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道是无情却有情 读鲁迅小说,总觉得里面有着浓厚的诗意,既富有感染力,又耐人咀嚼。这一特点和鲁迅小说思想的深刻、感情的真挚、选材的严谨、形象的凝炼都有联系,但最主要的还在于渗透在作品中的浓烈而深沉的感情。记得张定璜曾把鲁迅的特点概括为三个“冷静”,说他站在人流的旁边,用冷眼观察着,并用手术刀似的笔,无情地解剖着生活,解剖着各种人。这话不无道理,但鲁迅在“冷静”与“无情”之中,却又蕴含着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巨大热情。  相似文献   

2.
潘天寿诗题材广泛,各类题材均有独出机杼的精品佳什,但最富于艺术感染力的则是创作于抗日战争前后的感怀诗.其共同特征是虽然忧伤,不失气骨;尽管彷徨,犹见伟岸.因而沁入读者心脾的不是浅栖于草间的虫鸣之音,而是深潜于潭底的龙吟之声.从艺术渊源看,这类作品较多地师法以沉郁顿挫著称的杜甫,因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的遭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恰与作者相仿佛,而集大成的杜诗也为作者感时伤世提供了诗史式的学习范本.  相似文献   

3.
穆青同志既是党的新闻战线上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又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的名记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奉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并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新闻史上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报道都是与他的名字紧紧相连。作为新闻工作者,我有幸为新华社工作十八个春秋,其间我有机会拜读穆青同志的新闻作品,所思、所感、所悟无不为他作品中所反映的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高昂激越的人世间的真善美,感人肺腑的赤子之情所感动。尤其是作品中显现出的全局意识、精品意识、群众意识、创新意识所达到非凡境界更令我虽无能至之,却心向往之。作为后生之辈,本文试图通过赏析穆青作品中的“四种意识”,借以与同行们探求其作品的光芒所在,以期受到教益。  相似文献   

4.
“老郭不算老,诗多好的少。”(《郭沫若论创作·读了〈孩子的诗〉》)这是谦逊,也是事实。其实,诗(文)多而好的少是普遍的现象,不独郭沫若为然。但象他那样享有崇高声誉的名家,除少数公认的名著外,留下不少被人非议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却是罕见的。这里,我们单就郭沫若创作本身作一些探索,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企图从中发现一点于今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试论郭沫若小说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不幸逝世,给革命事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因此,研究郭老的文化遗产,继承他未竟之事业,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老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主要成就当然要推诗歌和戏剧。但是,对于他别开生面的小说也不可忽略。本文试图作些初步探讨,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正。一郭老开始小说创作是在五四运动前夕。毛主席曾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6.
<正> 继鲁迅之后,郭沫若是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他真象恩格斯所赞扬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一样,无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知识渊博方面”,以及“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方面,都是“巨人”。就以文学而论,他不仅在五四时期开创一代革命诗风,他在四十年代所写的历史剧,既是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有力武器,又使渐趋衰落的崇高雄伟的悲剧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在中外悲剧文学的发展史上,郭沫若的历史悲剧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史剧创作论》(韩立群著),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近年来郭沫若史剧研究中的新收获.《郭沫若史剧创作论》不是对郭沫若史剧创作的一般性阐释,它是从文艺美学的理论高度出发,在对郭沫若史剧作品的具体感受和理解以及各部作品相互联系的整体把握中来研究郭沫若的史剧创作的.因此,本书的重要特点首先在于理论的深刻及结构的完整.本书从史剧创作的"真实性"这一最基本的美学问题出发,以郭沫若的史剧创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对史剧"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思考,提出了  相似文献   

8.
<正> 郭沫若作为一个具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作家,除诗歌创作外,在小说、戏剧的创作上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早期的小说创作数量虽不算多,但成绩斐然。其中随笔式的自我小说,或表现个人遭际的坎坷与不幸,或倾吐对现实的愤怒与不满,或叙写凄绝哀婉的爱情故事,“主观的燃烧强烈地吸引读者”。它们和郁达夫、王以仁、(亻免)贻德等的自我小说一起,以其内容的进步和形式的新颖,成为我国新文学园地的奇葩。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八年,郭沫若在回忆他和文学的姻缘时曾说:“林译小说中对于我后来的文学倾向上有决定的影响的,是Scott的《Ivanhoe》,他译成《撒喀逊劫后英雄略》。这书后来我读过英文,他的误译和省略处虽很不少.但那种浪漫主义的精神他是具象地提示给我了。我受Scott的影响很深,这差不多是我的一个秘密。我的朋友似乎还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我读Scott的著作也并不多,实际上怕只有《Ivanhoe》一种。我对于他并没有甚么深刻的研究,然而在幼时印入脑中的铭感,就好象车辙的古道一般,很不容易磨灭。”(《沫若文集》卷六114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创作心理角度重审了郭沫若的早期诗歌,认为死亡之思是其诗创作的原初驱力与本真起点。超越死亡的形上体验,使诗人的生命能量得以完全释放,获得了穿越时空的力量,其诗思与表现形式因此呈现出"绝端"自由的品格。这种超越死亡的自由感,因暗合于五四时代诉求而被解读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个性解放。这种解读对诗人无疑起了极大的心理暗示与引导作用,使其不断地由个体存在之思转向对外在时代主题的思索与表现,由此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11.
四、心理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不止一种文学体裁上,法国十九世纪后期的文学都开二十世纪文学之先河,在心理小说上也是如此。这个时期的自然主义小说对下个世纪文学中的心理描写与心理分析的影响自不待言,就是二十世纪大为昌盛的心理现代主义也应溯源于十九世纪末期心理学的新发展与  相似文献   

12.
一、心理小说的出现与心理浪漫主义的盛行我们把十七世纪视为法国文学史中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小说的源头,在这个世纪,产生了女作家拉法耶特夫人以心理描写为其主要特色的《克莱芙王妃》,而在它以前,尽管心理描写已经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文学之中,但却没有这样一部真正可称得上是心理小说的小说,如果我们只把以心态描写、心理分析为其主要内容或主要特色、始终以一个人物(至多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主要描述对象的小说称为心理小说的话。  相似文献   

13.
一特写报告无論就我們中国文学或世界文学来說,都是一种年轻的文学。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工农兵通訊运动委員会,1931年在左联的执行委員会决議《中国无产阶級革命文学的新任务》中提出了在形式方面,“批判地采用中国本有的大众文学,西欧的报告文学,宣传艺术……等等”。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識地提出和組織报告创作的开始。而正式以报告命名的作品,则不能不推1932年出版的反映一二八上海战争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但因此而說在这以前中国还沒有报告或类似报告的作品出現,也是不确实的。既然高尔基可以举烏斯彭斯基和莫泊  相似文献   

14.
一代文化巨人,郭沫若与世长辞了。 这位巨人,用坚贞不渝的战斗,卓有成效的劳动和宏放磊落的风格,在人民的心目中为自己筑起一个崇高的永不磨灭的形象。 郭沫若和伟大的鲁迅一样,是我们民族的杰作,文化战线的旗帜。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早年,他在评论十八世纪德国的文豪歌德时曾说:“歌德虽说不是单纯的诗人,可是包围着他全人格的那个光轮中,诗人的光彩是要占最大一部分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借  相似文献   

15.
用历史剧为现实服务,使历史的材料重新闪耀出新的时代精神的光芒,是郭沫若历史剧的重要特点。他的历史剧不仅仅为人们认识现实提供了历史借鉴,而且强有力地激发、鼓舞了人民的斗志。那么,郭沫若究竟是如何将历史的精神和现实的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的呢?对此,曾有人简单地认为是作者用历史事件类比时事;也有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一个方面陈鸣树拥有多方面才智的郭沫若,他的贡献不仅在于文学方面,对中国历史学、文字考古学方面的研究,也是卓绝的,具有开拓性的,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享有卓越的地位。郭沫若学术研究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除了他以科学的态度,注意对实...  相似文献   

17.
读《郭沫若:一个复杂的存在》李书生魏建几年研究心血的专著《郭沫若:一个复杂的存在》(以下简称《存在》)充分体认到魏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和对自己学术水准的超越。尤其对郭沫若作为一个复杂存在的整体把握,可以说比以往的研究更切近了研究主体的本质特征。一...  相似文献   

18.
<正> 郭沫若不仅创作了不少悲剧剧作,而且对悲剧艺术也有不少理论阐述,形成了他较为明确的悲剧观。他曾在《由<虎符>说到悲剧精神》一文中说:“悲剧的教育意义比喜剧的更强,促进社会发展的方生力量尚未足够壮大,而拖延社会发展的将死力量也尚未十分衰弱,在这时候便有悲剧的诞生。悲剧的戏剧价值不是在单纯地使人悲,而是在具体地激起人们把悲剧情绪化而为力量,以拥护方生的成分而抗斗将死的成分。”对悲剧的诞生和本质,悲剧艺术的意义和价值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  相似文献   

19.
<正> 三十多年来,台湾文学在艰难的特殊社会历史环境中,在欧美风雨的浸淫下,其幻化与屡迁的情景引人注目.五十年代初就跻身于台湾文坛的女作家琦君,是一个不顺时代的风潮改弦更张,另辟蹊径以就之的人.她执著地追求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境界,其创作风格确定而不衰腐,题材多样而不僵化,并且能时时显示出自己的独创性.在异彩纷呈同时又是噪音四起的台湾文坛上,她固守着头顶上的一片天,辛勤地耕耘,苦苦地追求,向人们奉献出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对于琦  相似文献   

20.
靳明全 《东岳论丛》2004,25(1):109-112
郭沫若小说创作以描写自身心境、身边琐事为主要特征,他小说所描绘的世界,多是自己日常生活的体验,倘若将日本私小说以之进行比较分析,郭沫若小说借鉴私小说的匠心则明了。郭沫若留学日本的感受、文学观、创作个性是他借鉴私小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