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新的特征 1、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返回的比重逐年降低,而且转移劳动力仍以男性、轻壮劳动力为主。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返回的比重逐年降低,由1997年的2.9%下降为2004年的2.2%,如果扣除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部分,返回劳动力的比重则更低。返回的比例降低,说明转移劳动力的目的性增强,稳定性提高。从转移劳动力的性别来看,在地域性流动中,男性人口是地域流动的主流。在2004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所占比重达65.8%。从流动人口的年龄来看,轻壮年劳动力是生力军。18岁以下的比重为3.5%,18-40岁的比重为72.1%,40岁以上的比重为24.4%。  相似文献   

2.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促进四川经济发展新跨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时代的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经济内涵是:到2020年使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并相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缩小收入差距,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足。而要实现这一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其经济基础就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由以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工业化不仅意味着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大幅度增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而且意味着将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流通产业的发展与我国就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命题之一 ,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依据经典的产业结构理论以及迄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 ,一国就业结构演进伴随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经历两个阶段 ,一是工业化时期大量农业人口从农村向城市 ,从农业向制造业的历史性大转移 ;二是当工业比重在经历了上升、停滞、稳定之后 ,劳动力开始向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我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化过程中 ,由于长期以行政性体制强制将劳动力滞留于农村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明显滞后于产值结构的演变 ,如第一产业的产值1999年只占GDP的17.7 % ,所…  相似文献   

4.
景伟 《山西统计》1999,(10):7-7
一、农业生产高速增长,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很大改观建国50年来,山西省农业生产持续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人均占有量大幅厦提高,基本满足了工业生产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到1998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358.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49年增长5.5倍,年均递增3.8%。1998牙,全省农业增加值这到207.25亿元,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占有3495元。农业生产结构逐步改善,解放初期基本是单一的种植业的农业生产结构,已逐步为种养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所代替,1998年的农业生产结构中,种植业的比重已经下降到69.5%,畜牧业的比重达到26.4%。与…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把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放在世界的范围内来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很小,一般在10%以下,有的国家不到3%。而在工业化的初期,这些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虽然较高,但并未像现在发展中国家那样存在大规模的富…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和农村统计生产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背景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正处在一个向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的阶段,2012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约为9%,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8.7%已低于50%的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显著。但是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政府对于农业生产一直放在重要的优先地位。我国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大量的农民工流动于城乡之间。因此,我国的农业与农村统计对于客观地反映农业和粮食生产情况、农村的发展变化情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和ESDA(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农业劳动人口比重对农村固定资本投资的门槛效应进行分析,并从空间相关性和农业劳动人口比重空间分布研究了我国劳动力要素投入对农村固定资本投资的空间门槛特征.研究表明:当地区的农业劳动力比重分别跨过0.067、0.243和0.285这三个门槛值时,农村固定资本投资对人均粮食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边际效应差异;东部、中部和北方是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较低地区,在空间上主要处于L-L集聚、H-L集聚或不显著地区;西南则是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较高的地区,处于H-H集聚地区;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下,农业劳动力比重的门槛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性气候,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基本上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全市的总体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50%以上。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延安市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发展,重点突破”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农村积极推行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积极推行企业改制,全市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比重迅速提升,并于1991年首次超过农业,工业化城市的特征明显显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工业化、城市化的衡量指标 1.工业化指标的衡量 自古典经济学时代以来,工业化作为以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为开端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一直是经济学家拥有的一个坚定信念.从量的扩张上看,工业化最明显的特征是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从质的变化来看,表现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将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成功转换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1)农业产值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统计资料显示2000至2003年四年问我市农业增加值分别为139.9、143.2、145.9和147.5亿元.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2.2%、10.9%、9。6%和8.3%,逐年下降1.3个百分点,与二、三产业的高速增长相比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11.
一、呼盟工业化水平的现状及成因 目前,全盟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经济总量小,工业化水平低,这已成为制约我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所在。2000年全盟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包括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和铁路系统)占GDP的比重为19.9%;全盟工业增加值(不含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和铁路系统)占GDP的比重为11.7%。其中,扣除中区直企业,全盟地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2%。 造成我盟工业化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政策因素影响。在改革过程中,全盟破产了一批资不抵债的企业,有些企业至今没有重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经济学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工业增加值数学期望值、产业增长率、需求平均增长速度、固定资产劳动力比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市场占有率、产业增加值比重七个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从消费需求、发展潜力、就业效果、生产效率、比较优势的角度解释了  相似文献   

13.
一、工业化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由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 始于十八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到二十世纪已成为席卷全球的工业化浪潮。当今世界强国崛起的历史,无不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国经济增长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入手,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大量引进外资的深层次原因.采用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中国工业化进展程度的指标对整个90年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的工业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实际上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大量引进外资导致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是"外资替代效应",二是"弱质替代强质"现象.两个"替代效应"对中国工业化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深刻影响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5.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它反映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由于计算工业增加值是在工业总产值中扣除了相应的中间投入,因此克服了现行工业总产值指标重复计算的缺陷,以直接反映新创造的价值。目前它的地位正在逐步取代长期以来所习惯使用的工业总产值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上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及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本市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每年有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分离,一部分劳动力走向二、三产业,但也有一部分劳动力形成了剩余劳动力。这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整个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时也很难全部解决就业问题。为此,市统计局农调队对本市6个区县、60个镇、600农户、1988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开展了抽样调查。本文就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分析,为逐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社会的压力作一些探索,为各级党政决策部门更好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一、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内部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植业增加值比重偏高,牧业增加值比重偏低。1998年,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种植业增加值占508%,牧业增加值占252%;二是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过大,经济作物比重偏小。1997年,呼盟?..  相似文献   

18.
四川工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四川工业企业已达到31.2万家,工业增加值达到2512.6亿元。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42.3倍。现状规模不断壮大1978年,四川工业企业仅3.2万家,工业增加值只有59.4亿元。1984年工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大关,1996年又跃上1000亿元台阶,到2005年全省工业企业已达到31.2万家,工业增加值达到2512.6亿元。2005年四川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42.3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1992年四川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2.2%,超过了农业,2005年这一比重上升到34.0%。发展速度快速1978~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1.5%,比同…  相似文献   

19.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本质上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废弃物的低排放乃至零排放,并以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杜绝废弃物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统一。面临的环境态势即将步入工业化中期,资源压力加大按照国际上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2004年我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909美元,非农就业比重为47.8%,城镇人口比重为31.1%…  相似文献   

20.
应用增加值指标进行生产经营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增加值与社会贡献。社会财富的来源主要取决于社会最终产品,所以,企业生产增加值的多少就表现为企业对社会做贡献的大小。增加值正是在这种经营观点下才显示出它的实用价值的。2.增加值与劳动生产率。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在于生产活动,而生产活动过程所创造出的增加值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所以可用增加值进行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效率的分析。一般认为,劳动生产率是维持企业生产、增长效率的重要指标,那么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