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农业银行为例,通过对其"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实践的调查分析,对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模式创新问题进行探究,在揭示现实问题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研提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农村信用环境相对较差,以及现有金融制度的缺陷使得国内金融支持“三农”仍存在较大难度。因此亟需进行相关制度创新,加大金融炙持“三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从外部环境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暴露出了农村信用社在资金运营、信贷风险方面的巨大问题。加之农村信用社本身存在创新力度不够、产权不明晰以及农村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农村信用社对"三农"金融支持困难的现象。本文基于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从判断借款人偿债能力、改变农信社业务经营模式、农信社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发展合作制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树成 《决策导刊》2005,(11):33-34
近年来,垫江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市委、市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以农民增收为基本目标,以“三百工程”为重要载体,全面实施“重农”、“支农”、“扶农”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2004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7.8亿元,增加值9.32亿元,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三农”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需要作新的界定:农民己不仅是指那些居乡守土的农户,还包括大量进城入企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农村从传统的乡镇拓展到整个县域,县域经济成为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决胜领域;农业也不冉是纯粹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而是产业化、现代化、科技化、合作化齐头并进的大农业。从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视角看,金融服务的对象和领域也相应发生了深刻改变,金融服务的方式因此面临着革新。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长期累积的产物。但是,目前的“三农”问题已经和过去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的“三农”问题主要是粮食产量、农业产业的问题,那么现在的“三农”问题已从单纯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演变成一个以收入分配、公平待遇为核心的社会经济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关乎全局的问题。为了实现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必须正确地认识“三农”问题,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十几年的圈地运动造成我国农村2000余万农民“下岗”,遗留了许多社会问题: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没有将失地农民纳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没有一个村将土地征用款用于解决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二,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许多农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改革已走过了30年光辉历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它在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也使农村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9.
彭信 《决策导刊》2001,(7):41-41
信用联社是农村金融的主体,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搞好农村信用联社呢?  相似文献   

10.
夏仕应 《决策》2004,(4):22-25
“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困难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2004年3月14日,本届敢府总理温家宝在两会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道出了与上届总理同样的心声。的确,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交付这一代人,社会的目光都投向了“三农”,8亿农民是人民政府无法回避的群体。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加速时期,弱质的农业何去何从?社会进程步入城市化阶段,占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民如何走向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1.
郭永昌 《决策》2006,(10):30-3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提出了“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这个提法使人明显地感觉到国家对于农业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农民的重视。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觉得不管是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这个提法是有问题的。实践上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一直抓了这么多年,成效并不十分明显——农业没有根本的改观,农村还是山河依旧,农民的收入仍是长期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14.
商伟  高倩 《管理科学文摘》2009,(23):318-318
“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探究“三农”问题产生的成因,并为了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浙江省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现状,从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农民宅基地改革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通过"三块地"改革增强"三农"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政府监管市场主体的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理应主动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积极拓展监管服务领域,不断延伸监管前沿,把监管市场主体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更加贴近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朱玉明  项仕安 《决策》2004,(2):21-23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甫一出台,“增加农民收入”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据说,今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将比去年增加大约300亿元,达到1500亿元以上,那么财政政策向“三农”的再次倾斜将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8.
2006年,黔江区“三农”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增添工律措施,“扎实努力工作,各项工作如期完成。全年农业农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是:趋利避害,科技抗旱,做到了大灾之年“粮食生产减产,农民收入不减”的好成绩。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7.64亿元(不含劳务净收入2.15亿元),比上年16.65亿元增长6.28%。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领导者》2006,(11):37-3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要求,齐河县邮政局坚持围绕大局,创新业务,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渠道基础、为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为农民增收排忧解难,在服务“三农”中加快发展。这一举措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全县群众的一致赞誉。齐河县委领导作出首要批示:抓好“三农”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宋宏 《决策》2004,(10):26-27
“三农”的现代化发展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难点。国际经验表明,解决或完成“三农”现代化,绝不能指望在几年或十几年时间内毕其全功,而一般耗费近百年时间的倒是各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基本轨迹。作为现代化“后发”国度,我国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加快了“三农”现代化进程,但离现代化目标还有相当漫长之路。时下人们关心的是,在“十一五”时期我们的“三农”现代化前进步子将会走多远。为此,笔者不久前专访了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