 ;第三部分从波洛涅斯之生与死对整个戏剧情节的缓冲与带动两个方面论述了波洛涅斯这一人物对戏剧情节的影响作用 ;第四部分论述波洛涅斯这个人物在戏剧中的作用对我国现代戏剧《雷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叶恭绰是近代文化名人,他在民国时期,致力于词学、人物文集与传记、佛学经典及广东地方古籍的整理。在词学方面,他主持编纂《全清词钞》与《广箧中词》,促进了近代词学的发展。他整理的《清代学者像传》《文道希先生遗诗》等人物文集与传记,对近代文学、社会乃至政治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他还完成了《宋藏遗珍》《碛砂藏》《吴都法乘》等典籍的影印工作,保存了佛学经典。他本着爱国爱家的情怀,编辑出版了《广东丛书》等地方古籍。叶恭绰整理文献范围广,文献价值高,反映了他传承文化、爱国爱家、不满社会黑暗的思想情怀。  相似文献   

10.
本体论与汉代佛学之发展贾占新从本体的角度研究汉代佛学,是就佛学与汉代中土学术在思想建构方面的异同分合来着眼的。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鱼豢《魏略·西戎传》),开启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新格局,但初传时期佛学演变的详情却不易谈,一是史料缺佚,承传线索晦而不明...  相似文献   

11.
儒、道、佛思想在唐传奇小说文本中都有所体现。对道家思想,小说或是赞扬,或是贬斥,或是通过道家思想反映其非人情的一面。对佛家思想,小说或是赞扬佛法的威力,或是写佛与非佛之间的斗争,或是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对儒家思想,小说主要展现了门第观念、朋友之义、善恶有报、硬性道德说教和歧视女性等方面的内容。文本中的儒、道、佛思想反映了叙述者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隋唐以来佛道二教思辨化哲学思潮的冲击,传统儒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渐为世人所诟病,改造传统儒学便成为儒家知识分子的使命。为了解决社会的危机问题,回应日益壮大的佛道思潮对儒学的挑战,陆象山适应时代要求,以援道入儒的方式,对产生于本土的道教哲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吸收,建立了新体系———心学。使这一思想体系更趋严谨。他的援道入儒,不但彰显了道教思想的学术生命,而且也充分显示了象山心学与道教之间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3.
峨眉山佛教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的峨眉山是作为道教名山而存在的,被称为道教第七洞天。东汉蒲公故事系宋人伪造,峨眉山佛教滥觞于东晋时期高僧慧持入山建普贤寺。峨眉山曾长期处于佛道并存格局,明清以降,才演变成为佛教名山。  相似文献   

14.
巴蜀哲学是巴蜀文化的精华 ,从巴蜀第一位有著述的哲学家严君平开始迄清末的廖平 ,巴蜀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两汉至魏晋的经学阶段 ,隋唐三教并盛的阶段 ,宋元明的理学阶段 ,明末清初迄清末批判理学及其君主专制与经学终结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北宋儒学复兴运动是伴随北宋中期为促进社会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并同时克服、战胜佛教道教思想,实现儒学创新的思想文化运动.欧阳修适逢其会,在儒学复兴运动中起到开一代风气、引导儒学复兴方向的作用,其贡献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高举韩愈古文运动大旗,提倡"文道合一";二、在儒家经典研究方面提倡破除训诂,阐扬义理;三、攘斥佛老,促进儒家人文礼义的复兴.  相似文献   

16.
在佛门与文场之间——神清《北山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唐僧人神清《北山录》以佛教统摄儒道 ,提出了三教融会观照下的文学思想 ,阐述了道德与艺行对立统一的文道关系 ,相对韩愈也是一重要的参照。神清“中道”观渗透到文学 ,可能对于柳宗元的“大中之道”以及皎然“诗家之中道”均具有启迪意义。尤其神清关于南北宗的评论十分通达 ,有助于南北文学进一步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7.
姜夔作为南宋词坛一大家,在宋代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的历史大背景下,其思想中渗透着佛、道二家相融并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趣,反映了宋代文士独有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性格。文章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对姜夔的佛禅思想做分析,进而对姜夔思想和心灵世界中的佛禅因素及南宋文士佛禅因缘背后的文化现象做了解和探寻。  相似文献   

18.
江淹是我国南朝诗人、辞赋家,在南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界对江淹的作品及其生平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而对其思想的研究相对有所忽略。江淹的思想兼有儒道释三家,三者相融为一。江淹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家思想贯穿其一生,成为江淹一生最根本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其儒家思想具有通脱的特点,是南北朝动乱不安时代儒家思想在安身立命方面的曲折反映;而以道家思想与佛教思想为辅,其佛家思想又依附于道家思想之上。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史料,高度评价了契嵩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与调和佛儒关系上的贡献和地位。分析认为,宋初儒者排佛思潮高涨,佛家对此往往采取规避、辩解的立场。并认为,契嵩针对当时的排佛思潮用雄辩的议论和系统的理论回应了各种排佛主张,强调儒、释之道一贯,并著《辅教编》论述“儒释会通”思想,不仅缩短了佛儒之间的距离,而且在促使佛教儒学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宋代僧道队伍中因为有诸多士人、举人乃至官员,其文化水平得以提升。法律规定,为僧道者须通过官方主持的严格的文化考试,出家后仍需终身钻研佛学、道学以及其他学问,这是修行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官方也加强对寺观僧道文化水平的监控,晋升僧官通常以考核的形式进行。这些使宋代僧道整体文化水平不同以往,在宗教领域做出了不同凡响的历史贡献,显示出宋代佛道界的上层具有高深的文化水平。此外,他们积极入世,以其博学多才在科技、文艺等方面均有成就,在文化史上颇多贡献。在北宋末期,有文化的僧道约六十万人,实为一个庞大的知识阶层。可以说僧道文化是与士大夫文化并列的两大文化及思想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