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中国的电影,无论是从宏观上看,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还是从微观上看,作为一种物化了的精神产品,在对其进行社会评价时,一般呈两种方式:1.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的、以大众传播载体形式出现的影评文字;2.一年一度的电影百花奖、金鸡奖的评选。这两种电影的社会评价方式是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每天报刊上的影评,各有所谓群众影评与专家影评之分  相似文献   

2.
衣凤翱 《阅江学刊》2012,4(2):135-139
海派文化历史地成为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缘起。在中国电影上海影像中,海派文化的商业性、开放性、个性化特质贯穿其间。纵观中国电影史,上海影像与海派文化的特质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曼妙的海派文化"影像志"。上海影像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中的嬗变与海派文化随社会历史的变迁,不断实现着有机的审美"耦合"。  相似文献   

3.
本埠要闻     
11月24日,市文广新局就2011践行文化惠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有关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2011年岛城举办群众文化活动1万余场次,专业院团演出也是好戏连台,在11月启动、明年4月底结束的文化走基层活动中,仅电影惠民就将达万场。为了迎办第十届艺术节,《画壁》、《微尘》和《闯关东》等将分别推出舞剧、话剧和京剧版本。  相似文献   

4.
最近,由甘肃省委办公厅和研究室编辑的《甘肃改革十年》一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广大群众见面了。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为该书写了序言。 改革,这个为我国亿万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事业从一九七八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至今已整整走过了十年历程。这十年,甘肃社会经济政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创造了我省建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时期。这个时期,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社会学、教育学知名专家杨东平先生的学术、社会活动历程,展示了他从城市文化到环境、教育的研究范围,从人文到社会发展方面广泛的社会关怀;着重评述他1994年出版的《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一书及2006年修订版的影响和他对京沪两个城市的认识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上海现代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给社会带来关爱与和谐,为城市增添温暖与光彩。近年来,上海着力在制度政策、组织网络、合作平台、公信力、品牌文化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推动上海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规范发展从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到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慈善事业不仅是一种道德追求,更是一项社会制度。上海于2012年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募捐条例》,2013年制定了《上海市募捐活动备案实施办法》,使慈善募捐活动在法制  相似文献   

7.
叶蓉 《社会》1990,(10)
近十年来,上海这个大都市的文化事业迅猛发展。人们走在大街上看到的那些花花绿绿的报刊,几乎都是在八十年代初期恢复和创刊的。然而,这些报刊只是上海近十年来报刊事业恢复发展的一个部分。在上海,小到百人工厂大到委办系统,只要稍有一点实力的部门,几乎都有一张象模象样的报纸或一本内刊。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健康有益的,但有部分报刊在创办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偏离了办报刊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有的部门拥有几份报刊,重复而雷同。为此,根据中央有关精神,1987年上海开始全面整顿报刊。但到了1990年,  相似文献   

8.
类型电影概念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型是一个在成熟的电影工业语境中生发出来的概念,是一种折射社会、历史观念变迁的文化形式,可将类型电影视为一个由影片制作者、影片和观众构成的三角形关系。本文从本文特征、与观众的关系、社会文化功能三方面论述类型电影的特征。本文认为特征表识是认识类型电影的起点,类型电影是制作者与观众的一种交流,是一种文化形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9,(8):100-104
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热播影视剧,展现出当今时代视觉文化影像化的重要转型。本文结合鲍德里亚等学者的消费社会理论、拟像理论等,通过对豆瓣网《平凡的世界》的书评和影评的对比分析,展现了读写文化与影像文化的异同。本文认为应该以一种理性地态度来看待视觉文化影视化,在努力将优秀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同时,也要鼓励更多人去阅读原著。只有这样,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才会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区有170万余户家庭,近四年每人每月用于文化的支出从2.75元增长到3.84元。一个将通的四口之家,每月有11~15元、全年有130~180元用于文化消费。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广州、北京之后,其中书报消费列全国第一,家用文化电器消费列全国第二。(1)文化消费随人均收入、支出的增长而增加家庭文化消费作为一项经济支出,首先取决于家庭收入和生活费支出,而这二项近几年在发展社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的形势下,变化显著。表一反映了四年来变动的情况:表一市区500户家庭总收入,总支出,文化消费支出情况(月/人)  相似文献   

11.
1985年3月5日,吉林省电影社会学研究会在长春市成立。这是一个由电影工作者及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发起的从事电影社会学研究的学术性组织。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与社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电影社会学是近年来社会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它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研  相似文献   

12.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了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问题。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是城乡居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实行自己管理自己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的指导原则是民主自愿、群策群力、团结互助、增进福利,为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制度服务。把这种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的原则运用到改进退休职工的管理体制上来,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退休职工的管理问题,长期以来是个难题,现在应该是解决的时候了。上海这个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现有退休职工近110万人‘占全国退休职工总数的11%  相似文献   

13.
一、印、巴分治前拉合尔电影业的发展自从1896年7月7日在孟买瓦特森旅馆放映了印度电影史上第一场电影之后,印度电影业先后在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等地迅速发展起来。到二十世纪第十年末,故事片已经在这三个城市诞生。相比之下,拉合尔的电影业起步较晚,到1921年,拉合尔还没有一家电影制片厂,仅有9家电影放映厅而已。尽管这样,除了少数几个青年人自己建立起来演剧的俱乐部外,电影厅已经是当时拉合尔最重要的娱乐场所了。  相似文献   

14.
刘晓燕 《社科纵横》2011,26(3):95-98
本文从电影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新时期三十年来中国电影的历史,梳理了电影作为文化现象与社会的互动情态,概括出了新时期国产电影的三个大的主题及其中的九个小主题。  相似文献   

15.
老人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实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感到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越来越迫切了。建国三十多年来,60岁以上的老人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了。目前,全国老人已占总人口的8%,预测到2000年将达11%,有1.3亿人;上海老人已占全市总人口的11%,市区已占13%,估计到2000年上海全市老人将超过18%,市区将超过20%,而在解放初期上海老人只占全市总人口的5%(当时辖区相当于现在的市区)。上海地区的退休职工,目前已超过120万,和在职职工约为一与四之比,全国这方面的比例是一比十。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老人比重占到20%左右,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就会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封面     
正中国科幻的硬核《新民周刊》世界需要中国式科幻。从小说到电影,从国内到国际,从一个十年到另一个十年,从地球到宇宙,从现实到科幻……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由白纸黑字,一跃而上大银幕,彻底"流浪"起来了,"活"起来了,获得空前成功,终于正式开启"中国式科幻"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7.
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社会心理研究领域上海面临着挑战、机遇; 上海的回答是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上海,是一千二百万上海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到本世纪末,上海将成为太平洋西岸的国际“大都市”,将成为“两个文明”的“大窗口”,将成为全中国、全世界的“大商场”。这一共同理想正激励着全市人民改造上海、振兴上海的信心。实现这一共同理想,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其中,社会文化环境又包含着社会心理这一重要领域。然而,近年来,人们往往对社会物质环境比较重视,而对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对目前全方位开放新形势下的市民心  相似文献   

18.
阿尔诺德·豪塞尔(Arnold Hause)的巨著《艺术社会学》(1974年)是其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研究集大成的著作。他在本书中探讨了艺术的各种形式和各个领域,同时以西方社会文化发展为背景勾勒了艺术史的主要轮廓,可以说是一部从文化史角度出发,以社会学视野研究艺术的百科全书。豪塞尔于1892年生于匈牙利,以后就读于布达佩斯、维也纳、柏林和巴黎的几所大学,先后师从于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维贝尔、维尔纳·桑巴特和爱恩斯特·特洛尔兹等。1924年至1938年,他在维也纳研究电影新艺术。1938年前往英国,十年之后他获得了英国国籍。1951年之前他在里兹大学执教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深化,文化艺术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面对社会的系统。文化市场的形成和艺术消费观念的更新,使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从单一性走向多层次多元化的新格局。▲新时期群众文化生活变化,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派文化是在西方文化侵淫下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一种歧变,它具有明显的上海区域文化的个性。与资本主义发展同时生长起来的晚清上海移民社会,其激烈的生存竞争、侈靡的世风、炽盛的娱乐文化为这种变革提供了适宜的社会氛围和生长环境,同时又给其以深深的浸染。海派文化的核心是开新蜕旧,从某种意义上说,见异思迁、较少因袭的移民是海派文化滋生的“天然土壤”。海派文化也如多棱镜似地折射出沪地移民的社会习性和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